提到蜀国的第二任皇帝刘禅,相信不少朋友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扶不起的阿斗」,安乐公等头衔。然而,历史上的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他真的是大傻子吗?
真实答案绝对不像我们想象的这样简单,历史上的刘禅在诸葛亮刚死不到1年,便连杀4位大臣,除此之外,刘禅升任蒋琬为大将军主管军事,费祎为尚书令主政事,让他们双方制衡,除了防止一方独大,还有效让他们二人通力合作。不但稳住蜀国政权,也告诫世人他刘禅绝对不是傻子!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乃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长子。生于公元207年,在刘禅16岁的时候便登上皇帝宝座,作为刘备之子刘禅他是幸运的,但同时又是可怜的。幸运的是刘禅可以快速成长,在乱世之中不但可以保住性命,同时还有机会成为君王。
但同时刘禅作为刘备长子也是不幸的,例如在长坂坡之时,刘备为了体现自己的仁义,不惜当众将赵云辛苦营救回来的小阿斗狠狠摔在地上。如此一来刘备不但可以将赵云彻底收服,同时还可以吸引其他英雄加入他的团队。
正如刘备所料,至长坂坡一战之后,刘备的声名便广传四海,在联合孙吴抗曹过后,庞统、魏延、黄忠、霍峻等人便先后跟随刘备打天下。然而在拿下益州之后,特别是在汉中打败曹操之后,刘备集团便开始飘了。
关羽孤军北伐襄樊,刘封、孟达又见死不救,致使关羽败亡。刘备称帝之后又不听忠言,执意东征,结果吃了一把大火,最终刘备不得不在白帝城将蜀国大事交付与诸葛亮,而刘禅便在此时事诸葛亮如父,川中的政事及军事都由诸葛亮说了算。
刘禅斩杀的4位蜀国大臣
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便真正当家做主,不但修改蜀国制度,而且也将那些心思不纯的大臣予以惩治。在诸葛亮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刘禅便连杀蜀国4位大臣,他们都有谁呢?
第一位便是魏延,提到魏延相信不少看官会说魏延是诸葛亮下令斩杀的,和刘禅并无关系。的确,在诸葛亮临死之前便计划除掉魏延,原因就是担心魏延会反叛。但是刘禅在魏延事件之上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魏延身死之后,刘禅还下令将魏延三族斩杀殆尽。
那么刘禅为何会斩杀魏延三族呢?要知道魏延当时只是率军和杨仪发生了冲突,并没有实际反叛蜀国。理论上来说,即使魏延犯了死罪,也不会累及家人。
杨仪素与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
那么刘禅为何会如此愤怒,要下令将魏延三族斩杀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杀鸡儆猴,严惩魏延从而杜绝川中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因为当时诸葛亮刚刚去世,如果再有将领站出来反叛蜀国,一定会让蜀国动荡不安,从而严重影响刘禅的统治。
刘禅斩杀的第二位大臣便是李邈,李邈,字汉南。早在刘备时期便是益州从事,后来被封为安汉将军。从李邈的官职变化来看就知道李邈这个人其实还是有一定才华的,只不过他却犯了一个大错,被刘禅下令斩杀。
李邈犯了什么错?很简单,在公元234年,也就是丞相诸葛亮刚刚去世不久,李邈便上书刘禅,书中大概意思就是指出诸葛亮依靠精锐军队,如狼虎视物,如今诸葛亮去世,宗族得以保全。
李邈的话其实上就是在拍马屁,只不过却是触碰到了刘禅的底线。当时蜀国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的哀痛之中,不料李邈却说出如此难堪的言语。再者,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把一生都奉献在了匡扶汉室的事业之上。
然而李邈却诽谤诸葛亮,无异于是自讨苦吃,刘禅先将李邈下狱,最终将其斩杀。一来维护了皇权,二来也替诸葛亮出了一口气。
刘禅斩杀的第三位大臣乃是刘琰,刘琰,字威硕,乃是蜀国的车骑将军。
那么刘禅为何要斩杀车骑将军刘琰呢?很简单,说起来也非常荒唐。那就是刘琰怀疑妻子胡氏与刘禅有染,但实际上胡氏只是被太后留在了宫中。然而刘琰却私下对胡氏用刑,最终胡氏将此事上告有司,最后刘琰被刘禅处死。
其实刘琰和胡氏之间的情况,放在现今,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那么当时刘禅为何决定斩杀刘琰呢?很简单,为了维护皇权!作为一国之君,不是臣下能够随意污辱的。如果一个皇帝肆意被下臣诽谤,污辱,那么刘禅还如何管理好一个国家。
刘禅斩杀的第四位大臣乃是杨仪,提到杨仪相信并不陌生,当年就是杨仪配合马岱斩杀魏延。然而在除掉魏延之后,杨仪过得也并不如意。杨仪认为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理应由他杨仪担当重任,然而刘禅却任命蒋琬主持大事。
杨仪对此表示不满,并且在私下还说什么当年若是举兵投靠曹魏,必将委以重任类似的话。然而费祎却将杨仪的不满之词私下上报给刘禅,仪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最终刘禅将杨仪废为平民,并且将他流放至汉嘉郡。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杨仪到了汉嘉郡仍然不思悔改,继续上书诽谤,并且言辞激切,最终再次被关入狱中,杨仪就此身死。
整体来看,刘禅在面对集团内部出现重大变故之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特别是在针对魏延事件之中,刘禅并没有拖泥带水。
当时斩杀魏延的将领乃是马超的从弟马岱,而马岱在斩杀魏延之后,便消失于历史舞台,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刘禅为了履行对马超的承诺,当时是刘备答应了马超要好好照顾马岱,如今这个承诺自然要落到刘禅来实施。
马岱在蜀国后期算得上是一员猛将,同时马岱又是亲眼见证刘禅的处事风格及能力。从后期马岱没有出来搞事情就足以证明,刘禅的确是一个有才能的君主,并非是真正的「安乐公」。如果刘禅当年不处置李邈,魏延,刘琰,杨仪四人,那才是他真正愚蠢的体现。
诸葛亮曾这么夸赞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刘禅并不是一无是处,庸庸碌碌。他虽然没有光复汉室,但这也不能全怪他一个人。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他好的一面,起码在位的四十一年里,他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何尝不是一种功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