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图为2024年6月10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浪花飞溅,鼓点激昂,上演激动人心的端午传统项目「龙舟胜会」。 中新社发 周方玲/摄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坚定文化自信。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要牢记嘱托、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推进「两个结合」中铸就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将在「两个结合」中坚定地走下去。「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新征程上,要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在彼此契合中夯实文化根基,找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受力点、契合点,融通价值观念、会通内容方法、打通逻辑理路。要持续推进「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在互相成就中铸就文化辉煌,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提升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文化创新创造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征程上,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要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求是】2024年14期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文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策划:周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