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泾渭分明!民进党对白营一边叫骂一边怀柔,绿白和能成吗?

2024-01-27新闻

文|欧崇敬

民进党对民众党的态度有两大类,而且泾渭分明,一个是直接对着民众党叫骂,而且是毫不留情的,那就是柯建铭柯总召。因为民众党跟柯建铭共同在抢新竹的地盘,而且两度柯建铭都落败。一个新竹的地盘到底值多少钱?只要看看过去的公共工程款,一个棒球场十几亿,再一个小学也十几亿,看不到的地方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几亿,很可能加总起来,一个四年就是上百亿的利润。

这样一来,等同于这个堂口被民众党给冲破了。当然,后头还有相关的官司可能得面对,柯建铭不好脸色,而且说的话难听,也就十分有道理。将来如果从柯建铭的角度,跟民众党就很难合作。可是游锡堃、赖清德这一些,显然民众党有准备,而且极大的可能会被怀柔,会被给予相当多的位置给泾渭分明的相关人士,包含他们自己的党员、自己的亲属或者配偶。这样一来,这两条路线,哪一条才是真的和民众党接触的路线,而民众党会采取什么态度?

事实上,这也反映了柯建铭对于民众党的观感。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赖清德和其他的民进党人士所形成的一个多声道策略,譬如两手策略。一方面,像柯建铭,以他的资历,以他的资格,完全可以有资格对民众党表示蔑视。说他们的八票就是废票,我根本理都不理你,我连眼珠都不转过去,这就是蔑视,你算老几 ,在我的面前晃来晃去,这是一个从气势上要想把对方给压下去。另一手就是采取一种怀柔和拉拢,那是赖清德所要做的,赖清德为什么要这样做?

赖清德很清楚,他主要敌人,主要对手不是民众党,因为民众党好收拾,就8席,要喂饱这8席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喂饱整个民众党也不难。最重要的威胁,首先要解决国民党,或者说在赖清德的心目中,要解决的只有一个人,就是韩国瑜。

他一定不能让韩国瑜进立法机构当负责人,游锡堃同样是这样。游锡堃负责人当得太滋润了,这么多年来,怎么可能让别人来当这个位置?所以游锡堃也会想尽一些办法跟赖清德讲,还是要拉一把,还是要给他们一个好处,咱们吃香的喝辣的,让他们喝点汤也是应该的。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双通道,这样一个做法,就不让民众党,不让柯文哲什么都要拿,利益要拿,气势要拿,摆出一副你们两个党都得来跟我谈条件等等。

所以柯建铭的这样一种态度,反映了民进党内部的一种声音,那就是他们一定要不让柯文哲自以为是,借助着手上的8票摆出一个正视。所以这点策略上可以这么看,最终民众党会选择和绿营合作,也就是所谓的「绿白合」。现在传说,绿营可能会把「台湾防卫部门」,还有「劳动部」「卫服部」,这几个部门释出来,甚至部分的司法的相关位置,还有「NCC」的位置也会释放出来,让民众党来共同参与决定,甚至就由他们的人给摆上去。

具体的做法,比如「台湾防卫部门」的负责人,黄珊珊的哥哥黄曙光,本来国民党就是要修理他的。如果说国民党当选的话,他肯定要被修理的,在军火的买卖的这些问题上,肯定是一身麻烦。那现在不行了,现在可能就要把他摆上去,你要修理的人,就是我要重用的人。如果这样的话,显然黄珊珊这票肯定就稳住了。还有很多的其他的一些东西,包括可能现在国民党的这些「内阁」的成员,还有一些委员会、咨政等等,包括公营一些机构的总裁董事长等等,现在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所以在这一次赖清德「组阁」的过程中,白党柯文哲的民众党的成员,有八成以上会「入阁」。这也是到现在为止,大家都并不看好立法机构的龙头选举,不看好第一大党的国民党能够抢到龙头位置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们的利益,他们的台底,蓝营被踢出局,或者说韩国瑜被踢出局,而绿与白联手合作的这样一个态势已经形成。但是重要的问题,经过这次的大震荡和大改变,实质的权力变化是做了很多的转移,至少权力上的斗转星移是已经发生了。

但是如果从1996年到2000年,一直到2008年,这些重要转折一路看下来,这次的改变,不管是在政治上的选举,也就是说行政的体系或者立法的体系,或者是所谓联合政府跨党来举才体系,这些变化相对于1996或2,000年或2,008年等等,真的有进步吗?有令人真的在政治上有突破或耳目一新的地方吗?

这么多届的选举,事实上,每一场的选举,我都是把它当作这一出戏来看的,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但并不是说,我不认为每个人的投票不好,而是因为这背后的运作,事实上和公开的、表面上所谈论的冠冕堂皇的话,真的是两回事。离真正的民主要义,核心的这样价值,距离还是很远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没有改变?当然有改变,最大的改变,这一次真的形成了第三极的力量,可能跟过去的亲民党、新党的情况还是不一样。国民党的那个时候和绿营在对立,两党的对立的时候,无论是亲民党或者是新党,都只是国民党的另一翼。

而这一次的这个民众党却不是在两岸问题上,在一些核心的价值上跟国民党并不一致。事实上他们也不是国民党的人,更多的,他们这是跟绿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却拿到了关键少数的票。这一次能够拿到两成多的民意的支持,这一点就反映了第三势力的形成,将会是未来台湾政坛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基于这样一种变化,这种三足鼎立,无论在「立委」方面或者在政坛上这方面,究竟是对于台湾的整个的经济、民生以及两岸的和平,带来的究竟是多大的正面或者反面负面,带来的是加还是减,这还有待观察。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