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欧盟暂停与中国的世贸组织争端」,香港【南华早报】27日称,欧盟以「技术原因」为由暂停了围绕「立陶宛受经济胁迫」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2022年初,欧盟以中国针对欧盟成员国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当时被看作是在为立陶宛出头。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
据【南华早报】最新消息,于26日分发给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一份通知称,欧盟希望根据谅解备忘录相关条款,「立即暂停(诉讼)程序」。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事务的发言人奥洛夫·吉尔称,「这是出于技术原因而采取的程序性步骤,与拟提交的书面材料所涉及的某些要素评估有关」,「作为本案的申诉方,欧盟可以在WTO诉讼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采取此类暂停措施。」
报道说,暂停时限「尚不确定」,但欧盟有一年的时间恢复诉讼。
报道提到,欧盟于2022年1月发起这场旷日持久的争端前不久,立陶宛曾一再冲到反华前线,同意台湾当局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所谓「代表处」。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2022年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中国与立陶宛的争端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中国原则。说到一个中国原则,我们坚决反对、绝不接受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行径。
对于欧盟就中国针对欧盟成员国立陶宛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22年1月回应称,中方一贯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行事。「我们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警惕立陶宛绑架中欧关系的企图,劝导立陶宛同欧盟其他成员国一样,履行同中国建交时所作的政治承诺。」
立陶宛主流新闻网站「15分钟」当时也采访该国商界多位人士,分析欧盟在WTO发起诉讼的实际影响。一些人认为「这将增强人们对立陶宛政治立场和该国企业的信心」,另一些人则表示,WTO的诉讼案经常持续数年,且结果很可能含糊不清。报道引述维尔纽斯工商业协会会长贝萨吉尔斯卡斯的话表示,申请WTO诉讼需要准备很多文件和资料,「这不是离婚官司,你可以在几个晚上收集好文件。这个过程相当复杂,中国人的行为很聪明——很难直接证明他们正在封锁供应链并拒绝立陶宛商品。中国人可以争辩说,这是个别公司的问题,政府机构没有下达不与立陶宛做生意的指示。」「我估计获胜的机会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