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要说的话...
比橡皮图章强那么一点。
说过「足球不从娃娃搞起,是上不去的」的总设计师曾经充分阐述过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红山口会议开完,中国足球协会一共有过八位专职副主席(名义上的管办分离前)和主席(管办分离之后),每一位代表了不同的时代:
改革之后的第一位专职副主席王俊生,他需要做的就是主导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以配合后来的奥运金牌战略。
他见证了甲A联赛的诞生,也解体了男足的体校制度。在法兰西世界杯的十强赛和悉尼奥运会预选赛接连失利后,王俊生在一片质疑声中被免职。
第二位专职副主席阎世铎,上台时曾说出了「希望大家来监督,足协的透明度很高」的宣言。但为了豪赌世界杯,职业联赛暂停升降级两年,中国足球的民众根基就此崩坏。
不过,在国家队方面,由于「我们出线了」,一大批有功之臣功成名就。当然,其中有一批人又因为足球身败名裂,这是后话了。
第三位专职副主席的田径教练出身的谢亚龙,念叨着「一个好领导应该是善于「不捣乱」的领导」来到足协的办公室,从上任伊始就确定了以奥运足球为绝对核心,甚至喊出了「奥运四强」的口号。
但在国足亚洲杯小组赛便遭淘汰、世界杯预选赛没有进入十强赛、女足开始逐渐显现颓势、国奥队奥运会小组赛便出局的情况下,被派往国家行政学院学习三个月下台;
谢亚龙之后,接棒的是五里河一朝及第的「南功臣」,以「服从组织,树立正气」的作风救活了谢亚龙任上跌入了谷底的中超联赛,并尝试推广校园足球。
但在一年后,因为「豪赌世界杯」的遗留问题,被捕。
南勇倒台后,韦迪上台,一开始是为了解决「管办分离」的问题。然而,喊着「足球搞不好,我辞职不干」前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却在用那时积累下来的先进经验大开历史倒车,并提出了臭名昭著的「韦十条」。在国字号一片溃败的现实,韦迪就此离开足球舞台,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兜兜转转之后,一举奠定了中国乒乓王者地位的蔡振华上台,终于借着2015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完成了名义上的「管办分离」。蔡振华任内,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首次出现了归化球员。
最终,因某些原因,带着他的「决心、信心、恒心」归隐。
蔡振华之后,第一位非体育系出身的全职足球协会主席陈戌源上台,以「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严于律己、风清气正」战战兢兢的态度持续推动了足改方案,一度完成了中性名、禁止易地搬迁和去恒大系及归化三件小事,顺利完成了任务。
但在去年的情人节,陈戌源最终锒铛入狱。
如今,截止到今天仍在辽宁省体育局上显示为局长的宋凯入住足协,抱着「更团结、更努力、更开放、更纯洁、更具勇气」的理念废除了禁地易地搬迁及又一次开放了冠名,为辽小虎的复兴送上了一份大礼。
后续如何,
有待观察。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足协协会主席的风格不同,道德水准各异,但说到底:
他们不负责决策,只负责执行决策 。
执行完了,
他们的历史任务也就宣告了终结。
因此,在这套系统里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但又有很高江湖地位的范志毅才会直截了当地说:
你说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足球协会主席了,改过伐啦?换汤不换药啊!2000年的时候,天涯有一篇叫做【王俊生下课的意义】的帖子:
有部分人认为,照目前的情形来看,下去一个王俊生,换上一个刘俊生、李俊生什么的,也是换汤不换药,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不一定及得上王俊生。其实,王俊生下课,其重点不在于是不是有点冤枉了他,其意义更不在于他的继任者能否超越他,而在于——无论任何事,只要没有办好,就必须有人为它承担责任,甚至为它牺牲。这一现代社会的精神理念和运作机制,对后来者的警策不仅是制度上的,也是道义上的。直到现在,
依旧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