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数据1月取得「开门红」,信贷投放和社融增长的持续性引人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分别达4.92万亿元和6.5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等认为,综合来看,1月信贷和社融开门红好于预期,除春节错期因素外,也体现出银行年初项目储备较好,以及早投放、早受益的动力较强。
方正证券固收团队认为,今年一季度信贷还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一方面,部分形成于1月的信贷需求将平滑至2月得到满足。金融机构对1月份的放贷冲动进行了必要的克制,该部分需求较有可能后置于今年2月份实现,这样便形成了信贷大月和小月之间的平滑,均衡了信贷投放的节奏,使得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支持更为持续、更为稳定。」该机构指出,另一方面,降准、降息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可以激发出更多融资需求。银行给予企业的贷款实际利率越低,其能对接的企业信贷需求便越多,客观上能激发更多的融资需求。
在展望后续信贷投放时,林英奇等人认为:「信贷需求的实质性恢复仍需观察更多信号。考虑到去年2月、3月新增贷款基数较高,预计今年2-3月贷款实现同比多增有一定难度。从全年看,我们预计在‘盘活存量’的背景下,信贷投放更加注重效率而非规模,2024年新增贷款规模可能略低于2023年,贷款增速下降,信贷量价更加平衡。后续重点关注房地产城市融资机制落地效果、三大工程进展、国债项目落地以及更多‘稳增长’政策情况。」
市场也有谨慎的观点。
长江证券宏观团队认为,但往前看,一季度社融或有承压:政府债方面,考虑到去年末万亿增发国债或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使用,一季度政府债发行进度或低于去年,政府债难以成为拉动项;企业债在城投平台规范化融资的约束下,同比多增的持续性仍待观察;信贷面临高基数的影响,且在高质量信贷的要求下,信贷结构、效率、质量或有调整。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则指出,往前看,社融增速可能仍取决于逆周期政策力度以及地产周期走势。随着央行去年12月重启PSL净投放,1月政策性银行对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贷款投放明显上升,带动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同时,近期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均继续放松,带动居民融资需求边际改善、居民短期与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多增。往前看,包括PSL在内的广义财政部门的政策支持能否持续拉动企业贷款融资需求回升,以及地产周期能否企稳可能是决定社融增速的主要因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