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盘点2023年车圈大事件,你怎么看?

2023-11-30新闻

樵兄观点

回望2023年,原本对于疫情彻底放开后,报以极高的期望,可是期待的蓬勃没有及时出现,内外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剧了国内支柱产业的内卷,全年都不行的房地产,全年都在跌的互联网,全年都在卷的汽车。盘点2023年的大事件,作为搞技术出身的,当然关心的无非是 技术科普、产品想象力、中国汽车业 这几个方面。

或许在汽车历史上,2023年不过是平常的一年,当时对于我们这一代汽车人而言,幸运的看到的大势逆转、产品超卷、尊重技术等等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汽车技术科普

首先是技术科普,这一块莫过于全网讨论AEB,这一次是第一次将技术讨论从实验室拿到现实进行大讨论。用户往往对用使用的不完美的东西,都会捎带工程师吐槽一番。然后就是长城向环保部门状告比亚迪,引起」相煎何太急「的全网围观,带出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的对比。

AEB引起的嘴仗,意外给媒体和用户做了科普

「显眼包」和「受气包」

何小鹏 vs. 余承东

AEB的热点一开始,是何小鹏和余承东隔空对线,紧接着懂车帝直播实测之后,一下子把事情闹大了,小鹏G9和极氪X翻车,更引得另外几位大佬比如李想的回应。

懂车帝AEB实测

这下倒好,诸多媒体最近可把各大测试场、假人、假车折腾个遍,「遥遥领先」的得意洋洋,开怼的偃旗息鼓表示大家都是技术讨论。

但是没有「遥遥领先」也没有开心几天,问界M5在倒车过程中,骑上了比亚迪海豚,这么一大圈闹下来,比亚迪倒是「显眼包」和「受气包」,火了一小把。

做技术的经常说到的边界条件,如果没有边界条件,技术的应用就失去了落脚点,看似牛逼的技术,一旦设置了复杂边界,就意味指数级的测试和验证,以及大量的数据和经验积累。在AEB的炫技,技术上就是识别-计算-刹车,而真实量产则是,识别到什么,什么场景判断为危险,什么场景判断为干扰或例外,排除边缘案例,过于灵敏,就是机器跟驾驶员抢刹车,还谈什么实用,谈什么体验。

常压油箱 vs. 高压油箱-长城举报比亚迪蒸发物排放不达标

长城应该是研究过比亚迪的秦PLUSDM-i、宋PLUS DM-i这两款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同时选择环保这个关键点,进行实名举报, 第一涉及环保法规违法的范围很广影响很大,第二针对环保的混动也是釜底抽薪的一招,第三选择的车型可谓是比亚迪头牌选手

蒸发物排放是个啥 [1]

燃油蒸发物的排放约占车辆HC(氢碳)排放的20%,降低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量即意味着降低整车蒸发污染排放量。国六蒸发污染物排放 国六排放法规于2016年10月下发。」该法规对车辆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作了严苛要求,其蒸发污染物限值由国五的2g/test降低为0.7g/test(M类车型)和0.85~1.15g/test(N类车型)。并增加VII型试验即加油过程污染排放物不超过0.05g/L,即必须使用ORVR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由加油口盖、加油管、燃油箱、油泵、汽油滤、双向控制阀、炭罐、炭罐清洗阀、燃油管路等零部件组成。当环境温度较高,燃油蒸气不断在油箱内部集聚而产生气压,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燃油蒸气压力克服双向阀弹簧的弹力,沿着燃油管路进入炭罐,干净空气从炭罐通大气口排出;当环境温度较低,油箱内部温度降低,燃油蒸气不断凝结而产生负压,负压增加到一定值时,燃油蒸气压力克服双向阀反向弹簧的弹力,沿着管路进入油箱补气。 发动机工作时,在特定工况下,ECU打开炭罐控清洗阀,燃油蒸气在进气歧管内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到发动机中参与燃烧,此时新鲜空气进入炭罐通大气口进行补充。

燃油系统优化控制而言,需要提高系统的气密性和耐久性,保证不能出现渗透和泄露。 对于混动汽车而言,混动车发动机可能长时间不工作,所以燃油蒸发的气体就会积累较多,会导致燃油蒸发气压增大。如果不用很大的碳罐来吸附,那么就得让蒸汽被迫待在油箱。高压油箱比常压油箱多密封阀,限制蒸汽向碳罐流动。

所以要么设计很大的碳罐来吸附,要么有机会让碳罐脱附,要么就让蒸汽在系统内多存点儿。很大的碳罐明显不太好实现,碳罐脱附则需要发动机工作,所以高压油箱就出来了。高压油箱就是比普通油箱耐压力更高了,多整了一个阀,不让蒸汽往碳罐跑。如果是常压油箱+正常的碳罐,在一定工况下,比如长时间发动机不启动,碳罐吸附能力有限,碳罐被击穿,从而导致燃油蒸汽超标排放。

紧接着比亚迪快速应对, 其策略上有从设计意图、环保检测、国家认证、检测规范、客户等方面展开 。当然「相煎何太急」的局面,对任何一方都不是好的选项。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汽车产品

时代变迁,但是不是每年都有划时代的产品,如果说要有,2023年有几位选手,第一位Cybertruck正式交付,第二位比亚迪仰望U8。

Cybertruck跳票三年正式交付

12月,令汽车界起立的一款车,跳票三年,Cybertruck正式交付,号称可以征服任何星球表面的颠覆式皮卡。

Cybertruck前排配备18.5英寸巨型触摸屏,后排配备9.4英寸触摸屏,内置15个扬声器;车身采用超硬不锈钢外骨骼,有助于减少表面凹陷、损坏和长期使用造成的腐蚀,坚固无比,强韧耐用,适应任何地形。

Cybertruck配备电子自适应空气悬架,提供305毫米的移动幅度以及432毫米的离地间隙,风阻系数0.335Cd,野兽模式下,百公里加速仅需2.7秒。

U8-中国汽车第一次以百万车价引得众人仰望

仰望U8,是比亚迪 旗下仰望品牌的一款百万级新能源越野汽车。

仰望U8的颠覆性核心技术源自易四方和云辇-P的融合,易四方技术平台采用了分布式四电机为核心,四轮独立驱动,且具备预判感知速度、识别精准以及控制能力强的特点。犹如人体的四肢,四轮扭矩独立矢量控制如同大脑对四肢的精准指挥,赋予了仰望U8卓越的车身姿态控制能力。这种创新技术为汽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如同云辇-P在空中载着人们穿梭于云端。

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可以让仰望U8可以实现三个维度上的六项自由度,实现车辆在横向-纵向-垂向的融合控制。同时,系统还能识别路面环境,预判进行对悬架和车身姿态的调整,具备150mm的超高悬架调节行程和连续自适应阻尼调节,匹配15+1种越野模式。

2023年9月20日,仰望U8正式上市。2023年11月12日,仰望U8豪华版首批量产车正式下线。

中国汽车业不断攀登

中国汽车业完成从市场换技术,到以技术、成本征服世界的转变。

比亚迪八月份新能源车破500万,三个月后第600台下线

比亚迪八月份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三个月后,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在这里除了祝贺比亚迪汽车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至于后面有没有来者,大概率三五年十来年肯定没有。 因为,要想有这样的成就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有领先的技术,DM-i、刀片电池等,还得是自主掌握,不受制于人。
有足够的产能,完善的基地布局和分销系统,以及完整的产业链支持。
稳定的质量体系,不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和召回事件。
在世界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即中国市场,具有前列的实力和占有率。

前三个条件或许可以满足,但是要想在白热化竞争、卷上加卷的中国市场进入前三,那谈何容易,非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不可。

国货好车,出口全球,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

2021 年的出口市场销量 200 万台,同比增长 101%;2022 年的出口市场销量 311 万台,同比增长 55%;今年,也就是2023年1-7月,中国汽车已出口277.8万辆,同比增长74%,意味着继今年第一季度出口超过日本,半年的数据也超过了日本,2023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有希望向500万辆进军。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单价分别为 1.3/1.4/1.6/1.8 万美元,展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而与此同时2019-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单价分别为 0.5/1.4/1.8/2.2 万美元,从而大大拉高了中国汽车的出口单价。

12月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今年10月4日,欧委会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委会启动调查缺乏充分证据,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方强烈反对。

外资主动与中国汽车合作

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份)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零跑汽车宣布,Stellantis拟85.09亿港元认购公司1.94亿股H股,并成立合营公司,就LPM产品订立相关协议。

中国车企的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使得外资车企纷纷参与到中国车企的发展之中,投资和协议,都不少。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终于取得了形势上的逆转。

大降价与大裁员

由「东风系」品牌车型以高额的政企购车补贴,从湖北开始,价格战席卷全国。湖北,「东风系」56款燃油及新能源车型,补贴额度从4000元至9万元不等,仅12万就能拿下一辆东风雪铁龙C6,有效期至3月31日,令春寒料峭的后春节车市,沸腾起来。

总结下来: 法规、库存、转型三重压力之下,消费动力不足,政企组合出招,主机厂的狂飙,二手车的哀嚎,消费者的狂欢

降本增效,一方面在降价,另一方面在瘦身,全年,大多数车企裁员压力巨大。

2023年,在媒体上蔚来、福特、本田的裁员信息,都引起网友的关注,到位的「分手费」也没有掀起可能期待的浪花。

根据业务和战略的调整,进行人力资源的调整和优化,是汽车从业者自己很难决定,这其中大量低产出部门的裁撤,诸多项目被砍,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都导致很多年过40的从业者,不得不再次踏上找工作的路途。

中国汽车最大召回记录-特斯拉制造

5月12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之后,特斯拉发起了在中国市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召回,涉及超110万辆特斯拉车型,而召回源头直指单踏板模式。

一纸召回公告,基本坐实了特斯拉强制单踏板模式的安全隐患。

当然,召回依旧是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来完成。

最后的话

感慨万千,2023年是樵兄完整的在知乎深耕的一年,发布了286篇跟汽车相关的回答,认识了非常多的朋友,见识到汽车行业对于主机厂、从业者、媒体、平台等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影响。樵兄一直从一名从业者和用户的角度,参与到这股变革或变迁的潮流之中,被裹挟、挣扎,却一直奋勇向前。

用一位好兄弟送给樵兄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想什么呢,往前走啊。

聊汽车界的八卦和正儿八经,请关注

@四方樵

参考

  1. ^https://www.yoojia.com/ask/7-1177605815669282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