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日韩前三季度新船订单量对比:韩201艘,日仅55艘,中国多少?

2024-12-18军情

2024年全球造船业的成绩单一出来,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韩国媒体刚报喜,说前三季度拿下了201艘新船订单,顿时觉得自己还挺行;日本那边就没那么乐观了,55艘的新船订单让这个曾经的「造船王国」有点抬不起头。但这俩国家的成绩一和中国一比,瞬间变成了「陪跑」。

中国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是1222艘船,数量是韩国的六倍多,还占了全球市场的七成。看到这个数字,恐怕有人会感慨:这还比啥呢?然而数据背后藏着的可不仅仅是数字的差距,更是国家工业实力、技术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全方位比拼。

谁在进步,谁在退步,一目了然。

造船这门生意,说到底就是工业水平的试金石。它不仅需要先进技术,还得有强大的供应链和全面的工业体系。材料、设计、制造、运输,哪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这也是为什么造船业常被称作「综合工业之冠」。过去几十年,全球造船业的「大哥」位置经历了几次大洗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凭借美国的扶持崛起,成了当时的「造船老大」;后来韩国学着日本的路子,也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坐上了头把交椅。

而到了今天,中国才是真正的「大哥」。从技术到规模,中国造船业已经走到了巅峰,甚至连曾经被日韩垄断的高端船舶市场,也被中国拿下了不少份额。

今年的造船数据一出,日韩两国的表现确实让人唏嘘。韩国曾经是全球造船业的领军者,依靠美国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一度做到世界第一。可近年来,韩国的造船业光环逐渐暗淡。

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韩国还是接下了201艘新船订单,总吨位达到了872万修正总吨(CGT),占全球市场的18%,但这成绩和过去动辄全球第一的辉煌相比,显然已经大不如前。

至于日本,情况更是让人感到意外。作为一个岛国,造船业对日本来说既是经济支柱,也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日本一直是全球造船业的「神话」,但自从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的造船业也跟着进入了「失落的30年」。

到2024年,日本前9个月的新船订单量仅有55艘,市场份额更是只有可怜的3%。

反观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其实并不意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堪称迅猛。造船业同样如此,尤其是近年来,不仅订单数量遥遥领先,连技术含量高的高端船舶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这次1222艘订单的成绩,更加稳固了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霸主地位。

日韩两国在造船领域的困局并非一天两天形成。韩国虽然手握不错的订单量,但背后却有不少隐忧。一方面,韩国造船业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而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不小压力。

另一方面,韩国国内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这些都在慢慢削弱韩国造船业的竞争力。而且,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崛起,韩国的技术优势也不再那么明显。

相比之下,日本的情况更加惨淡。2024年的日本造船业,接单困难已经成了常态。甚至有整个月都接不到一艘新船订单的情况发生。

不少老牌造船厂因为接不到活而倒闭,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大不如前。数据显示,日本前三季度的新船订单量只有55艘,累计总吨位和订单金额都远远落后于韩国,更别提和中国相比了。

与此同时,中国造船业却在不断创造奇迹。从数量上看,1222艘新船订单足足是韩国的六倍;从质量上看,中国在豪华游轮、LNG船以及航母等高端船舶领域也开始全面领先。特别是2024年9月,中国成功抢下了全球最大27。

1万立方米的超大型LNG船订单,这让一直在这方面占据优势的韩国不得不服气。

2024年的前三季度,可以说是中国造船业全面领跑的关键时刻。这个行业里,订单数量、累计吨位、技术水平,哪一项拿出来都是「天花板级」的表现。尤其是那1222艘新船订单,占了全球市场近七成,这已经不是「遥遥领先」能形容的了,而是彻底的「碾压」。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造船业不仅在数量上占优,还在高端领域实现了质的突破。豪华游轮、LNG船、航母,这些被称为「世界造船三大明珠」的高端船舶,过去一直是日韩的强项,而如今,这些高技术含量的订单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9月份,中国拿下的超大型LNG船订单,就直接从韩国手里「抢」了过来。

与此同时,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也让国家在海军建设上受益匪浅。造船业的强大,为中国提供了建造航母、驱逐舰等高端军舰的能力。如今,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三艘航母、多艘055型驱逐舰,再加上数量庞大的054D型护卫舰,整体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

这种工业实力和海军力量的结合,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一轮的全球造船业竞争,已经十分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以1222艘新船订单的绝对优势,稳居全球第一;韩国以201艘订单排名第二,但与中国的差距显而易见;至于日本,55艘订单的成绩只能说是「陪跑」。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三个国家在造船业的竞争力差距,更是各自工业体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真实写照。而日韩两国的困境,则是过去依赖外部扶持、忽视产业升级的后果。在全球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谁能抓住技术升级的机会,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也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调侃:「韩国这201艘船订单还挺努力的,至少没像日本一样‘躺平’。」也有人不客气地说:「日本这55艘船订单,听着像在玩笑,但现实就是这么扎心。

」还有人点评中国的成绩:「1222艘船,这还用比吗?人家玩的是‘下饺子’,日韩那边还在‘煮面条’呢。」。

更有网友表示:「中国造船业的崛起,靠的不仅是数量,还有技术。豪华游轮、LNG船都领先了,日韩拿什么比?」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订单是多,但能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这是个问题。」。

面对这些评论,或许最扎心的还是日韩网友的感慨:「当年我们看不起的中国造船厂,现在已经是我们追不上的天花板了。」。

那么问题来了:韩国和日本的造船业还能翻身吗?一个是曾经的「造船老大」,一个是现在的「陪跑选手」,都在中国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工业技术的竞争,拼的是基础,靠的是实力。

谁能想到,当年被日韩碾压的中国造船业,如今不仅逆袭,还成了全球的领跑者。而这背后,是几十年脚踏实地的奋斗。那么,你觉得,下一个「被超越」的领域,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