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下已遭全军覆灭的叙利亚海军,半个世纪前他们同样遭遇过惨败
叙利亚的陆军人数达到24万人,坦克和装甲车的数量曾经四位数,这使得它们在装备上完全可以与以色列军队的装甲部队相媲美。在空中力量方面,由于老阿萨德是空战英雄出身,因此叙利亚空军同样具备强大的实力。
在巅峰时期,叙利亚空军的米格29、米格23和米格21的数量曾一度超过300架。对于一个仅有2000万人口的小国来说,这样的固定翼飞机比例已经相当可观。然而,与上述两大军种相比,叙利亚海军却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
被炸沉的叙利亚导弹巡逻艇
本月9日,在以色列军队的袭击下,叙利亚海军的残余力量在1小时22分钟内彻底被摧毁。发布的视频显示,他们众多舰艇已经沉没于港口。同时,这组影像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被炸沉的叙利亚海军舰艇——大部分仅为导弹快艇。
实际上,这些吨位不高的舰艇正是叙利亚海军的主力战舰,令人尴尬的是,它们全都来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叙利亚的海岸线不到两百公里,这对叙利亚海军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制约。长期以来,他们主要的职责仅限于在沿海区域进行巡逻。
蚊子型导弹快艇
在冷战年代,叙利亚海军将导弹快艇作为主力舰只,因为它们的攻击能力远超鱼雷快艇,而巡航又需要较高的速度,因此大型舰艇并不被迫切需要。
在叙利亚海军的辉煌时期,他们拥有接近20艘导弹快艇。在大型舰艇方面,叙海军曾配备过两艘950吨级的伯列级护卫舰,但这些都是前苏联时期的旧型号,每艘舰艇最强火力也只配备四门76.2mm主炮。
此外,叙利亚海军还具备两艘不足千吨的登陆舰以及一艘3000吨级的训练舰。然而,由于后者战斗力不足,前者也不需执行登陆任务,这三艘舰艇早已被改造为供叙海军人员在海上居住使用的生活舰。
四枚导弹发射器的黄蜂级导弹艇
大型舰船虽然气派,但叙利亚海军的导弹快艇却成为了他们最为依赖的武器。在中东海战史上,叙利亚海军仅参与过一次战斗,而这场战争的失败程度与不久前的轰炸相比也毫不逊色。
1973年10月,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埃及和叙利亚在战争开始阶段的陆地和空中进展非常迅速。此前未经历战斗的叙利亚海军也决定参与其中。此时,他们手中拥有一种曾让以色列军队感到忌惮的武器——蚊子级和黄蜂级导弹快艇。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海军首次部署了前苏联的导弹快艇,采用冥河反舰导弹四发四中的战术,成功击沉以色列海军最大的舰艇——埃特拉号护卫舰,使其成为二战后沉没的最大吨位军舰,此次战斗让冥河反舰导弹声名显赫。六年后,同样装备了前苏联导弹快艇和冥河导弹的叙利亚海军再次出动,他们希望复制六年前的辉煌成就。
冥河反舰导弹
在之前的六年里,以色列海军经历了自家大型舰艇被击沉的教训,因此开始研发导弹快艇和自行设计的迦伯列反舰导弹。虽然性能上相比,冥河最高射程可达到36km,而迦伯列仅有20km。但以色列人通过借鉴六年前的战例,在这个阶段也成功研制出了用于干扰反舰导弹的一种火箭干扰弹。
一方希望持续使用六年前的武器,而另一方则在总结教训后进行了调整。在这场六年后的对决中,胜负或许早已在第一时间显现。
1973年10月6日晚上约22时,地中海的叙利亚拉塔基亚港外。由于叙军察觉到一支海军舰艇编队正朝该港口接近,并在此过程中击沉了两艘在外海巡逻的叙军鱼雷艇和扫雷艇,叙海军迅速派出两艘黄蜂级和两艘蚊子级快艇组队出港迎敌。
一年后的西沙海战中,我们暂时使用手榴弹和自动步枪作为武器。
黄蜂级导弹快艇(排水量210吨)配备了四个发射架,而蚊子级导弹艇(排水量75吨)则有两个。在全力开火的情况下,叙利亚军队的这支导弹快艇编队能够同时发射12枚冥河反舰导弹,其火力相当强大。
约22时30分,叙利亚军队在地中海海面上已接近以色列舰艇编队30公里的距离,四艘导弹快艇同时开火,12枚冥河导弹相继发射,以150米的高度朝以军舰艇飞去。面对对方的导弹发射,以色列编队并没有选择撤退,而是提高马力迅速前进,并在冲击过程中不断改变航向。
由于双方的导弹快艇(以军使用的是萨尔级导弹快艇)理论上都能达到40节的高航速,叙军的冥河导弹在每秒20米的快速运动中难以迅速锁定这样的高速目标。面对逼近的导弹,以军接连发射火箭弹进行干扰。在高速和干扰作用下,叙军发射的12枚导弹最终全部未命中目标。
与此同时,以色列军队在压力下逐渐逼近叙利亚的快艇编队。大约在23时50分,以军从不到20公里的距离向叙方的快艇发射了六枚迦伯列反舰导弹。由于叙利亚快艇编队未加速且缺乏有效干扰手段,以军顺利击沉了两艘黄蜂级快艇(也有说法为三艘,包含一艘蚊子级快艇),并重创了一艘蚊子级快艇。这场拉塔基亚海战第一阶段的对决,在不到30分钟内便告结束,参与作战的叙海军舰只几乎全都失去了战斗能力。
次日清晨,由于叙利亚海军未再派出舰艇参战,以色列军队在叙海岸线巡逻时发现了一艘搁浅的蚊子级导弹快艇(疑似之前受到重创的一艘),以军迅速用机关炮进行火力打击,将该舰艇摧毁。至此,拉塔基亚海战以叙利亚海军的全灭结束。
拉塔基亚海战可以说是一场典范级的对抗。经过六年前的惨败,以色列军方制定了应对策略,而他们的敌人却依旧保持不变。尤其是在这次交锋中,反舰导弹难以锁定快速的小艇目标,在接近命中时,其飞行高度会逐步降低。以冥河导弹为例,在下降过程中,它针对已锁定目标可能产生3~5米的误差。
如果攻击大型舰船,这种误差通常不会影响对大目标的命中率。但是,如果是400吨的以色列萨尔级导弹快艇,这样的导弹掉落反而可能会直接坠入海中。
速度、导弹误差以及对手的干扰,这三者最终导致叙海军的冥河导弹未能击中目标。以色列军方的萨尔级导弹快艇建造于70年代初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这些刚服役不久的快艇仍能够维持理论上的最高航速。
相比之下,叙利亚的导弹快艇都是1960年代引进的,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团队,这些快艇长期未能得到维护。在开战时,它们的航速甚至仅为理论速度的一半。这使得在遭遇以色列军方发射的迦伯列反舰导弹时,叙利亚方面既无法进行干扰,也无力迅速逃离,只能无奈地看着导弹朝他们飞来。
不久之后,以色列军队再次采用相同的手段击沉了叙利亚海军的两艘导弹快艇。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束,叙利亚海军彻底失去了主动出击的勇气。在接下来的五十年对抗中,他们的舰队也沦为了一个不敢参战的「存在舰队」。
不久前的那次轰炸中,作为主要战力被击沉的叙利亚导弹快艇仍是当年的黄蜂级导弹艇(升级为黄蜂2级,但动力仅有所增强)。尽管全军覆没的结果让观众感到心痛,但对于以色列军队来说,这些目标早已变成毫无威胁的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