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俄军高层在北京,当着100多国代表的面,说出了俄罗斯的真实想法

2024-09-14军情

俄军高层在北京,当着100多国代表的面,说出了俄罗斯的真实想法。

有100多国代表与会的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近日开幕,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福明在开幕式上表示,在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后,「特别军事行动」具有了新的意义和维度。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福明出席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

他是这么说的:「如果此前基辅政权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利用受害者形象,将其行为描述为争取独立和斗争,那么乌军此次对俄罗斯本土的侵略,则终于戳穿了这个谎言。」

俄罗斯副防长在北京的这番表态,反映出了目前莫斯科军政精英们对库尔斯克局势,乃至俄乌冲突走向的主流想法。

首先一个事实是,俄罗斯虽然把乌军对库尔斯克的入侵定义为「恐怖袭击」,但实际上,库尔斯克的本土防御作战与乌东战场已经是一盘棋,而当地危机的持续发酵,将给克里姆林宫提供一个契机,让其能够为「特别军事行动」赋予新的目标和意义。

许多人应该还记得,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普京给「特别军事行动」设下了以下几个目标,并给出俄罗斯「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福明表示,在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后,「特别军事行动」具有了新的意义和维度】

第一,保护顿巴斯地区讲俄语为主的居民,因为他们经受了基辅政权8年的「羞辱和种族灭绝」;

第二,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因为俄罗斯「如今面临乌克兰的持续威胁,俄罗斯无法感到安全,也无法发展和生存」「乌克兰妄图掌握核武器,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对乌克兰「去纳粹化」,因为乌克兰是一个「新纳粹主义国家」和「反人民的政权」。

俄乌冲突爆发后的前2个月,俄罗斯官方还在各种场合不断提及「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这些目标。

等到了下半年,尤其是从哈尔科夫败退后,俄罗斯的官方口径就逐渐变成了「俄罗斯将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所有既定目标」,至于「既定目标」到底是哪些,包括「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这些关键词,克宫便几乎不再提及。

【俄方:俄罗斯将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所有既定目标】

目标赋予意义,为什么俄乌冲突要继续打下去,俄罗斯人到底为什么而战,这些都需要非常清晰的回答,越是模糊化的处理,当「鸵鸟」对局势的变化视而不见,俄罗斯国内潜在的危机和矛盾就积累得越多——当所有人都觉得你在「憋大招」的时候,你最好要有「大招」可放。

克里姆林宫估计也知道「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等目标难以实现,但又不好撤回,所以就干脆这么放着,同时也不轻易立新的目标。

而乌军上个月对库尔斯克的入侵,则正好给了克宫一个契机,能让他们赋予俄乌冲突新的目标和意义——正如福明在北京所言「在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后,‘特别军事行动’具有了新的意义和维度」。

当然,福明只是一个分管军事合作的国防部副部长,理论上的东西他只能浅尝辄止,不能越俎代庖,把话说得那么清楚。「特别军事行动」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跟「卫国战争」相似的属性,保卫顿巴斯是否要变成「保卫俄罗斯」,只有克里姆林宫的最高层说了算。

【「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要不要修改,最终还是普京说了算】

虽然说库尔斯克的危机已经持续了超过1个月,但距离普京给接班人候选久明的10月1日「最后期限」还有十多天。更何况从本周开始,库尔斯克的俄军已经向乌军的突出部发起了反攻,虽然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但至少是在反攻。

对于克里姆林宫而言,如果今年下半年能保持当前的反攻节奏,持续压缩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控制范围,最终实现将乌军赶出本土的目标,那么一切就好说,这场危机就可以一直被定义为「恐怖袭击」,而俄罗斯在这场「反恐行动」中取得了胜利,也用不着赋予「特别军事行动」新的目标和意义。

【蓝色区域为乌军在库尔斯克的控制区域,红色为俄军进行反攻的区域】

但如果当地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同样紧邻俄乌边境的别尔哥罗德和库良斯克也出了问题,那么克宫可能就不得不考虑给「特别军事行动」赋予保家卫国的目标和意义了,承认俄乌冲突在某种程度上被打成了「卫国战争」。

说实话,这种选项是克里姆林宫一直想极力避免的,因为局面一旦发展这个地步,极右翼势必将会通过舆论向克宫施加强大的压力——千万不要小瞧俄罗斯极右翼的能量,以及他们掌握的媒体工具。与此同时,克宫届时也需要考虑对乌宣战的可能,总不能有什么「特别卫国军事行动」吧。

不过,一旦外部的压力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克宫恐怕真的会改变目前的温和保守路线。普京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西方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制造的远程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这将意味着西方直接与俄罗斯交战,此举将改变冲突的性质和范围」——从最近的种种消息来看,美西方似乎打算在这方面松口,而接下来就轮到俄罗斯出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