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军进攻库尔斯克的首周,已成功控制了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然而奇怪的是,此后库尔斯克却进入了一种异常的宁静状态。
如果俄军仍在集中调动后备力量,那还可以理解,但乌军在边境地区已布置了相当数量的预备队,然而依旧停守着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毫无进展。
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乌军迅速炸毁了塞姆河上的三座桥梁,并持续摧毁俄军搭建的浮桥。从理论上讲,塞姆河南岸的俄军已处于被围困状态,乌军能够轻松掌控局势。
然而,乌克兰军队选择围攻却不发动攻击,这引发了外界对西尔斯基意图的种种猜测。甚至有人认为库尔斯克的进攻战已到头,既无法调动俄军主力,也无法为红军村解围,看来西尔斯基也不过如此。
然而,轻视西尔斯基显然是个大错误。实际上,他是有计谋的,只不过性格沉稳,能够耐心等待俄军上钩。
等到9月10日俄军发动反攻时,谜底终于揭晓。就在外围的俄军与包围圈内的部队向科马罗夫卡发起攻击之际,乌克兰军队突然从境内进攻塞姆河南岸的韦肖洛耶,直逼格卢什科沃,以图将俄军一分为二!
直到这个时候,俄军才意识到西尔斯基的战术。乌克兰军队并非不想进攻塞姆河南岸,而是在耐心等待时机,故意将被包围的3000名俄军作为诱饵。
在浮桥接连被毁的情况下,俄军如果想要救援被围困的部队,就必须进攻东部的科马罗夫卡。然而,由于乌军经过一个月来的筑防工事,使得俄军在短时间内难以攻下该地。相反,南部边境上的俄军力量将会被调动,这将使乌军能够轻松突破龙牙防线。
真是巧妙,敌军不动,我也静观其变。西尔斯基十分耐心,他宁愿等到俄军反攻的时机到来,再对塞姆河南岸采取行动。
乌克兰军队的预备力量静待时机,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正是为了这一刻而准备,他们从乌克兰境内发起进攻西向库尔斯克,这一策略可谓巧妙无比。
在海马斯的掩护下,进行围点打援,增援的俄军在无人机侦查下暴露无遗,海老师在后方准确锁定目标,一发入魂。
在俄军反攻三天后,终于出现了疲软的迹象,因为这场战斗实在难以维持。俄军的一切行动都被乌军完全掌握,前线的车队和后方的仓库均处于乌军的攻击范围内,失去了补给链,使得继续进攻变得极为困难。
目前在库尔斯克集结的俄罗斯军队人数已达到6-7万,这显著减轻了红军村一带的军事压力。此外,在俄罗斯从顿巴斯调动 troops 期间,乌克兰军队还袭击了俄方的仓储设施。
由于这里靠近俄罗斯南北的铁路网络,无论前往顿巴斯地区还是邻近的库尔斯克,皆需依赖此处的铁路运输。
因此,库尔斯克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如果不加以控制让乌军占领该地,将直接危及南部70万俄军的后勤供给,因此俄军必须彻底攻下它。
因此,库尔斯克并非如俄罗斯所说的那样微不足道,它是俄军南下的重要战略地点。因此在红军村一侧,西尔斯基显得非常从容,他明白无补给的俄军根本无法攻下。显然,库尔斯克这个突出部对俄罗斯来说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目前俄军面临困境,无法轻易放弃库尔斯克,否则南线70万兵力的补给将无从保障。如果要夺回库尔斯克,就像葫芦娃救爷爷一样,需要不断付出代价。
难怪泽连斯基宣称有一套胜利的方案,能够战胜俄罗斯。看来西尔斯基还有许多手段未曾施展,正静候着俄军上门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