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晓瑜
近期,网上曝出了一张惊人图片: 全球首款「电磁弹射器+拦阻索」的两栖攻击舰「076」下水在即。
为什么「076」这么备受关注?难道仅仅因为有人称它为「国产第4艘航母」?
![](https://img.jasve.com/2024-12/f3af5696b9352d5b08a322e3a63f23e5.webp)
实际上,英国的「海洋」级、美国的第一代「「硫黄岛」级、第二代「塔拉瓦」级乃至法国的「西北风」级本质上都没有脱离传统两栖攻击舰的作战模式,直到垂直起降战机的出现。
美国改进自英国「鹞式」而来的「AV-8」系列,以及第五代「F-35B」,才算是又一次改变了登陆作战。
可是垂直起降的弊端谁都清楚,有的人甚至都用「鸡肋」来形容,难道两栖攻击舰就只有这一条路吗?
当然不是,「076」的出现就是答案,这是属于咱们自己走出来的一条新路,很有可能会再一次改变登陆作战。
![](https://img.jasve.com/2024-12/03ba2bdb80fe7d7f49cdc613d7b931bb.webp)
问题一、076真的有这么强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业余,我发现太多人都只喜欢比较单一装备的性能,注意这个「只」字,比如就喜欢拿咱们的「076」和美国的「美国」级相比,毕竟大家都是最新的装备。
可问题是咱们自己想想,既然是登陆作战,谁闲的没事让两栖攻击舰编队自己直接冲过去?
重点是你也太小瞧「076」了。
基本数据来看,「076」全长约260米,宽度约52米,预计排水量超5万吨,这可比「美国」级的4.5万吨大多了。
一是吨位够大,正常情况下「美国」级能带28架各型直升机,重点是还能带10架F-35B,那「076」呢?数量当然不会少。 二是「076」创下了全球首个,它是首个装备电磁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长度多达130米,比「福建」舰的108米还要长。
这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https://img.jasve.com/2024-12/e9721681648b0659de0ee30437c9f619.webp)
理论上不仅能弹射「攻击11」、「彩虹7」等无人机,有的人还说也能弹射「歼-15」和「歼-35」。 但是如果你问我,那我觉得大概率不会装备有人战机。
原因很简单,虽然两栖攻击舰能算作小航母,一是造价便宜,基本上便宜一半,二是运作费用也低。说白了就是省钱,但是会极大降低出动率。
举个例子,比如咱们「辽宁」舰曾经做到一天起飞70个架次,那两栖攻击舰可能就只有30个架次左右。
![](https://img.jasve.com/2024-12/bccc7a698bb2d03032dec90d78241fff.webp)
当然了,数据没那么精准,重点是确实有差距。如果硬要让「076」变成小航母,带着「歼-15」和「歼-35」去争夺制空权,那可就没意思了,所以我倒是有一个猜想: 未来「076」真正的角色是完成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从这点来说,无人机比有人机更适合。
你注意看开篇的那句话:你太小瞧「076」了。
我发现很少有人提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军费劲吧啦也要研制「宙斯盾」?
原因很简单,就是海上打击范围的不断延伸,比如各类监视卫星- -超音速轰炸机- -重型反舰导弹,这套打击方式的压力太大了。
然而从二战开始, 其实航母的整个发展路线也是打击范围的不断延伸,那舰炮改成战机,把炮弹改成导弹,再接着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送出去,航母的本质根本就没变。
问题来了:你觉得咱们缺少远程甚至超远程反舰导弹吗?
![](https://img.jasve.com/2024-12/7942f1d8cbf34555cfa98f47429756ea.webp)
当然不缺,「鹰击-21」就是答案,这可是全球海军梦寐以求的东西。
射程确实够远,1000+公里直接超过了美军航母编队的打击范围,然而还是遇到了一个难题:探测能力偏弱。
注意了,这是物理限制,不是能力限制。
别在这方面乱吹美军怎么怎么牛。
![](https://img.jasve.com/2024-12/19bfc5ab09e3eeb67d6b92cdfe1df41e.webp)
海上舰艇也需要远程探测能力,还是那句话,无人机在这点上比有人机更有优势,而且「攻击-11」、「彩虹-7」的最大载弹量也都达到了2吨,在登陆作战中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是可以的。
而且还有一个误区: 不是说弹射器越长就一定是为了弹射更重的战机,就像「076」的弹射器比「福建」舰还长,就是为了弹射「歼-15」和「歼-35」,这个说法是错的。
这个就不细说了,上面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一点:
从海战模式角度来说,「076」确实走出了一条新路,说它强也没什么错。
![](https://img.jasve.com/2024-12/21ccbb53c758019408afc28b823f648e.webp)
问题二、未来「076」是单独行动,还是伴随航母?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很感兴趣。
实际上,当有消息称「076」装备了弹射器的那一刻,当我自己觉得「076」的主要角色是「无人机航母」的那一刻,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基本有了答案。
说句题外话,其实「055」的出现就注定这两个方案都行。
因为执行登陆作战的第一步就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注意是「夺取」,而055单独或配合航母就是做这个活的,第二步是控制战场,第三步才是登陆作战,「攻击-11」或「彩虹-7」掩护「直-8」、「运-20」等直升机输送兵力,打击地方的工事。
除此之外, 借鉴俄乌冲突的经验,「反无人机」或者是「反无人快艇」可能也是「076」的任务之一。
目前来看,大概有三道防御手段,简单说一下。
![](https://img.jasve.com/2024-12/e32d5f10a61cb887572ea243579008d6.webp)
第一道是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在上空巡逻,范围大概在敌岛屿海岸到己方舰队的50公里;第二道是在20公里-50公里之间,比如使用无人机发射反坦克导弹等方式拦截;第三道是20公里内,这个时候的重点就是AI,自主发现,自主识别,然后人工分配目标来攻击。
再说了,就算还有漏网之鱼,舰艇上也有防御武器,比如舰炮等等。
很多人都错了,他们错在没有从作战模式角度来分析「076」到底特别在哪,甚至还有人说咱们没有美国的「F-35B」,就是落后。
这就是典型的乱吹。
![](https://img.jasve.com/2024-12/facd40938e7854f4dfcd2ccfef970d25.webp)
真正影响两栖攻击舰和航母的是出动率,之前美军就秀过肌肉,在两栖攻击舰上摆满了「F-35B」,可是有什么用?真到了作战环境,这种秀肌肉没有任何意义,那就更别说垂直起降对战斗机性能的限制了。
我也不知道下面的数据到底准不准,反正肯定有这个差距,就拿「F-35B」和「F-35C」相比。
「F-35B」最大载弹量6.8吨,作战半径935公里。
「F-35C」最大载弹量8吨,作战半径1100公里。
最关键的是作为一款垂直起降战机,「F-35B」为了实现这个能力就注定结构更加复杂,故障率自然就会更高。
![](https://img.jasve.com/2024-12/6667d05a927dd7faea0ee95c181ab5b0.webp)
而且我也有个想法:美军之所以一定要研制「F-35B」,除了作战需要之外,是不是也和军种之间的矛盾有欢喜呢?毕竟「F-35B」是海军陆战队版,而「F-35C」则是海军版。
所以为什么咱们就一定也要研制垂直起降战机呢?
其实「076」的出现可能也是一种答案吧。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讨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