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国没能成功引进图 - 160轰炸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图-22M轰炸机同样没有被成功引进,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当时,这款轰炸机让我国和美国都特别头疼,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刀,冷不丁就会落下来。
当时就连美国都不敢保证能把它拦截住,我国就更只能干看着它在天上晃荡了。
我国当时为啥决定不买性能这么强大的轰炸机呢?现在还需不需要呢?
【冷战下战略轰炸机的军备竞赛】
在冷战的形势里,美苏这两大集团开展着很激烈的军备竞赛。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苏联以图 - 16和图 - 95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研制新一代高速远程轰炸机的计划。
图波列夫设计局费了好大劲儿搞攻关,先后弄出了两种不一样类型的轰炸机。
1958年,苏联的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图 - 22「眼罩」轰炸机问世了。
它是三角翼的,最快能达到1.42马赫的速度,作战距离有4900公里。
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图-22有机动性差、飞行稳定性不好这些问题。
苏联想要在轰炸机方面占据战略主动,于是打算以图 - 22为基础,进行全新的设计。
同时,美国也在加快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
6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B - 70轰炸机的计划就启动了,这个计划就是想让美国具备3马赫这种高速突破防线的能力。
可这轰炸机又大又复杂,到最后就造出来2架样机。
美国开始大力发展B - 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让它成为战略打击的主力战机。
那时候,美国有600多架B - 52呢,这对苏联的目标来说是很强的威慑。
苏联的图 - 22呢,性能不咋地,产量也少得可怜,所以很难起到战略上的作用。
就这样,在赫鲁晓夫的支持下,图 - 22M的研制受到了苏联高层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图-22M的设计目的很清晰,那就是达成高低空这两种飞行模式,同时具备远程、高速以及机动性。
苏联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去解决这个难题,把可变机翼的创新设计当作突破口。
1965年,图-22M的原型机试飞成功了,这就意味着设计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图-22M通过持续改进和试飞,在1969年终于正式服役了。
图-22M的出现给冷战格局带来很大影响,它让苏联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
在之后的20年里,图 - 22M和美国的B - 52形成了对峙局面,成了苏美互相威慑的关键棋子。
两边都把核弹头洲际导弹部署在图 - 22M能够打击到的范围里,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很吓人的均势。
图-22M不但对军事力量的对比有影响,在冷战期间的政治博弈里也起到左右局势的作用。
【性能卓越的图-22M「逆火」】
1970年的时候,经过大幅改进的图-22M轰炸机首次试飞就成功了。
它最大的创新就是采用可变后掠翼,飞行状态因此能得到优化适应。
图-22M在很多飞行阶段都能挑个最棒的后掠角,这样它最大飞行速度就能提到2.3马赫了,在当时,它是为数不多能一直超音速飞行的轰炸机。
图-22M跟固定三角翼的图-22比起来,飞行包线优化得更好,阻力和飞行载荷都降低了。
机头弄成锥形的设计,这样能让雷达反射面积变小,对突防来说这可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续航7000公里,最大载弹量有24吨。
这就是说,图 - 22M能够从苏联本土出发,很快冲破防空导弹网,精确打击美国和北约的目标,接着快速撤走。
图-22M能进行高空突防和低空突防这两种模式。
在高空的时候,可以选择采用最大后掠翼的方式飞行,以2.2 - 2.3马赫的速度向敌方目标发动突然袭击。
低空的时候,小后掠角机动性强,能够突破敌方雷达的监视。
图-22M的生存率被多模式复合的飞行能力大大提高了。
图-22M装备着先进的雷达高度表与地形追随雷达,这样就能按照地形起伏低空贴地飞行,以满足低空突防的需求。
它的座舱经过优化设计,倾斜角度增大了,飞行员的前方视野因此变得更优,这对低空突防特别关键。
图-22M能够携带核弹头的空对地导弹,对敌方重要的政治、工业中心实施核打击。
它还能使用好几种大容量的常规炸弹,展开毁灭性轰炸。
图-22M为了扩大打击范围,能使用投放式燃料储箱来延长航程和突防距离。
在反舰作战这一块,图-22M的能力也很强。
它能挂载反舰导弹,靠着火控雷达对海上目标实施打击。
只要1 - 2枚导弹,大型军舰就能被摧毁。
苏联在图 - 22M服役期间,总共生产了大概300架。
它不光装备苏联的国内部队,还大量供应给东欧华约国家,对北约构成全方位的战略威慑。
【让中美都头疼的战略利器】
图 - 22M的问世让美国面临巨大威胁,高超音速是图 - 22M威胁到美国的关键所在。
它飞得特别快,所以能从离美国很远的苏联领土起飞,然后对美国本土和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基地进行超视距的精确打击。
另外,图-22M带着反舰导弹,这对美军的航母战斗群有特别大的威慑力。
苏联海军航空兵的战术是一下子出动24架图 - 22M轰炸机,从各个方向朝着一支美军航母编队进行饱和攻击。
每架图 - 22M都可以带3枚Kh - 22反舰导弹,这导弹射程能到400多公里呢。
这就能让它在超视距之外,朝着一支航母编队一下子发射72枚导弹呢,这数量可远远超出了航母编队拦截系统的饱和上限。
所以呢,美国就一直在改进航母的防空系统,安排更多的拦截战机和驱逐舰来护航。不过,这样还是很难从根本上挡住图 - 22M带来的威胁。
要是打起仗来,图 - 22M说不定就会突然冒出来,给航母编队来个出其不意的攻击,把美军打得很惨。
图-22M带来挑战,美国有两手应对策略。
一方面要加快战略打击力量的建设,用进攻当作防守,大量部署洲际弹道导弹让美国有了反击的能力。
另外,美国加大了对苏联本土目标的侦察强度,打算获取先发制人的战略优势。
80年代中期,美国把B - 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计划又给重启了,想让美军有那种能低空高速突破防线的现代化轰炸机。
B - 1还在服役,这对图 - 22M来说是个直接的挑战。
北大西洋和北极地区被双方当作玩猫鼠游戏的地方,这是冷战晚期紧张局势加剧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美关系解冻之后,我国也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那时候,中国的防空体系比较简单,空军作战飞机大多是歼 - 6,它的最快速度还不到1.4马赫。
图-22M的飞行速度接近3马赫,和它相比的话差距太大了,要想有效拦截它可太难了。
中国的大部分重要目标,就这么处在图 - 22M的打击范围里了。
具体来讲,当时中国仅有老旧的HQ - 1型地对空导弹,这种导弹的有效射高才20公里,要想威胁高空高速突入的图 - 22M,那可差得远呢。
地面雷达站的探测距离和跟踪能力都不咋地,想要提前检测到图 - 22M并且持续监视它,挺难的。
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歼 - 6,最快速度才1.3马赫。等图 - 22M进到领空了,再派歼 - 6去拦截,那肯定来不及了,根本没什么用。
所以,要是战争爆发了,图 - 22M能够轻松冲破中国的防空体系,给重要目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964年的时候,图 - 22M老是跑到中国上空搞侦察,好多回呢,可咱们中国空军当时没什么办法对付它。
我国有多项应对措施,像加强地面雷达站的建设,让战斗机增加起降频率去拦截,加快地空导弹的部署之类的,不过没什么效果。
那时,图 - 22M就像悬在中国头顶的一把利刃,让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战略压力。
【图-22M的结局】
图-22M作战能力很卓越,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好几次向俄罗斯表示,想购买少量图-22M呢。
毕竟就我国当时的状况而言,引进图 - 22M是能够提升自身远程打击能力的。
还能通过对样机进行反向工程,得到先进的航空技术和制造工艺,给自主研制战略轰炸机积攒宝贵经验。
所以双方曾经就这件事积极地进行磋商。
按照方案,我国打算引进大概20架图 - 22M来做改装试飞的工作,我国的专家也多次到俄罗斯去参观考察。
但美国那边有政治压力,俄罗斯这边又有限制技术转让的情况,所以最后这事没成。
虽然最后没有从俄罗斯把图-22M引进来,不过我国一直没打消得到这款轰炸机的念头。
所以当得知乌克兰境内以前也部署过不少图 - 22M轰炸机的时候,我国马上就跟乌克兰联系了。
俄罗斯和西方都对乌克兰有干涉,最后乌克兰决定把大部分的图 - 22M报废掉,只留很少一部分放在博物馆保存。
我国想通过乌克兰来获取这种战略武器,最后也没成功。
【图-22M最终成为鸡肋】
21世纪之后,图 - 22M就彻底没有战略作用了。
俄罗斯有好多图 - 22M退役了,还拆毁了不少,只留了一小部分用来做引擎试验。
乌克兰也陆续停飞了国内的图 - 22M机群。
到这儿,这种传奇轰炸机就正式成为历史了。
从军事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图 - 22M在60年代所拥有的那种绝对技术优势已经渐渐没了。
特别是技术不断发展以后,图-22M那种低空超声速突防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符合未来战场的要求了。
中国应该研发体系更完备、更先进的新型轰炸机,不能总是依赖图 - 22M。
并且图 - 22M在我国空军中的用途实际上和轰 - 6K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靠装载导弹来对航母战斗群发动导弹攻击。
就中国的军力而言,自21世纪起,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军事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的航空工业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就像运 - 20大型运输机开始服役一样。
这让中国有充足的信心与能力自主研发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不必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了。
自己去研制的话,对掌握核心技术更有好处。
就俄罗斯的军力状况来说,图-22M对于其空军来讲也慢慢变成了一个负担。
这批轰炸机已经用了好几十年了,现在正在更新换代或者马上就要更新换代了。
可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进展挺慢的,图 - 22M这种老旧飞机,维护和更新起来成本更高了,难度也更大了。
这也让俄方大规模出口的意愿变弱了。
能看出来,图-22M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已经没了。
它既不能给俄罗斯提供出色的战略打击力量,也不是中国现代化轰炸机队伍所需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