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考古团队是由已经去世的微软创办人之一保罗·艾伦组建的。2月5日的时候,这个团队在太平洋萨沃岛西北方向大概30公里、水深900公尺的海底发现了一艘舰船的残骸。这艘舰船就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里第一艘被毁掉的战列舰——比叡号。
早在1月31日,深海探测系统就找到了舰船残躯的位置。借助影像传输系统,工作人员觉得这是一艘二战时日本海军的舰船。在历史档案里,旧日本帝国海军的金刚级战列舰比叡号是在这片海域被美军飞机击沉的,所以工作人员怀疑这个舰船残骸就是比叡号。到了2月5日,用最先进的深海摄影机一拍,考古人员猜得没错,这就是比叡号。
从传回来的影像画面能清楚看到,那艘舰已经断了,后半截船身(大概150米)翻过来搁在海底呢,前半截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比叡号主残骸在沉下去之前,在海里翻了好几圈,这就使得好多舰面结构从舰身上脱离,散落在四周了。沉没记录里没写爆炸的过程,从船身断开和残骸分布的情况来推测,船身可能不是因为弹药库爆炸才折断的,而是在下沉的时候,由于应力或者船头浮力大,被硬生生给「扯断」的。
比叡号在1913年就正式开始服役了,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呢。一战打完后,比叡号就进行改装了,到1932年的时候改装完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比叡号被当作天皇专用的「御召舰」,拉着天皇到国外出访,或者在国内各个地方「代天巡狩」。1935年的时候,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到日本出访,坐的就是比叡号。
1937年,比叡号照着「大和号」的样子进行第三次大规模改造。这一回,比叡号不光把舰艉给加长了,还换上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锅炉和轮机设备呢。它的航速也从18节提到了30节,并且装上了各种火炮、防空武器还有防御设备。到1940年完工的时候,比叡号就成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金刚级高速战列舰了。
1941年的时候,比叡号和雾岛号被编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参加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珍珠港计划得逞之后,比叡号又接连参与了西南太平洋作战,还有扫荡印度洋海域的作战任务。1942年6月,比叡号被编入掩护部队,参加了中途岛大海战。之后还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和所罗门群岛方面的作战,但是比叡号的风光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
1942年11月12日的第三次所罗门大海战里,日本的打击舰队是由阿部弘毅中将带着的。他们原本打算在那天晚上炮轰瓜达康加尔群岛的亨德森机场,可没想到被美军的巡洋舰编队给发现了,然后两边就大打起来。在夜战的时候,比叡号最先打开了探射灯,这是要给联合舰队的水雷战队(就是由驱逐舰组成的鱼雷攻击战队)引路,还指明打击的目标呢。但这么一来,比叡号就完全把自己暴露了。还有个特别要命的原因,就是当时日军的舰船离美国海军的巡洋舰队实在太近了,根本就没机会跑。比叡号把一艘驱逐舰给击沉了,还帮着把阿特兰大号打得很惨,之后就被其他美军巡洋舰和驱逐舰包围起来,在近距离被集中攻击。
美军舰船的炮火再怎么打也穿不透比叡号的主装甲,可那炮火太密集了,差点把比叡号的上层结构全给打碎喽。紧接着,船尾舵机房被水下弹一个劲儿地命中,舵机就卡死了,军舰没法好好转向了,只能在原地打转转。天一亮,亨德森机场的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都赶过来,对着比叡号一顿猛炸,连B - 17轰炸机都跑来扔了一堆炸弹。这一通炸下来,比叡号伤得特别重,舰上的人大部分都被炸死了。剩下的那些人根本没本事把船开回基地,因为比叡号已经没动力了。为了给帝国海军留点儿面子,舰长就下令打开通海阀,让船快点沉下去。比叡号就这么「有幸」成为日本帝国海军折损的第一艘战列舰。
日本的档案是那么记载的,可美国那边的记录是比叡号让美国战舰「不死鸟号」击中舰身,然后就爆炸沉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