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东线装甲战:从辉煌到没落的德军装甲部队(1943~1945)

2024-07-11军情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入,东线战场成为了决定德国命运的关键所在。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德军从最初的主动进攻逐渐转变为被动防守。自1943年至1945年,德军的装甲作战在其战术、装备、编制结构以及作战理论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战争早期,德军依靠部队快速的机动性和各军、兵种的协同扫荡了整个欧洲,并在东线重创了苏联红军。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德军逐渐放弃了曾经赖以制胜的机动作战方式和理论,这里面既有对战场形势的适应性调整,但更多的是日渐衰落的无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析了德军在1941年至1942年的作战中,暴露了哪些问题。而在1943年至1945年的战争中,除了1943年2月19日至3月16日,曼施坦因为了夺取哈尔科夫发起的「反手一击」以外,德军再也没有像战争初期那样打过什么亮眼的战斗了。即使是在43年夏季的「城堡」行动,从整体的战役策划、作战指挥和战斗过程来看,其实也是失误连连的。可以说,真正的德军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就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逐渐抛弃德国军队内核与精神的畸形怪物了。

这其中两个非常大的变化。

一、装甲力量分散到党卫军和空军

1942年—1943年冬,在希姆莱的游说下,党卫军的几个摩托化师获得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各自接收了1个装甲团,下辖2个齐装满员的营。虽然名为装甲掷弹兵师,但其编制和实力已经是妥妥的装甲师了。要知道在当时,一半的国防军装甲师都还只剩不到一个营的装甲兵力。

武装党卫军在历史上创造的战绩固然不俗,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党卫军成员的政治狂热与对元首的无限忠诚。在战斗中,即使身处险境,但始终死战不退,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是,早期的党卫军,无论是基层的士兵还是指挥官,其军事素养是不如国防军官兵的。尤其是当他们手中配备了强大的装甲部队时,会在战斗中因自信过头而过于冒进,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而这些人员和装备的损失对于本就资源紧张的德军造成了负面影响。

例如,在1943年2月,苏军发起了「星辰」行动,对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遇惨败的德军予以反击。刚抵达前线不久的党卫军「帝国」师进行了积极的防御作战,在一次反击作战中,该师的一个战斗群向苏军占领的一个小镇推进。由于该师缺乏装甲作战经验,在接敌之前没有派步兵侦察,过于自信的坦克部队径直冲向该镇,结果撞上了苏军的一个反坦克阵地,当场被击毁13辆坦克。

在冬季作战的德军装甲部队

在7月的米乌斯河战役中,「骷髅」师也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在进攻一处高低时,该师师长将10辆宝贵的「虎」式重型坦克放在最前面,在行驶了约1公里后,「虎」式坦克意外进入一个苏军布下的雷区,眨眼间7辆坦克的履带被炸断。苏军部署在侧翼的ZIS-3反坦克炮猛烈开火山脊线上的德军坦克完全暴露在天际线下,成为了极佳的靶子。此次攻击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历次作战中,国防军的表现更加专业。在战前,指挥官会对战场的地形和作战任务进行透彻的分析,在攻击行动中会先派侦察部队查明敌军阵地的部署情况,如果前方有雷区,则会先派工兵上前清理地雷和各种障碍,坦克部队和炮兵则给工兵提供火力掩护。而不会向党卫军那样仗着己方「虎」式坦克皮糙肉厚而贸然让坦克在未查明敌军部署的情况下冲在最前面,从而遭遇敌军反坦克炮的集火攻击或者闯入雷区。

除了希姆莱的党卫军,戈林的空军也来和陆军争夺宝贵的兵员和武器。和党卫军一样,空军的装甲掷弹兵师也扩充了下辖2个营的装甲团,并且只接受最新的坦克。由于德国空军几乎没有军官和士兵有地面作战的经验,更不用说装甲作战了。于是,戈林利用他的影响力,迫使陆军把一批经验丰富的装甲部队人员调入空军的地面单位。

党卫军和空军组建装甲部队造成的后果是极大的削弱了国防军陆军。不仅大量的新式装备被优先调配给他们,而且还有大量的优质兵源也被抢走。已在东线苦战2年多的陆军,此时已经气数已尽。很多装甲部队只剩下十几辆甚至几辆能用的坦克,步兵也损失殆尽。虽然顶着装甲师的名号,其实只有一个残缺不全的战斗群能够作战。前线急需大量的兵员和装备来支撑早已脆弱不堪的防线,而希姆莱和戈林却在拼命的抢夺资源,挖陆军的墙角。而党卫军和空军的部队缺乏作战经验,尤其是空军的那些野战部队。当他们被希姆莱和戈林满怀期待的送上前线,期望能够马上立下战功时,却屡屡犯下愚蠢的错误,白白损失了大量的人员和装备。而这些人员和装备恰恰是陆军最急需的。当古德里安访问「戈林」师的时候,他发现这个空军师竟然纠集了34000名士兵,这让他大为光火但却又无能为力。

或许是因为凡是做领导的,都喜欢把稀缺的资源优先分配给身边的「自己人」,古今中外皆如此。从上台掌权一直到在地堡里自杀,希特勒就从未真正掌控过国防军。因此,他热衷于通过扶持希姆莱的党卫军和戈林的空军来达到平衡和削弱国防军势力的目的。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党卫军的少数几个装甲师和空军的「戈林」师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成为了德军的王牌师。而更多的党卫军师和空军野战师作战能力低下,在战场上,这些耗费了大量宝贵资源组建的垃圾部队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却实实在在的削弱了支撑整个战局的国防军。国防军的装甲师此后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真正恢复元气,并且和它们背后的整个陆军一起沦为了德军中的「二等公民」。

一、德军的战术和理论变革

1941年—1942年,德军在东线战场的几次大规模行动中之所以能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是因为当时的德军依靠机动作战理论,由坦克、机械化步兵、摩托化工兵、火炮以及其他作战单位组成的合成部队在空军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德军会选择最有利的条件——在晴朗的天气下集中全部兵力发起进攻。动用装甲兵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如暴露脆弱的侧翼或是像阿登这样防守薄弱的地段,以便在关键地点建立压倒性的优势。只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一个点,德军就能取得决定性的突破,机械化部队将会涌向敌人的后方,包围敌人的主力,最后解决这些瓮中之鳖。

然而到了1943年,德国人却开始违背自己的理论,各兵种不在协调作战,在进攻时也没有慎重选择突破的重点方向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直到战争结束,苏军的攻势总会迫使德军在冬季进行大规模装甲作战,且通常是为了拯救被包围的部队。而参与作战的部队总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进攻,这些部队有些是那些只有十几辆坦克的装甲师,有些是刚从后方或其他地段增派过来的装甲师,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分批抵达战区的火车站,刚下车就立即被派往前线支援。

机动作战理论中最重要的修改,就是德国空军不再必定为陆军提供空中支援。虽然偶尔还是会派出大量轰炸机和攻击机,但大多数支援行动只能提供少量的空中支援。从1943年1月开始,盟军派出战略轰炸机空袭德国本土,德国空军的首要任务变成了防御本土。大量的战斗机部队不断被调回本土,德国的军工厂也逐渐将战斗机和高炮列为优先生产项。再加上东线战场持续的消耗,德国空军对陆军的支援能力逐渐下降。

盟军轰炸机对德国本土发动空袭

另一项重大的修改则是德陆军的战术从过去强调速度和机动转变为基于冲击力和火力。随着苏军防御能力的提高,从1943年1月开始,装甲师的编制进行了调整,将所有侦察营和摩托车营合并为一个装甲侦察营。新的侦察营定编有122辆半履带车和18辆装甲车,这使得它不仅是充当侦察兵,而且还要根据战况来执行前卫、后卫甚至是反攻的任务,成为了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事实上的机动部队。德国的坦克也开始强调厚重的装甲防护和更加犀利的火力,「虎」式和「豹」式的出现确实让德军在与苏军的装甲对抗中占据优势,但是频繁的机械故障和更高的油耗使德军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依靠长距离的、快速的机动绕到敌军的侧翼和后方,对敌军防御薄弱之处施行重点突破,只能依赖打击力来撕开敌军的防御阵地。德军装甲部队朝着重甲利炮化的方向发展,看似变得更强大了,其实是以削弱了德军在战役层面的机动性为代价的。

虎、豹坦克虽然性能比起之前的三号、四号坦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结构更加复杂,生产难度更大,因此装备的数量注定无法满足部队标准编制的需求。再加上低下的机械可靠性和更高的油耗,让本就在整场战争中受后勤问题困扰的德军始终无法保障这些坦克令人满意的出勤率。虎豹坦克数量本就很少,在战斗中能正常出动的数量就更少。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德军在战争后期始终都处于兵力和装备严重不足的窘境。德国希望依靠武器的「质量」来抵消自身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质量」却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毒药。更厚的装甲、更强的火力,看似找到了救命的法宝,然而代价却是消耗更多的资源,更低的产量,更多的故障,更高的油耗和更低的出勤率。战争中后期的德国应该多向它的对手—苏联学习,简化武器的结构,降低生产工艺,更多的采用现有的、成熟的技术和平台,来生产更加可靠,更通用化,更便于大量生产的武器。而当德国人反应过来时,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

德军虎王重型坦克

结语

德军在东线战场早期,在作战理论、作战经验、部队编制和结构等方面是远远强于苏联的。刚遭受打击的苏联仓促应战,由于高层的指挥不当,和部队的战备不足,战力低下,苏军损失巨大。但是,苏联人在战争中不断锤炼,总结经验教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到战争中期,苏军开始慢慢学会以更有条理的方式去战斗,在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上逐渐进步。到了战争后期,苏军的机动作战理论、战法渐渐成熟起来。其在战役层面的策划、大兵团指挥的水平已经不亚于早期的德军。而反观德军,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其表现则是和苏军反过来的。早期的德军擅长机动穿插,空地协同密切。而到了库尔斯克战役时,德军在明知苏军早已加强防御,固守死战的情况下,依然强行进攻,企图通过新式战车的重甲利炮,冲破布满大量地雷,架好大量反坦克炮的苏军防御阵地。虽然德军依然采用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但只有钳形攻势的形,却没有重点突破苏军防线薄弱地带的核。在苏军的铜墙铁壁下,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新锐力量再次消耗殆尽。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在东线发动大规模的主动进攻,之后的战斗就是一直在不断地防守—撤退—再防守—再撤退。尽管在1945年,德军在匈牙利发动了「南风」和「春醒」行动,但此时的德军已不再不适合发动攻势,兵力不够,弹药不足,油料紧缺,同时也没有强大的空军提供空中支援。此时的德军已经不再是1941年的德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