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统计坦克损失的方法,从而实际上隐藏了他们的损失。德军的报告中实际上并没有「战斗中击毁的坦克」这一概念。具体来说,在苏联红军中,如果一辆坦克被摧毁到无法由乘员修复的程度(如果乘员幸存),那么它会被视为「击毁」,并计入损失。例如,如果坦克的履带被炮弹打断或炮塔受损,那么它不算被击毁,而是受损。而如果坦克的引擎被摧毁或战斗舱被击穿并导致乘员阵亡,那么它才算被击毁。在每次战斗中统计己方和敌方被击毁的坦克数量是评估部队行动效果所必需的。被击毁的坦克会从战斗编制中剔除,并计入损失,然后再进行汇总。
苏联的指挥官们没有动机对上级隐瞒他们的坦克损失,反而相反——越早向上级报告坦克损失,维修部门就能越快修复这些坦克或提供新的坦克补充。而且损失越大,下一次战斗任务的安排也就越容易。
而在德军方面,按照德军少将B. 米勒-希勒布兰德的著作【1933-1945年德国陆军】中的官方定义,德军将坦克分为「维修中」和「完全报废」(摧毁)。但实际上,「维修中」的坦克不仅指因技术原因而停用的坦克。德军将因战斗受损但理论上可以修复的坦克也归入「维修中」。即使坦克被炮弹击中,内部被摧毁,乘员阵亡,这样的坦克也不会被视为摧毁,而是尝试修复并重新配备新的乘员。
而「摧毁」的坦克则指那些在前线条件下无法修复的坦克,只能报废并运回后方作为废金属。这一类还包括被敌军俘获的受损坦克。德军报告中没有「击毁坦克」这一概念。
这种特定的统计方式与世界各国海军对大型战舰损失的统计方法类似。在苏联红色海军中,例如,1941年在列宁格勒防御战中,战列舰「马拉特」受到了损坏并被沉没,尽管它的上部结构仍暴露在水面上,但它并没有从舰队名单中被剔除,也就是说,它没有被标记为「摧毁」。结果,即使它无法行动,几个月后,它的三个炮塔和防空炮仍在使用,直到列宁格勒围困结束。
类似地,德军也用这种方式来统计坦克损失。乍一看,这种方法似乎并不明显有何欺骗之处。然而,实际上有两个关键点。首先,同一辆坦克在德军中可能在每次「被击中」后都进行多次修理,而不会被算作损失;而在苏联,每次类似情况的坦克都会被记为「被击中」,并多次计算为损失。这些统计数据都被正式记录在苏联和德军的档案中。
这种统计方法允许德军在坦克受到损伤但有修复可能的情况下,将其继续列为「维修中」,而不是立刻归为「摧毁」。这样,即便坦克在战斗中受到严重损坏,只要它在理论上有修复的可能性,就不会立刻计入损失,从而减少了实际损失的报告数量。
以穆勒-吉勒布兰德的参考书为例,1941年9月4日东线坦克的情况如下:在第一坦克集团(第9、13、14、16坦克师)中,53%为可作战坦克,24%在维修中,23%被视为摧毁;在第二坦克集团(第3、4、17、18坦克师)中,25%为可作战坦克,75%在维修中。按此数据计算,这四个坦克集团的总数为1586辆可作战坦克,542辆在维修中,702辆被视为摧毁(不包括自行火炮和两支坦克师的预备役)。这些数据完全证实了德军将「维修中」的坦克不仅包括技术故障的坦克,还包括在战场上被击中的坦克。难道三分之一的坦克会损坏,甚至第二坦克集团的75%都是这样吗?
第二个焦点在于,即使分析德军的官方损失,可以发现,甚至在无法修复的坦克被列为「摧毁」之前,其实际列入损失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延迟。例如,在1943年5月至6月的整整一个月里,所有战线上的坦克损失仅为:12辆过时的Pz.II,2辆Pz.III和5辆Pz.IV(不包括自走炮)。这怎么可能?
实际上,在德军没有大规模撤退之前,他们会尝试在维修基地修复被击中的坦克,但当德军撤退时,这些被击中的坦克就被俘获,德军随后将这些坦克大量列为完全丧失(即摧毁)。
这种拖延的情况使得实际的德军坦克损失难以按月追踪。
结果,这种区别导致了在改革开放后德国「不可战胜」的各种误解,当时在苏出现了大量外国的文学作品。读者惊讶地发现了许多战斗的描述,其中德军的坦克损失被计算为个位数。他们简单地将德军官方数据中的「摧毁」的坦克与苏联官方数据中的「被击中」坦克进行比较。在一些战斗或冲突中,德军任何被击中的或损坏的苏联坦克都被视为「摧毁」。
特别是对于苏方,审视德军的进攻行动尤其不利,尤其是在短时间内。例如,在「闪电行动」期间的一些战斗中,德军在进攻时不急于将被击中的坦克认定为「完全失效」,结果显示德军损失的坦克数目为几辆,而我们则是几百辆。
因此,可以从中得出最令人震惊的结论——关于巨大的苏联损失、苏联坦克手的缺乏准备、指挥官的愚蠢、等等直接因素。然而,「问题不那么简单」……
【全文结论仅是苏方个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