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35A战斗机)
在网络上流传的照片中,细心的网友观察到,歼-35A的机头下方有一小片绿色区域,仔细分析似乎是外层涂层剥落,暴露出了绿色底漆。新型飞机掉漆?这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但回想起来,实际上五代机「掉漆」几乎是常见现象。之前在F-22战斗机的公开展示上,曾有人拍到F-22机身涂漆「破损严重」,掉漆问题突出;同样在F-35出口到欧洲后不久,也被拍到机体表面出现大面积起泡掉漆,仿佛家具面漆受潮的情形。
(歼-35A漆面剥落了)
可以说,掉漆问题是五代战斗机的一种「顽症」,因为五代战斗机最关键的技术特征是「隐身」。隐身效果需要两个方面共同作用:首先是优化飞机的外部设计,使用多面体形状,提高雷达波的散射效果,降低其反射率,从而减弱飞机的雷达信号,实现「隐身」效果;其次是采用特殊的表面涂层,能够吸收雷达波,这样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就可以吸收尽可能多的雷达波,若没有雷达波反射,敌方自然也无法「看到」来袭的飞机。
(喷涂隐形涂料)
尽管技术原理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异常复杂,其原因在于隐身战斗机的吸波材料相对较为「脆弱」。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环境极其恶劣:高度数万米,气温可达零下十几度,而地表气温则在二三十度之间,导致温差达到四五十度。此外,当喷气式战斗机以高速飞行,尤其是超音速飞行时,机体与空气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高温,对飞机涂层造成烧蚀;此外,战斗机隐身涂层中含有金属,所以大气中的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也会对隐身涂层产生一定的损害。
(F-22战斗机的蒙皮损坏严重,F-35战斗机则出现了涂料起泡的情况)
因此,之前有报道指出,美军的隐身战斗机在每次飞行返回后,地勤人员必须在封闭的机库中,先将飞机表面的涂层刮去,再进行重新喷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美军所使用的雷达波吸收涂料银含量高达60%至80%,因此每次喷涂的费用约为一百万美元!如此庞大的支出,显然财力雄厚的美军也难以承受,特别是在F-35大规模投入使用后,这种高昂的全身喷涂工艺已经无法再继续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美军的隐身战斗机经常出现涂层脱落的情况,这正是因为无法承受高额的维护费用。
(中国的隐形涂料技术明显领先于美国,因此不会出现F-22和F-35的「暴露」现象)
尽管我们的歼-35A在珠海航展飞行时也明显出现了「掉漆」情况,但与美国的两款隐身战斗机的「掉漆」并不是同一种情况。这一点通过歼-20便可明了:歼-20在空中表演后也曾降落在航展现场供观众近距离拍摄,但即便如此,没有人发现其外表蒙皮起泡或脱落,这表明我国的隐身涂料性能优于美国,适应性和黏附性也更强,不会轻易「掉漆」。既然歼-35A和歼-20使用的是相同的隐身涂料,理论上也不应出现「掉漆」现象,那么为何歼-35A却出现了这个问题呢?
(歼-35A掉漆的部位正好位于前起落架舱口,因此可以推测是舱盖与机身之间的摩擦导致了掉漆现象)
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掉漆」的区域正好是飞机前起落架舱的位置。因此,可以推测歼-35A之所以会「掉漆」,实际上是因为前起落架的反复升降导致机身涂料磨损,从而造成「掉漆」。这也说明我国的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各种零部件加工得十分严密,因而出现了喷涂隐身涂料后被磨损的现象。
(不怕不知道商品的价值,就怕与其他商品比较时)
总之,尽管中美的五代隐身战斗机均出现了「掉漆」的情况,但产生的内部原因却截然不同,这也显示出中美两国在五代隐身战斗机技术上已存在差距,而此次我们领跑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