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以及「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马克?克拉克在朝鲜板门店齐聚一堂。
3人轮流在停战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宣告了持续将近三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于在谈判桌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撤离朝鲜的那一天,美军一位名叫约翰·马丁的上校在回忆朝鲜战争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当年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志愿军的战斗力等级,当成了和二流的朝鲜军队一样的水平。」
这份感想既得益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也得益于战士们永不言弃的钢铁意志,是纪念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志愿军战士最好的军功章。
那么当年的朝鲜战争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联合国军」会将志愿军当成二流的作战部队?
错判局势
朝鲜战争的教训表明,只要是在战场上,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小看自己的对手,无论自己的优势有多大,对方表现出的内容有多弱小,都不应该轻易的进行分兵、冒进等自大的战场判断。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之前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这样说的: 纵观老美扶持的所有政府武装来看,最能打的竟然是老蒋 !
这个说法其实倒也不无道理,虽然蒋介石被咱们戏称为 「运输大队长」 ,并且还有着 「功德林招生办主任」、「微操大师」 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外号,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与他的一众国民党军队,还是实实在在的给了我军很大的压力。
但是美国人总觉得老蒋打的实在是窝囊,不仅人数优势,后勤保障优势,还有着本身的武器装备优势,再加上飞机、坦克、大炮,以及后面老美支援给他的诸多美械装备,美国人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老蒋怎么就打不赢共产党的军队?
现代战争不同于以前的冷兵器战争,不是单单靠斩将夺旗的匹夫之勇,就能所向披靡的让战场的局势一边倒,综合实力相差太多就会被稳步推进,然后横扫。
然而,还没等到老美想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在毛主席的正确指示下,在彭老总的亲自带领下,浩浩荡荡开过了鸭绿江,直奔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而来。
虽然在1950年10月25日的第一次战役中,我军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战的胜利要得益于两个要点: 一个是情报差,美国人压根就不知道我军已经进入了朝鲜;另一个是指挥官麦克阿瑟狂妄的分兵策略,随意推进、急功近利 ,都是美国人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第一次战役失利后,麦克阿瑟并没有进行战术方面的检讨,反倒将问题归咎于中国方面的突然出兵,也就是两军之间存在情报差,再加上部队分散行动不成建制,被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也实属正常。
所以麦克阿瑟认为,只要己方能够重新组织起部队正常推进,志愿军也就和朝鲜军队没什么区别,凑数的再多那也是凑数的,成不了什么气候。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爆发,麦克阿瑟十分自信的判断道:志愿军此次前来,不过是为了预防「联合国军」在打垮朝鲜、统一朝鲜半岛之后,顺势侵略中国东北地区,因为此前美军多次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了位于辽宁境内的丹东地区。
可即便如此,美国人仍然认为中国不敢出兵,即便现在出兵了,目的也多半是出于积极防御、观察「联合国军」的动向,不会真的主动进行十分猛烈的进攻。
但事实证明,麦克阿瑟完全错估了志愿军的战略预期,志愿军既然来了,就是为了赶走他们这些侵略者而来。
而在战场上,美国人也的确领略到了志愿军战士的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作战风格,以致于美国的一位陆军上校约翰在战后感叹道:
「在朝鲜作战的日子里,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无法战胜。我们当年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志愿军的战斗力等级,当成了和二流的朝鲜军队一样的水平。」
望而生畏
试问:美国在统一朝鲜半岛后,会不会将手伸向中国?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但麦克阿瑟一定心知肚明。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刚开始选择扶持蒋介石的南京国民党政府,试图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将手伸入中国,同时,美国也将手伸入了战后的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完成其在远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战略构想,而这一切不过都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博弈的资本罢了。
但出乎美国人意料的是,蒋介石短短3年多就在解放战争中落败,不得已退守台湾,美国也只能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将下一阶段的重点策略放在了朝鲜半岛上。只要能将朝鲜半岛抓在手里,再加上当时的日本,美国同样可以完成当初最基本的设想。
美国的这点小心思当然瞒不过我党杰出的一众战略家们,尤其是毛主席,他出于对整个国家战略防御布局的思考下,同时,朝鲜政府也向我们发出了主动求援的信号,在经过商议后,中国最终做出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历史性军事决定。
在遭受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的失利后,麦克阿瑟似乎也明白了志愿军「来者不善」,开始接连展示他在西点军校的学习成果。在麦克阿瑟的示意下, 「联合国军」采用了「先停火、后谈判」的场外方式,给部队争取休整和喘息的时间 ,但这一切并没有瞒过彭老总的眼睛。
1950年12月31日,在彭老总的判断下,中、朝军队选择果断出击,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爆发。
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次战斗中集结了大约6个军的兵力,在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的协同下,依托原本设立在「三八线」附近的阵地工事,对保持防御姿态的「联合国军」发起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全线进攻。
经过一周的进攻后,也就是在1951年1月8日这一天,「联合国军」被击退至北纬37度线附近地区,中、朝军队在占领汉城后便适时停止了追击。但「联合国军」的反扑来的也很快,1951年1月25日,「联合国军」卷土重来,妄图重新打过「三八线」。
这次进攻可并不是麦克阿瑟的无谋,而是我军主力进入休整状态的情报被敌军的情报部门洞察,所以美军也抓住了志愿军这一漏洞,果断出击,以报前三次战役中的一箭之仇。
「联合国军」攻势猛烈,志愿军为了维持阵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51年3月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直到4月21日,双方仍然将战线稳固在「三八线」附近,谁也未能前进一步。
这次来去反复的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缩影,是一场较为典型的,双方先后抓住敌方漏洞后果断出击的战役。
而在抗美援朝第二、三次战役后,美国人才总算明白蒋介石为什么会输, 这些士兵个个悍不畏死,随时都能牺牲自己换取战斗胜利 ,这样的信念与意志在敌人眼中,只能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英魂永存
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最后能以中、朝一方的胜利而告终,除了司令员下达的正确战略方针、各级指战员坚决执行命令以外,还离不开诸多英雄一般的百战老兵。
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顺利举行了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全军上下共350名代表参会, 在这350位百战老兵里,光是立过特等功的就有78人 。
但这可不意味着特等功就是什么大白菜,相反,我国四大野战军加在一起 550万人 ,也就出了这 78位 活着的特等功战士,而且 绝大多数特等功、一等功战士都是死后追授 。
当然这个会议可不是立过一次一等功就能有资格去的,就算是只立过一等功,也得立很多次才行。比如一位叫 吕俊生 的战士,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战场上 徒手以白刃战的方式击杀了27个甲种师团的鬼子,获授一等功 。这样的军功章, 他前后一共拿了八个 。
在我国解放军队伍里,一直都流传着一句颇具写实性的顺口溜,叫做 「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 。这也侧面体现出想要获授特等功是怎样的一种难度,更别提大会现场,居然还有78位老兵是活着的特等功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这些百战老兵又立即开赴了战场,这次当然也涌现了一批获授特等功的战士,但这次,国家只能选择追授。
张国福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因在胡家窝棚一役中摸到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指挥部附近, 一颗手榴弹给一群国民党少将、中将炸上了天,致使其指挥所直接瘫痪,获授特等功 。
而这次,张国福则是在全连牺牲仅剩自己的情况下,且胸部受重伤的情况下,独自坚守345.6高地长达七天八夜,直到援军赶到的时候,张国福都没有丢掉阵地。
杨根思 ,1944年加入新四军,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荣立一等功。抗美援朝战役里,杨根思在著名的长津湖战役中率领一个排扼守小高岭阵地,由于身负重伤,眼看敌人即将冲上阵地, 杨根思抱着炸药直接冲进了人堆里,当场炸死了周围的40多个美军 。
因为杨根思的这次英勇牺牲,导致后面的美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志愿军阵地里还有人员残留,所以并不敢直接上去接管阵地,这给后续援军争取到了接管阵地的时间。因此, 杨根思获授特等功,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获授特等功的战斗英雄 。
胡修道 ,1951年6月参军,作为一个新兵,他打的第一场战役就是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在 独自一人坚守3号阵地的情况下,还去帮忙守了隔壁的10号阵地,一天之内他来回奔波于两个阵地,带领战友打退敌军40多次进攻,毙敌280余人 。
当援军赶到时,这两个阵地一共只有3个人存活,志愿军自己的弹药早就消耗光了,他们完全是在胡修道的带领下,靠着从敌人尸体上扒下来的弹药在战斗。事后胡修道获授特等功,被后人称之为 「上甘岭战神」 。
抗美援朝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民对抗外国侵略者的信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一世、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场战役中的每一位英雄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之后几十年稳定的发展态势,也就不会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
对于美军错将我志愿军战力当做二流朝鲜军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1.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2. 【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的五次战役】——中国军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 关注 」,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