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空军对比,战斗机领域无论是五代机数量还是六代机进度都已经实现了反超。运输机、预警机、加油机等辅助进行也完全追上了。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短板,那就只剩下战略轰炸机。俄罗斯吃下苏联解体的遗产,如今依旧有图160和图95、图22三款战略轰炸机,而中国的轰6K的载弹量只有12吨左右,航程也不过8000公里,就算和图22相比也没有任何优势。
不过随着六代机的出现,中国完全有机会实现越级反超,成飞六代机因为体型相当庞大,外界普遍猜测其定位于战斗轰炸双用机,作战半径超过4000公里,带弹量超过10吨,完全可以代替轰6K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并且南六不需要带机护航,直接杀入敌群扔完导弹还能全身而退。
有博主(图源见水印)已经做出了南六和图95联合护航的CG图,和图95相比,南六完全就是次世代机型,虽然航程和带弹量还有差距,但是突防能力和速度实现了绝对碾压。按照中俄联合护航的常态化进行趋势以及南六五年之内就可能服役的时间推算,这一场景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当然了,南六虽然比歼20大了不少,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55吨,但是和战略轰炸机动辄150吨起步的体型相比还是小了点。不过根据此前在网上曝光的消息,我们早在2012年就依据南六预研方案进行了轰炸机适配,并且完成了风洞模拟试验。
该轰炸机采用6台涡扇15作为动力,最大起飞重量245吨的情况下可以1.8马赫超音速飞行1.1万公里,亚音速航程更是达到1.35万公里。既有六代机的飞翼隐身和背负式发动机,同时还兼具图160的超音速巡航,并且还能携带超过20吨弹药,完全可以对大洋彼岸发动战略核打击,也许这才是我们当时想要的超级战略轰炸机。
只不过由于中国技术迭代太过迅速,各种空天飞机、亚轨道飞行器、高超音速飞行器接二连三进行试飞服役,目前来看就算是南六放大版轰炸机相比这些新技术也有些落伍了。中国要轰炸大洋彼岸,需要穿越重重封锁线,面临各种拦截,如果没有在鹰酱周边建立军事基地,使用洲际导弹的效果会比轰炸机强得多。如果未来能够发展出空天轰炸机或者太空轰炸机,直接从外太空发射上帝之杖,这种威慑力才会真正让敌人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