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疑似轰-20首飞的照片逐渐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
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一架外形和美国B-2轰炸机有些类似的机体, 在歼-16战机的护航下进行飞行。
这张「照片」出现后,互联网上一下子出现了很多讨论, 难道轰-20真的要来了吗?
轰-20带来的改变
![](https://img.jasve.com/2025-2/86d83844105a10cd1c2b63b49ab38470.webp)
其实对于轰-20的问题,中国空军副司令早就明确表过态了。
在2024年3月的两会期间,中国副司令王伟面对记者提问轰-20什么时候亮相时,他就公开表示「快了,你们等着吧」。
所以就算开头那张照片也有很明显的PS痕迹,但在2025年1月前后「轰-20」如果真的开始首飞,也不算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
![](https://img.jasve.com/2025-2/02c2f4d3e9d63c988abb8581c25b8d9c.webp)
从定位上来说,轰-20如果服役,将让中国获得「洲际轰炸」的能力。
当前中国唯一服役的轰炸机是轰-6系列,而 轰-6最大的问题是体量小,导致载弹小以及航程较短。
轰-6最大的航程也就8000公里左右,相比较之下,美国B-2轰炸机的最大航程超过1.1万公里。
至于载重的差距那就更大了。 轰-6最大载重为12吨,为了让轰炸机达到足够的航程你也不可能让其达到极限载重,所以轰-6在实战中载重应该是3~7吨之间最佳。
![](https://img.jasve.com/2025-2/867f41e8fb8308a50d5d10b6c1a0ad58.webp)
相比较之下,美国B-2轰炸机的最大载重超过20吨,实战中载重超过10吨毫无问题。
所以能看出 美国B-2轰炸机实战中的载重,基本达到了我国轰-6的2~3倍。
并且B-2轰炸机作为一款隐身轰炸机,本身就对载重和航程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其它重型轰炸机在载重和航程上会更有优势。
比如说俄罗斯的图-160轰炸机,最大载重超过了40吨,最大航程能达到恐怖的1.6万公里,2倍于轰-6的航程。
同时美国的B-1B轰炸机。最大载重更是能达到恐怖的60吨,单单是算最大载重,B-1B轰炸机的载重就是我国轰-6的5倍左右。
![](https://img.jasve.com/2025-2/ff99ad222392f387dc3350f3001cef5c.webp)
能看出轰-6作为当前全球唯一还在批量服役的中型轰炸机,在体量上有着巨大的劣势。
当前轰-6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在中国周边这一片,主要是日韩、菲律宾、我国台岛等国家周边和地区。
但问题是随着中国军事影响力发展,我国未来说不定有海外作战需求。
比如说中东地区,现在中国和沙特因为产业链互补的关系越走越近,而沙特和美国的关系却越来越差。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未来有可能被卷入中东地区的争端,说不定有派遣轰炸机到中东执行轰炸任务的需求。
![](https://img.jasve.com/2025-2/531f404ec9e39a6b99b5b7fdd120c6c5.webp)
但 轰-6是很难完成这种「跨洲打击任务」的,只有用重型轰炸机加上空中加油机才行。所以轰-20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中国解放军当前的问题,扩大了「中国轰炸机队」的作战半径。
轰-20能提升我国反舰能力
除开更大的体量外,轰-20的隐身能力还将提升中国的反舰能力。
当前中国反舰体系的一种方式,就是轰-6挂载反舰导弹,在尽可能接近敌方军舰后将导弹发射过去。
![](https://img.jasve.com/2025-2/2a4326b8bde7bb4b0668e1920b1413ed.webp)
但轰-6用这种战法也有两个问题。其一是因为体量小的问题,轰-6能挂的反舰导弹不是很大。
当前轰-6明确的能挂载的最大的反舰导弹是鹰击-12型反舰导弹。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轰-6能挂鹰击-18导弹,但轰-6从来没有公开挂过鹰击-18导弹。
至于中国性能更强的鹰击-21型反舰导弹,轰-6能挂载的可能性更小。
所以在体量更大的轰-20出现后,我国说不定就将获得 空射鹰击-21导弹 的能力。
![](https://img.jasve.com/2025-2/30d6017f8535ba1a33b617dfa887ec6d.webp)
起飞重量200吨的轰-20发射鹰击-18和鹰击-21导弹,要比起飞重量80吨左右的轰-6发射鹰击-18和鹰击-21导弹,要容易得多。
至于轰-20的隐身能力,则能保证这款轰炸机能更进一步的接近敌方军舰。
轰-6没有隐身能力,会在更远的地方被敌方舰队的防空系统发现。 轰-20有隐身能力,敌方舰队要发现它会更难,所以它能逼近到距离敌方舰队更近的地方,突防能力也会更强。
![](https://img.jasve.com/2025-2/0772e44646b8d95430954c9dd823f38f.webp)
空军体系化
此外说到轰-20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六代机」。在2024年12月的时候,我国成飞和沈飞先后首飞了新型战机,被外界认为是中国首飞的两款「六代机」。
中国两款「六代机」加上轰-20, 组成了中国空军未来的三把尖刀。
「六代机」和轰-20最主要的联动是体系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空军是越来越朝着整体发展的,整个空军机群中的不同战机之间正在形成体系。
比如说很早之前流行于军迷圈子里面的「A射B导」技术,即一架战机发射导弹出去后,由另外一架战机进行引导。
![](https://img.jasve.com/2025-2/fbd233524b613617f1ce723261b84c3a.webp)
这项技术当前还比较难实现,但到了六代机和轰-20落地的时候说不定可以。
该项技术实现后,对中国空军战斗力的提升是指数级的。
因为轰-20作为一款轰炸机,自身没啥自保能力,但它作为200吨级的平台,能挂载更大型的导弹。
六代机作为战斗机,自保能力自然杠杠的。但同时其体量不到轰-20的3分之1,挂载能力自然远不如轰-20。
如果能实现「A射B导」,那么六代机和轰-20之间的优劣势就能互补。
![](https://img.jasve.com/2025-2/abdc30e4bbb196ec934685955f2fca12.webp)
比如说由轰-20挂载射程能达到1000公里的空对空导弹,在轰-20发射出去后再由六代机进行引导。
再比如说搞「空射版东风-17」。因为东风-17导弹的弹体重量达到了15吨上下,所以轰-6以及其它战斗机不可能搭载这玩意。
但作为200吨级轰炸机的轰-20可以,未来如果由轰-20挂载东风-17导弹,在其发射出去后由六代机进行引导,对目标进行打击, 这可以极大的扩大我国的打击半径。
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