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国打造13万吨级‘海上养鱼航母’,养殖技术引领全球新高度

2024-07-26军情

在我们国家,有一个巨大的「航母」,其实它是一个超大型养鱼船,名字叫国信1号。这艘船的体积达到了惊人的13万吨,比美国的福特级航母还要大一些。想象一下,这种规模的船只被用来养鱼,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疯狂?但这确实是我们的现实,而且背后有很多值得一谈的理由。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艘养鱼船的一些具体数据。国信1号长达249.9米,内部设有15个养殖舱,这些养殖舱的水体总容量接近9万立方米。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年可以养出3700吨鱼,这个产量相当于某些地区冬季捕鱼总量的两倍。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船来养鱼,直接在海里放网箱不就行了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这与我国的渔业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但是,我们的海水养殖产值仅占到总渔业产值的28.38%,而与此同时,国内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巨大。2022年,我们进口了454万吨水产品,花费了1327亿元人民币。

此外,我国的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近海地区,这导致了养殖的水深和种类受到限制。为了扩大海水养殖规模,适应深海的恶劣环境并减少如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开发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国信1号的设计和功能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艘养鱼船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它主要用来养殖大黄鱼,这种鱼比较怕噪音。国信1号使用电推动力,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而且船上装有2108个传感器,可以监测鱼的生长情况。

大黄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2到26摄氏度。国信1号能够模拟旋转流场,保持水速在0.2到0.4米/秒,帮助鱼肉质地更紧实。通过智能化的水体交换系统,可以将深海的优质水源引入养殖舱中,确保大黄鱼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除此之外,国信1号的养殖效益也非常高。养殖舱内鱼的密度是近海网箱的4到6倍,但成活率仍然高达95%以上,鱼的品质也接近野生级别。养殖周期比普通网箱缩短了三分之一,每年可以养两批鱼,年收益相当可观。

现在,国信1号还在试验养殖三文鱼和石斑鱼等其他深海鱼类。它作为我国深远海养殖新模式的代表,已经被首次列入中央一号文件。接下来,还会有两艘更先进的15万吨养殖船开建,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350亿元,陆续建造50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

这样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国内对海鲜的巨大需求,也将加速我国传统渔业向深远海的转型。毫无疑问,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的投资和尝试。我们不仅能够保护近海的生态环境,还能开辟出属于中国的「蓝色粮仓」,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