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航空工业曾一直处于西方国家之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西关系的改善带来了短暂的「蜜月期」,这期间中国有机会接触并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装备。这个阶段也让无数科学家和决策者意识到中国航空工业与西方的巨大技术差距。以主力战机为例,中国空军当时仍装备着第二代的歼6、歼7战斗机,并且在歼8II的开发中遇到了重大的技术障碍。
歼6战斗机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如美国已经普遍装备了F16「战隼」、F14「雄猫」、F15「鹰」式和F117「夜鹰」等战斗机。进入80年代后,西方甚至开始着手第五代战斗机(后来的F22「猛禽」)的研发。那时的中国航空技术仅相当于西方的50至60年代水平,落后20至30年。在此期间,中国空军的歼6是基于苏联米格19战斗机仿制的,而歼7则是基于米格21战斗机的仿制品。
F16「战隼」战斗机
在那个时期,中国几乎没有在自主研发战斗机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东风107、东风113等项目因设计指标过高而失败。由于航空工业的落后,这些项目均未能实现。因此,过去长时间内,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几乎都是基于苏联战斗机的仿制版本,包括歼6、歼7、强5、歼8、歼轰7等,甚至轰6轰炸机也是仿制苏联的图16轰炸机,而运8运输机仿制自苏联的安-12B型。
强5攻击机
虽然中国在航空工业方面长期落后,但在那一时期的航空装备出口领域却非常成功,如歼6、强5和歼7等型号都实现了大规模出口。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在航空史上出口最多的两种战斗机。
一、歼6战斗机
歼6战斗机不仅是中国出口最多的型号,也是中国第一代自主生产的超音速战机。1958年3月,沈阳飞机厂开始仿制苏联的米格-19L战斗机,1959年9月成功试飞第一架仿制机型。但由于在仿制过程中未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其强度只达到了设计指标的86%,性能也未能达到米格19的水平,甚至连基本的飞行品质都未能保证,导致飞机飞行时抖动严重,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后续,中国通过从苏联引进米格19S型战斗机,并以此为蓝本成功进行仿制,1962年开始装备空军,被命名为歼6战斗机。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掌握了复杂航空产品试制的全套技术,具备了独立生产战斗机的能力。此后20多年间,歼6战斗机衍生出多个型号,如歼-6甲、乙、I、II、III、IV、侦察型歼侦-6和教练型歼教-6等。
歼6战斗机不仅是生产数量最多的机型,而且也实现了大规模的出口。例如,埃及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从中国购买了110架歼6系列战斗机,总价值约4亿美元。这也是中国首次向国际市场销售飞机。
朝鲜的歼6
巴基斯坦的歼6
二、歼7战斗机
歼7战斗机是在歼6之后研制的,也是仿制苏联米格-21Ф型飞机的产品。1961年,根据中苏技术援助协议,苏联提供了米格-21Ф型飞机的生产资料及相关技术支持。1964年,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工作,1966年完成试飞。
尽管在此后几年受到文革的影响和苏联技术支持的缺失,歼7战斗机直到70年代末才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歼7战斗机也发展出多个改进型号,包括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及教练型歼教7等。
总的来说,歼7战斗机的生产和出口数量仅次于歼6,装备了中国空军的1200多架,并出口到包括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埃及等国。
结论:
巴基斯坦的歼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