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回顾清华天才林烨:宁愿放弃国籍,也要替美国造导弹,想回国养老

2024-09-16军情

「归来吧,归来约,浪迹天涯的游子.......」

1989年,当费翔将这首【故乡的云】唱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时,大洋彼岸的一个美国人黯然神伤。

中国!

我的故乡,可是我还能回去吗?

没错,他虽然已经是一名美国人,但中国是他的故乡,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

他带队研制成功的民兵导弹被誉为「世界三大真理」之一,让美国在国际较量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林烨!

这是一个曾经响彻中国的名字,然而如今却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他的名气,他的才华,让他一度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然而就是这个让国人骄傲的天之骄子却最终成为了中国人的耻辱,被人所不齿!

乃至于落叶却无法归根!

怎么会这样?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70年前。

01 天才少年

出生在皇城脚下的林烨,没有辜负北京这片有着深厚文化的土地。

从小林烨就与众不同,天赋异禀,尤其是逻辑思维强,他是孩子里面的佼佼者,从小就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后来林烨考上了清华大学,他勤奋努力,再加上特有的天赋,即使在这所中国顶级学府里,林烨依然是数一数二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四十年代的中国,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二战的硝烟还未散去,日本人的侵略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只有国强才能不挨打。

无疑,科学是国强的保障,培养自己的人才成为了当时国民政府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

可是怎么培养?

早在1842年,魏源就在他的【海国图志】一书中指出,做此书的目的就是 「为以夷攻夷而为,为以夷款夷而为,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为。」

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有识之士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所以他们开始努力培养中国自己的人才,将优秀的学生送出国培养,期待他们有朝一日回国报效祖国。

于是,1941年,林烨出现在了驶往美国的一艘客轮上,成为了出国深造的一批学子中的一员。

如果按照祖国的期待,未来他学成归来,必将为中国军事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所有人都期盼着。

02 公派出国,赴美留学,有去无归

林烨在来美国的那艘轮船上认识了一位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做梁思礼,两个人年龄相当,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美国求学时,两人选择了同一个专业:火箭控制。

两人几乎在同样的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研究,一对青年对科学怀着满腔热忱,对研究充满兴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为理想而努力着。

友谊就在这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而且越来越深厚。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在美国留学的学子们都心潮澎湃,他们几年来刻苦钻研,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学有所用,他们急迫的想要归国施展自己的才华。

梁思礼便是这些青年中的一员,还有我们熟知的邓稼先、钱学森等等。

而此刻的林烨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选择。

他竟然选择了放弃回国,要留在美国为美国人效力。

原来林烨的才华早就已经进入美国人的视线里,美国人看出林烨的将来必将大有作为。

刚刚过去的二战,美国人初步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而像林烨这样的人才,未来应用在国防武器上,势必有所成就,而他能创造的价值无法用物质来衡量。

于是美国国防部长的助理亲自出面约见了他,无需客套,直接说出了一句话: 「留在美国,给你想要的一切待遇。」

年薪30万美元的待遇,在49年的中国,是个天价!

丰厚的物质诱惑,最终俘获了林烨。

于是乎,昔日好友分道扬镳,各自成就一生。

曾经在科研上他们相互扶持,无话不谈,而在人生未来的选择上,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从此梁思礼和林烨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同样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拥有黄皮肤黑眼珠和聪慧的头脑,然而却有一颗不一样的心。

梁思礼深得家风传承,爱国热忱不亚于自己的父亲梁启超。

而林烨似乎从小没有种下这一颗爱国心, 他只想选择现世美好,当然他也想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他认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只有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才能开花结果。

于是,在梁思礼找到林烨,和他商量归国事宜时,林烨说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的友谊也到此为止了。

林烨当时的担心也许有他自己的道理, 那个时代的中国一穷二白,别说开展导弹研发,就连基本的研究设备都没有,更别提团队和技术。

与其说林烨担心的是自己的满腹才学回国后无法施展,更不愿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待遇,左右权衡,他做出了违背初心的选择。

当初背井离乡的誓言,早已忘在脑后,报效国家的志向也一去不复返了。

03 林烨和昔日好友不同的人生

留在美国的在波音公司担任着了重要职位,享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条件, 而且林烨凭借自己强大的逻辑思维,已经征服了这些白皮肤,蓝眼睛的同事,他们一起合作研发的民兵导弹用了9年的时间就研制成功。

再来说说回国后的梁思礼,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弱国更需要国防,中国急需导弹研制方面的人才。

梁思礼回国后先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工作,起早中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划。

直到1956年,梁思礼才开始真正开始研制导弹。而此时距离林烨的成功仅剩两年。

梁思礼来到的就是中国第一个导弹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就是钱学森。从此梁思礼作为中国第一批导弹人,一次次带给祖国惊喜。

两弹发射成功后,他还要继续研究洲际导弹,因为林烨已经研制成功。

那时的世界,并不太平。

美国军队和中国军队正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你死我活的较量。

不知道实验室里的林烨是否知道美国人的弹药正在对准中国人,而美国虎视眈眈的不只是朝鲜半岛,而是中国大陆。

林烨想要的或许只是一个安稳的科研环境,他的理想是能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他忘记了科学不分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

不知道在实验室里流汗的林烨,在美国过着富贵日子的林烨,是否会想到自己研究的心血,有朝一日会威胁中国人,那些和自己流着一样血脉的中国人,他该作何感想?

林烨可能已经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他奋力作为,1958年,民兵导弹研制成功,林烨用实力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个天才,而美国随着民兵导弹的研制成功,军事实力再次增强

而那时中美关系紧张,美国的民兵导弹随时在威胁着中国。

放弃中国国籍的林烨,晚年曾想落叶归根。

林烨选择留在美国,为了获得美国人的信赖,也为了表忠心,林烨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

从此,他就是一个流着中国血液的美国人了,这一点将永远都无法改变。

而林烨的成就是巨大的,他为美国创造的价值终于获得了美国人的认同。

04 叶落归根,只是一个念想

我不知道那么多年在美国,林烨坐在美国舒适的办公室,住在宽敞的房子里,是否还会想念北京,想念曾经的校园?

午夜梦回时,是否还能梦见北京的胡同,城墙?

当他吃着黄油奶酪,面包牛排时,是否会怀念糖炒栗子,冰糖葫芦、驴打滚......

年轻时,壮志凌云,为了自己风光的前途奋不顾身,他要的是名利,尤其是这个,他完全不在乎前面的国家属性。

然而年老时,他还是想念祖国了,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个流着中国血液的炎黄子孙。

生活过得久了,才发现原来生活就是这么回事。

天天吃牛排也会腻,粗茶淡饭更好消化。林烨想回国了,他想要落叶归根!

然而林烨想要回国养老的消息一传出,国内一片哗然。就连曾经的好友梁思礼都对他嗤之以鼻。

「他造导弹威胁祖国,我造导弹保卫祖国!」

梁思礼对他不屑,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中国已经不缺导弹了,更不缺科学家,今日中国之模样,更是林烨所想象不到的样子。

我想起了梁启超的那句话 「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都是精英,这和梁启超的教导当然是分不开的。人必须先有一颗爱国心,才可以成就大事。

林烨就是因为没有这颗爱国心,所以即使在美国功成名就,在中国也将永世背负骂名,而他自己终有一天悔之晚矣。

林烨或许是悲观的,他不敢想象一贫如洗的中国,会有怎样的未来,所以他不愿为建设祖国出力。

04 林烨对自己的选择是否后悔过?

每个人在老去的时候,都难免会回首往事,林烨也不例外。

当初他只看到了美国给他的现世安稳,却没想过美国给不了他一颗美国心,所以他终究是难以融入美国,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

林烨想叶落归根,我相信祖国是欢迎的,但是能否归来却不是林烨自己说的算的。

他在美国从事的机密的国防军事工作,一生贡献无数,美国怎么会放他回来呢?

人生的选择只有一次,选错了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恐怕这一生,回乡的愿望只能在梦里成行了。

醒来两鬓湿,梦里归乡无数回

离开时还是少年,心高气傲,壮志凌云;如今已是百岁老人,重画富贵大半生,且不说当年的对与错,只说今日归乡愿望终难实现。

如果当初林烨也如梁思礼一般,回国报效祖国,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历史是否会改写?

如果上天给林烨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他是否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05 一声叹息,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个战国时代的楚怀王,所有的历史评价对他都是负面的,当时鼎盛的楚国在他的手里支离破碎,他天真的相信秦国,乃至于客死异乡,然而,我对他却是怀着一股敬意。

为了不给秦国割让一寸土地,他毅然选择了客死异乡,放弃了重回故乡为君的机会。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林烨,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