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鹰击」军演:从技术差距到战略合作,见证中国空军如何「逆袭」?
「鹰击长空,谁与争锋?」中泰「鹰击」系列军演,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华山论剑,每次开场都自带流量,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一边是迅速崛起的东方巨龙,一边是装备精良的东南亚强国,两支空军劲旅在演习场上你来我往,不仅展现出高超的战术素养,更折射出亚太地区微妙的geopolitical博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鹰击」系列军演背后,还有段鲜为人知的「逆袭」故事。
一、「鹰击」系列:从军事交流到战略合作,中泰关系更上一层楼
中国和泰国,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东南亚重要国家,两国关系一直比较「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泰就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些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堪称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
而「鹰击」系列联合军演,就像两国关系中的一剂「强心针」,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战略互信。
从最初的简单空中对抗,到后来的复杂协同作战和空中战役演练,「鹰击」系列军演的规模和层次都在不断提升,不仅增进了两军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也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注入了正能量。
毕竟,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亚太地区并不太平,南海问题、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中泰两国加强军事合作,无疑有利于共同应对挑战,维护地区安全。
二、2015年「鹰击-2015」:当歼-11A遭遇「鹰狮」,中国空军迎来「当头棒喝」?
2015年,中泰两国空军在泰国举行了代号为「鹰击-2015」的空中演练,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场演习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更没想到中国空军会在某些科目上遭遇「滑铁卢」。
中国空军派出的「选手」是歼-11A战斗机,作为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歼-11A在当时也算是中国空军的「王牌」了,
它具备航程远、载弹量大的优势,在执行对空、对地作战任务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泰国皇家空军则派出了JAS-39C/D「鹰狮」战斗机,这款来自瑞典的「北欧战鹰」可是大有来头,
它是三代半战斗机的典型代表,以其灵活的机动性、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强大的多用途作战能力而著称。
「鹰击-2015」还没正式开打,军事爱好者们就纷纷开始「押宝」,有人看好歼-11A的「重拳出击」,也有人认为「鹰狮」会凭借技术优势更胜一筹。
然而,实战结果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超视距空战中,歼-11A竟然以0:4的比分败给了「鹰狮」,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国内外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各种声音甚嚣尘上,有人开始质疑中国空军的实力,甚至有人开始唱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前景。
那么,「鹰狮」究竟是如何在超视距空战中「碾压」歼-11A的呢?其实,答案就藏在「鹰狮」战机先进的数字化航电系统里。
现代空战,信息化是关键,谁掌握了信息优势,谁就能抢占先机。而「鹰狮」战机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它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能够快速探测、识别和锁定目标,并通过数据链将信息实时共享给友军,形成「信息杀伤链」。
相比之下,歼-11A的航电系统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尽管在设计之初,歼-11A也吸收了当时世界先进战机的技术,但受限于当时国内的技术水平,其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仍然相对较弱。
更要命的是,「鹰狮」战机还装备了AIM-120C5/C7空对空导弹,这款中距空对空导弹也相当「黑科技」,
它采用了主动雷达制导技术,发射后无需战机持续照射目标,就能自主追踪目标,大大提升了「鹰狮」战机的超视距打击能力。
在这场信息化时代的较量中,技术上的差距最终转化为了战场上的失利。
当然,歼-11A并非一无是处,在进入近距离格斗后,凭借着优秀的机动性和飞行员的丰富经验,歼-11A还是成功「扳回一局」。
然而,近距离格斗的胜利,并不能掩盖中国空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距。超视距空战才是未来空战的主要模式,在这一领域,中国空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从技术差距到合作共赢:中泰军事合作再上新台阶
2015年的「鹰击-2015」演习,虽然让中国空军「颜面扫地」,但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让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由此开始了一段「卧薪尝胆」的旅程。
中国深知,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步伐,尤其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必须迎头赶上。
「鹰击-2015」结束后,中国空军痛定思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方面,加大对先进战机和武器装备的研发投入,例如歼-20隐身战斗机、运-20大型运输机等「大国重器」相继服役,中国空军的装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实战化训练,探索新的作战理念和战术战法,不断提升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更加重视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种联合演习和军事竞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而泰国作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合作伙伴,也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从「鹰击-2015」到「鹰击-2024」,中泰两国空军「亦敌亦友」,在对抗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共同提高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的能力。
时间快进到 2024 年,中泰「鹰击-2024」联合军演如期举行。这一次,中国空军派出了更强大的阵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歼-10C 战斗机的亮相。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多用途战斗机,歼-10C 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
它不仅拥有优异的机动性能,更搭载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对抗系统和数据链系统,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比歼-11A 有了质的飞跃。
「鹰击-2024」演习中,中泰两国空军开展了空战对抗、联合空中打击、海上目标突击等多个科目的演练,双方参演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尤其是在超视距空战演练中,中国空军展现出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通过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力量的协同配合,成功压制了泰国空军的雷达和通信系统,为己方战机赢得了有利的战术态势。
可以说,中国空军在「鹰击-2024」演习中的出色表现,是其多年来苦练内功、锐意改革的结果,也是中泰两国深化军事合作的成果。
四、 中泰军事合作:地缘政治棋盘上的「关键一步」
中泰两国之所以能够持续深化军事合作,除了传统友谊的因素外,更离不开地缘政治的「助推」。
当前,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依然复杂多变,美国推行「印太战略」,试图拉拢地区国家对抗中国,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中泰两国作为地区重要国家,都肩负着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责任。加强军事合作,不仅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对中国而言,泰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加强与泰国的军事合作,有助于中国打破美国的战略围堵,维护自身的海外利益。
对泰国而言,中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有助于泰国提升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同时也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 携手共进,共创未来:中泰军事合作前景广阔
「鹰击」系列军演,只是中泰两国军事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泰两国在军事训练、装备技术、反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例如,两国军队定期举行联合训练和人员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对方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还向泰国出口了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例如 VT-4 主战坦克、VN-1 步兵战车等,帮助泰国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
未来,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中泰军事合作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可以预见,中泰两国将继续加强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合作:
联合演习和训练: 双方将继续开展「鹰击」系列联合军演,并拓展合作领域,探索新的演习科目,提高联合行动能力。
装备技术合作:中国将继续向泰国出口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开展技术转让和联合研发,帮助泰国提升国防工业水平。
反恐合作:双方将加强情报共享和联合行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人员培训:双方将继续加强人员交流和培训,培养更多了解彼此、信任彼此的军事人才。
中泰军事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泰军事合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更多正能量!
参考信息来源
央广网——中泰空军联合军演细节:我飞行员试飞鹰狮战机
中国青年网——泰国计划增购「鹰狮」战斗机
光明网——「鹰击-2024」中泰空军联合训练圆满结束
CCTV节目官网——[国防军事早报]「鹰击-2024」中泰空军联合训练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