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新型六代机双机首飞,兰姆达翼的沈飞双发六代机,或许能上舰

2024-12-29军情

短短48小时,从圣诞节次日到27日,中国海空军接连放出「王炸」组合拳,让五角大楼的圣诞假期估计不太好过。 新型六代机双机首飞、疑似空警-600预警机亮相、以及疑似076型两栖攻击舰下水。

这一系列动作在军事观察家眼中释放出强烈的信号,预示着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这些新装备的性能参数如外界推测,那么它们将分别在空战体系、海上力量投送等领域对现有军事格局带来潜在影响。

沈飞的六代机方案,没像成飞三发方案那样剑走偏锋,而是选择了更稳妥的双发、无尾翼、兰姆达翼布局。这种组合在各种六代机想象图里颇为常见,可以说是标准的「教科书式」设计,最终呈现出一款中规中矩的双发重隐战机。

中美对六代机的定义各有千秋,但殊途同归:朝着隐身性能更强(例如取消垂尾、深度翼身融合、优化升力体设计)、动力更澎湃(推力矢量发动机)、航电武器更先进的方向竞逐。 这就像冷战时期美苏的导弹竞赛,目标都是星辰大海,只是火箭的形状略有不同。

沈飞的六代机方案亮相,兰姆达翼造型让人联想起美国NGAD的某些渲染图。这款双发设计,采用两侧DSI进气道(疑似),扁平矩形喷口也颇具特色。它去掉了鸭翼、垂尾和平尾,机头宽扁,驾驶舱与机身几乎融为一体,突出对EODAS和EOTS系统的依赖。位于机身中轴线下方的EOTS窗口中规中矩, 后掠的兰姆达翼则凸显了其隐身性能。 这款设计简洁流畅,颇有未来战机的风范。

沈飞的六代机方案,宛如「压扁版」歼-20,去掉了鸭翼和所有尾翼,颇符合此前不少人对中国六代机外形的想象。其浓郁的「沈飞味」,一眼就能辨认出是中国血统。尤其是两台发动机间的尾椎设计,更是沈飞家族特征的集中体现。相比之下,成飞的六代机方案就显得十分科幻,如同来自外星,令人不明觉厉。

兰姆达翼,因形似希腊字母「λ」而得名,可谓航空界的混血儿,融合了后掠翼和三角翼的血统。它像三角翼被「啃」掉一口,又像后掠翼的翼根向前弯曲。这种设计让它兼具两者的部分优势,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在航空史上留下了一抹独特的身影。

兰姆达翼,像拉长的希腊字母λ,比同样后掠角的后掠翼更「胖」,能装更多燃油,飞得也更远。如果和同样翼展、后掠角的三角翼比,它更「苗条」,低速性能更佳,就像灵活的燕子,但在高速飞行和结构强度上略逊一筹,有点「娇气」。 这使得兰姆达翼在追求航程和低速性能的飞机设计中,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选择,如同军事史上的轻骑兵,擅长突袭,但正面硬刚并非其强项。

常规战斗机时代,兰姆达翼设计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几乎无人问津。 然而,隐身时代到来,这「折腾」的兰姆达翼却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它那独特的内凹锯齿后缘,完美契合了隐身战机对「边缘平行」的极致追求,如同拼图一般,与机身其他部分严丝合缝,最大限度减少雷达反射。此外,更大的展弦比还能提升升阻比,赋予战机更佳的机动性和更大的航程,可谓一举多得。

隐形时代到来,兰姆达翼成了香饽饽。这就像当年火枪取代弓箭,谁能隐身谁就占先机。 从B-2幽灵的传人B-21,到神秘的RQ-180无人侦察机,再到逐鹿未来空战的英日意「暴风」(GCAS)、法德「未来空战系统」(NGF),以及当年JSF项目中麦道公司的竞标方案,这些跨越时空、国界的战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颇具科幻色彩的兰姆达翼。

这种翼型像希腊字母「λ」,取消了传统的平尾、垂尾,理论上拥有极佳的隐身和气动性能。然而,驾驭这充满未来感的「λ」却异常困难,飞控系统堪比「驯龙高手」。为了降低难度,现实中的「暴风」、「未来空战系统」,甚至当年的麦道JSF方案,都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加上了V型尾翼,让这充满野心的「λ」稍微接点地气。

中国航空工业曾长期受制于发动机性能不足,形成了独特的「以气动弥补动力」的技术路线。凭借深厚的飞控设计经验,中国工程师早在90年代就攻克了鸭式布局高机动战机的飞控难题。

歼-20更将这种技术路线发挥到极致,采用全动鸭翼、全动垂尾等复杂气动设计,并巧妙地融合了进气道、鸭翼、边条翼和机翼前缘产生的四股涡流,其飞控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精细度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空军六代机概念图曝光后,无尾翼的兰姆达翼设计引人注目,这似乎暗示着中国追求极致隐身的决心。 相比之下,美国空军长期以来秉持「动力即王道」的理念,在六代机研发中是否会放弃垂尾,踏上类似的「隐身之路」,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从F-22到F-35,美军战机尾翼的演变史,体现了其在气动控制和机动性上的复杂考量。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哲学,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沈飞六代机与歼-16体型相似,结合大国空军对重型制空机的偏爱,它很可能是一款常规双发重型战斗机,预计搭载WS-15发动机(WS-10C用于试飞也不无可能)。至于中型双发六代机?考虑到美军NGAD项目尚处于早期阶段,咱们似乎不必操之过急。

沈飞六代机像是重型战机在进化树上的下一个分支,而三发六代机则像凭空冒出的全新物种,两者与其说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是各有千秋的战场拍档。考虑到等这两位「新秀」服役时,中国的20型核航母大概率也要亮相了,专为高速设计的「三发」上舰显然不太现实,而拥有丰富舰载机「履历」的沈飞,其六代机或许会是能上天又能下海的「两栖明星」?

成飞、沈飞再度上演「龙争虎斗」!这次的擂台,是新一代隐身战机。谁能最终问鼎,为中国空军披上更强的「隐身衣」,答案或许就藏在它们共同的选择——飞翼布局——之中。 这意味着,未来空战,很可能由这两家扛鼎之作,开启一个全新的「无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