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末,我国航空工业迎来了一次飞跃。那时,世界各大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四代机,我国也紧紧追随这一步伐。美国以F14、F15等型号引领风骚,苏联则以苏27、米格29抗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四代机——歼10。
起初,歼10项目与歼13项目竞争激烈,最终,歼10脱颖而出,1986年正式立项。然而,早期的歼10战机并不完美,尤其是发动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航空科技人员。当时,我国计划使用国产涡喷15型发动机,但这款发动机的性能限制,无疑会影响歼10战机的综合性能。
直到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苏27战机,配备了AL-31F系列涡扇发动机,歼10战机项目才得以迅速调整发展计划。1998年,歼10战机成功首飞,2004年定型,开始小批量生产。但那时的歼10战机,仍存在诸多不足,如1473型雷达性能不完善,无法使用国产霹雳12主动中距弹。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国对歼10战机进行了中期升级。2006年,歼10A战机定型,批量生产,并装备了解放军部队。据统计,歼10A战机的生产数量超过了300架,其空战性能与美国的F-16Block30批次相当,达到了四代机中期水平。
然而,随着世界航空强国陆续推出四代半战机,我国也在2013年推出了歼10B战机,承前启后,采用了国产无源相控阵雷达和DSI隐身进气道。随后,性能更全面的歼10C战机于2017年问世,至今仍在批量生产。
如今,关于歼10、歼10A等战机中期升级的争议愈发激烈。经过全面升级,这些战机的综合性能将大幅提升,但升级的数量和成本问题,成为空军需要权衡的难题。那么,这40架歼10战机经过中期升级,究竟会变得多强悍呢?
可以预见,经过中期升级的歼10AG战机,将在性能上实现质的飞跃。尽管目前升级后的数量较少,但它们无疑将为我国空军增添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未来的空战中,这些经过升级的歼10战机,将更好地捍卫我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