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中国军工制造到底多牛?从仿制到自主研发,发展速度犹如坐火箭

2024-04-27军情

1949年,中印两国在军事装备制造方面几乎全无基础,但都决定走向自主的国防工业化之路,从小型设备到大型设备,从技术引进到自行研发,立志发展自己的高级武器系统。然而,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的军工制造已居世界前列,而印度则落后中国至少20年,这究竟是为什么?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时,其国内的工业化已初具规模,在交通和纺织等领域甚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此外,英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丰富矿产资源、道路及工厂,为印度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中国在1947年仍处于解放战争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基础设施几乎全毁,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起点比印度更低。

除了较好的基础外,印度在国际关系方面也颇有成就。当印度需要购买飞机时,英美法俄等军事大国纷纷向印度提供了先进飞机供其选择;当印度打算购买航空母舰时,英国以低价将自己的航母卖给了印度,并提供了完整的售后服务。

而中国在建国之初即面临西方国家的孤立和武器禁运,与印度的待遇天壤之别。

印度拥有良好的起点和国际支持,本应在军工制造业超越中国。然而,回顾过去70年,印度制造的军工产品无法与中国相比。

在陆军装备方面,印度自主制造的阿琼坦克花费近40年研发,投入使用后却遭到本国军队的反对,原因是这款坦克无法满足作战需求。如果不是后来国防部的强制要求,这款坦克可能会一问世便失败。

在海军领域,印度2009年宣布将建造国产航空母舰,并希望2010年能够下水,但后来不得不将时间推迟到2014年。然而,当真正开始制造时,印度发现自己的技术根本无法完成航母的建造。

首先,印度缺乏用于建造的特种钢材;其次,在航母建造过程中出现了齿轮箱和推进轴设计缺陷,油发电机的安装位置也存在错误,这些技术难题层出不穷。最终,由于国内军工产业落后,许多必需的设备只能依赖进口。

至今,印度的航母仍未完工,现在宣称将在2023年服役,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

在空军领域,尽管印度花费了40年时间研发出光辉战斗机,旨在达到世界一流标准,但这款战斗机一经交付便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印度空军指出,该战机在多项关键技术上不符合要求。最终, 印度 空军只能灰头土脸地从法国购买了 阵风战斗机 ,兜兜转转几十年,印度自主军工制造能力,几乎没什么进步,依旧停留在「买买买」的路子上。

反观中国,我国自主研发出的99式坦克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远不是印度阿琼坦克所能相比的。我国目前已经有两艘自主研发的航母服役,核动力航母的研究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更关键的是,我国自主研发出了歼20和歼35两款5代战机,在直升机、运输机以及轰炸机等领域也都实现了突破。

简而言之,如今的中国在军工制造领域已然实现腾飞,说是领先印度20年,但是以印度目前的军工制造能力来看,给他们20年时间,他们也很难达到这种地步。那么为何同一个起跑线,印度甚至还略占起跑优势的情况下,如今中国在军工制造行业能够远远地将印度甩在身后呢?

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点:

第一,中国对待国产军工产品的态度比印度要宽容,让国产军工行业有了发展空间。

无论是99式坦克、航空母舰还是五代战机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在落后的产品上改进而来的。我国军工产业自主研发团队,研究出的产品即使不先进,军队也会欣然接受,宁肯用自家较为落后的产品也不去外面买,这一点是印度没法比的。印度自主研发出了光辉战斗机和阿琼坦克,军方直接拒绝使用,印度方面对待国产军工产品如此苛刻,又如何能够促使国产军工行业发展进步呢?

第二,中国比印度更能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印度在军工制造领域,自主研发之心其实并不强烈,因为过去几十年,他们需要什么军工产品,都可以直接从国外购买,这就导致外来军工产品大大挤压了本国军工产品的生存空间。反观中国,曾经遭遇西方国家几十年的装备禁运和技术封锁,深刻意识到「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的道理,所以一定要研发出我们自己的军工产品。

第三,中国比印度的积累更雄厚,军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从1949年开始我国就在努力自主研发军工产品,只不过成果一直都不太显著,甚至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军工技术与60年代相比还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但是我国并没有放弃,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军火市场完全开放后迎来了飞跃。

我国从国外进口先进装备,是为了拆开研究自主研发的,而印度从国外进口先进装备,则是拿来就用,根本就不愿意下苦功夫,此消彼长之下,两国军工制造差距自然会越来越大。

目前,印度也已经意识到了自主军工制造能力不足、装备依赖于进口的问题,已经颁发条例规定,能够国产的军工产品和零件不得从国外进口,具体情况如何还得后面再看。不过即使政策有效,想要追上中国也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