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越军27岁飞行员,不堪忍受黎笋,驾机逃中国,最后命运如何

2024-09-17军情

本文内容由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越南统一后,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啊!

1975 年春,南越政府垮台,这意味着越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黎笋集团上台,新成立的统一政府迅速启动国家重建和社会主义改革。在黎笋领导下,政府机构大力推进土地改革,将南越被富地主控制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地少的农民。这一政策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也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此外,内部的政治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巩固权力,黎笋集团开始对内部的不同声音进行清洗,尤其是那些在统一前属于南越政府或有外国(特别是中国)背景的党员和军人。乔清陆的父亲,作为一名有中国留学背景的老党员,虽然为越南的独立和统一做出了贡献,但在这波政治清洗中,他也被视为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他和许多有相同背景的同事一样,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有些人甚至遭到了更严厉的处置。

乔清陆他爸曾在越南北部的一处被改成「再教育营」的军营待过,跟其他被排斥的党员一起,吃了好几年的苦。这些营地本来是用来改造南越政府官员的思想的,但很快也把所有被视为政治上不可靠的人都给弄进去了。在营地里,这些前党员和军人得干体力活,还得参加政治学习,就是想让他们重新认识新政府的政治路线和理念。

乔清陆的军事生涯和心路历程

乔清陆的军事生涯始于 1969 年,他那时作为一名年轻士兵加入越南人民军,与南越政府及其盟友美军作战。1975 年南越政府崩溃、越南统一后,乔清陆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变化。统一后,他被选拔为直升机驾驶员,职责从前线作战变为执行复杂的后勤支援任务。

乔清陆作为直升机驾驶员,主要在越南北部及其周边国家,如老挝、柬埔寨等地,还有中越和泰柬边境地区执行运送军事物资的任务。这些地方多是丛林密布、地形崎岖,还是地区冲突的热点。他执行飞行任务时,得把食物、医疗供应和军事装备准确运到那些地面交通去不了的偏远地区。

直升机轰鸣声一响,乔清陆就来了,他给好多前线部队送去了生存必需品。但这些任务都有风险,那地方的反政府武装和不稳定的政治局势,让每次飞行都可能遇到地面小规模火力攻击。可乔清陆和队员们得保证物资安全送达。

时间一长,越南政府在黎笋集团的带领下,不断增强军事和政治的影响力,乔清陆对这种没完没了的军事介入越来越怀疑。虽然他还在尽责,但他逐渐意识到这些没完没了的军事行动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好多地方因为没完没了的冲突,老百姓生活困苦,经济状况越来越差。

乔清陆在飞行途中目睹了许多因战争而荒废的村庄,以及那些因为连年战事而流离失所的民众。这些场景使他深感战争的残酷和对民众的影响。尤其是在某次执行任务飞越老挝边境时,他亲眼见证了一次小规模的边境冲突,造成了无辜平民的伤亡。虽然他的任务是运送物资支援前线,但看到这些无辜的民众因为政策而遭受苦难,他的内心深处开始质疑这一连串的战争和冲突是否真的符合越南人民的利益。

突破重围的惊险一跳

1981年9月28日,黎明前的白梅机场笼罩在一片宁静与黑暗之中。此刻的机场异常安静,只有偶尔的哨声和远处哨兵的脚步声打破这肃穆的气氛。乔清陆这天将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不仅将改变他自己的命运,还可能影响到他所有的亲近同事。

乔清陆提前几周就已经开始准备这次飞行。他仔细研究了飞行路线,确保自己对于目的地的地形和可能的追击路径有足够的了解。同时,他也在心中反复演练了起飞和逃脱的每一个细节,希望将风险降到最低。

在行动的前一天,乔清陆与地勤黄春团密切沟通,安排了最后的准备工作。黄春团负责确保直升机的机械状态良好,同时准备了必要的导航设备,包括一套磁罗盘和备用电池。他们选择了子夜时分进行行动,因为此时机场的安保相对松懈,夜色也有助于掩护他们的行动。

乔清陆于约定的时间到达了白梅机场,机场的灯光稀疏,大部分地区浸没在黑暗之中。他穿着一身飞行服,带着必要的个人物品,这些都是他仔细挑选的,既要便于飞行,也要适应可能的逃亡生活。黄春团已经在机场等候,他检查了直升机的燃油和各项仪器,确保一切就绪。

时机恰当,乔清陆和黄春团马上行动,他俩小心地把直升机推向跑道。因是深夜,机场其他工作人员都没注意到这反常的举动。乔清陆迅速跳进驾驶舱,发动了引擎。直升机的轰鸣声在夜空响起,打破了宁静,但很快就被他俩熟练地控制,声音降低了些。

凌晨 5 点 07 分,直升机的螺旋桨呼呼地转,乔清陆驾驶直升机慢慢升上了天。起飞后,他马上沿着预定的低空飞行路线,嗖嗖地飞,为了躲避地面雷达的探测。在飞行过程中,他一会儿升高,一会儿降低,航线也变来变去,还利用山谷、丛林这些地形来掩护自己的飞行路线。

这可得有超高的飞行技术和准得不能再准的时间把控。他离越南境内越来越远,越军的追击也就此展开。很快,几架米格-21 战斗机起飞,想拦住这架不明身份的直升机。乔清陆在雷达上发现了追击者的信号,他更小心地驾驶直升机,专挑险峻地形和云层来躲避。

平安落地后,之后会怎样呢?

飞了两个多小时,乔清陆驾驶的 UH-1H 直升机终于把越南空军给甩开了。但飞机的燃料越来越少,机械也越来越疲劳,乔清陆得赶紧找个地方降落。天刚亮,他的直升机就飞过了中越边境,到了中国广西的上空。

乔清陆选了广西大新县的一片开阔红薯地降落。这地儿在偏远的乡下,隐蔽,离主要交通线也远,是个理想的降落点,能避免被当地人发现,也能少些国际纠纷。当直升机的螺旋桨慢慢停下来,机身微微抖了几下,最后在红薯地上稳稳着陆了。虽然降落时有点小颠簸,但乔清陆还是成功地让直升机保持了相对安全的状态,没出啥大问题。

落地后,乔清陆快速下了直升机,先四周看了看,确定安全后才放下心来。他累坏了,但心里又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庆幸。他从直升机里拿出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基本生存物资,然后开始在附近找个能藏身的地方。

没过多久,一些当地村民发现了这架直升机和陌生飞行员。在中国边境地区,这类事情不常见,于是很快有人报告给了当地政府。中国政府的反应很迅速也很谨慎,当地军警部队赶到现场,保护了乔清陆的安全,还对他进行了初步询问。

鉴于乔清陆的情况和他的讲述,以及他的身份证明和飞行文件,中国政府决定将他安排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并与越南政府开展外交沟通。在此期间,乔清陆受到了妥善对待,他的基本需求和安全都得到了保障。

乔清陆的情况在几周时间里,成了中越两国外交讨论的议题。中国政府考虑了很多因素,像是乔清陆的安全,他对越南政策的不满,还有他对中国的好感和求助意愿。最后,在 1981 年 10 月 16 号,中国政府根据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允许乔清陆及其同伴在中国居留。

这是遗留问题,还是要纪念一下。

在中国政府批准乔清陆及其同伴在中国居留后,他们在中国开始了新生活。除乔清陆外,还有其他人选择在中国定居,而杨文利因个人原因申请去法国,想在那里寻找新的生活机会。

乔清陆和他的同伴被安排到中国的一个小镇上,这里环境幽静,很欢迎他们这些外国人。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慢慢适应了当地社区,学习中文,也逐渐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之后,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开始在新的国家过起了自己的生活。

乔清陆驾驶的 UH-1H 直升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是冷战时期的象征。中国政府决定将其保存并展示为历史文物。这架直升机现安置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校不仅有航空专业的学生和教授,还常接待对航空历史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UH-1H 直升机被精心保存着,放置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它既是教学工具,帮助学生了解直升机的设计和航空历史,也是展览品,向公众讲述着勇气、战争与和平的故事。直升机周围有详细的解说牌,介绍了乔清陆的情况、直升机的历史以及它的意义。

曹建明、周洪钧、王虎华主编的【国际公法学】出版于 199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