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海造岛战略,是我国为保有基本的南海治理情况,所实施的国家战略,因此前,一众东南亚小国无故抢占我国南沙群岛,这对我们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有所不利。
造岛战略的来由,便是如此,但我们的格局,可没有这么小,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让我们能够实现更遥远的目标,造出个——南海第一大岛,寻求更好的南海治理状况。
![](https://img.jasve.com/2025-2/de4d6a404c18d8d7ea6708b940a5003d.webp)
但这个过程,肯定是会有很多「外力」来捣乱,毕竟企望中国崛起的国家,是少数的,那么在如此情况下,我们的目标能实现吗?
一、南海之名
关于我国的南海问题,是中国人民一直放在心上,难解问题之一,虽说是难解,但总体的看,南海一事的解决,是一场持久战。
最好,最得体,最完美的解法,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日渐增强的国力,会是南海幕后主谋以及一众小国,无解的难题,此前吃的多少,此后就得还多少, 只不过时间总是难熬的,中国人民心中有些不爽利,也是能理解的。
南海诸岛,自汉朝被先民发现开发以来,便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共识,也是一些友善的国际友人及国家,所支持的正理。
但南海诸岛,各岛屿的名字,以及南海诸岛和西沙诸岛等,一系列的称呼命名,是怎么来的,是鲜少人知道的,它们一开始可不是叫这个名字的。
![](https://img.jasve.com/2025-2/eb975ab0b57db9c14ec3e681596262a1.webp)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南海有着不同的称谓,汉代称南海诸岛为「崎头」;三国东吴孙权命名东沙群岛为「珊瑚洲」;隋代为西沙群岛起名「焦石山」;唐代以「象石」称西沙群岛; 【宋会要】第一次以「石塘」之名泛指南海诸岛。
【元史】中之「万里石塘」指今西沙、南沙群岛;明 【郑和航海图】以「石塘」「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为今之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之名。
清代为南海诸岛的命名就更具体,仅海南渔民使用的【更路簿】就有十多种,给各岛、礁、滩、洲所取的地名,多达120多个。
由此可见,南海诸岛的命名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发现一个命名一个,发现一批命名一批,由少到多,逐步完善,不断规范,最终实现标准统一。
两千多年来,为南海诸岛命名竖碑的数以千计,这些地名既遵循传统命名的一般规律,也凸现了南海诸岛命名的独特性。
![](https://img.jasve.com/2025-2/1fdd81fe837458d8e3adbc5f893556b3.webp)
以古代名人命名地名,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南海诸岛的命名,坚持和发扬了这个传统。
从汉代以来,因游历南洋,出使西洋,途经南海岛、礁、滩、洲的文臣佳士,多有著书立说,详细、生动地记述了南海诸岛的美丽风光、地理地貌、丰富物产,还给南海诸岛起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名称。
为纪念这些曾为南海诸岛立名的人,后人又以他们的名字为南海诸岛命名,在南沙群岛中西部,被洁白珊瑚细沙覆盖的康泰滩、朱应滩,就是以 三国时代吴国使臣康泰、朱应的姓名分别命名的。
鲁班暗沙,位于中沙群岛的中沙大环礁北缘,由巨大的珊瑚礁构成,以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匠鲁班之名命名,传说鲁班也是我国古代造船业的鼻祖。
![](https://img.jasve.com/2025-2/5ed690d29984c93a5bba3fe4a4d9b43a.webp)
还有屈原礁,孔明礁,东坡礁,阳明礁等等,中国人民对古代先贤精神的敬仰,不敢说是世界上独一份,至少是他国难以相较的。
时势造英雄,历史上有过「文景之治」「康乾盛世」,明「永乐」时期也许算不上最辉煌的盛世,但至少有着「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始于永乐三年,六次都是永乐年间所进行的,且每次都会在奏折上提到南海诸岛,也每次都会登上南海诸岛,这是我国外交史和航海史光辉的一页。
这大概就是以「永乐年号」命名「永乐群岛」意义之所在,郑和在明宣宗宣德年间第七次下西洋,死于返航途中。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记录郑和下西洋的著作,多成书于「宣德」年间,这或者就是以「宣德年号」命名「宣德群岛」的原因。
二、宣德群岛
旧称「千里石塘」的西沙群岛,距离海南岛300多公里,有20多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西沙岛礁普遍面积小,海拔低,除东岛环礁的高尖石为火山岩外,其余皆为珊瑚岛。
![](https://img.jasve.com/2025-2/cbfe00ce71155d1a2c4ef4fd97ff8a66.webp)
岛屿多由珊瑚碎渣和介壳类残骸组成,部分岛屿无植被,亦无寸土,渔民从季节性住岛到数十年营居其上,经历了漫长艰苦的过程。
根据岛礁的地理分布形式,渔民将 西沙岛礁分为东西两个群岛 ,因为渔民从海南岛出发,先到东群,后到西群,因此他们习惯将 东群七个岛礁称作「上七岛」或「上峙」,将西群的八个岛礁称作「下八岛」或「下峙」,统称「上七下八的西沙群岛」,后分别被命名为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
宣德群岛主要由七个成弧线排布的岛洲组成,称七连屿 ,清代陈伦炯游历南海写就【海国闻见录】,称西沙群岛为「七洲洋」。
永乐群岛的七个岛礁呈环状分布,各岛礁陆地面积虽小,但周边有面积数倍于岛屿的礁盘,其间蕴藏丰富的海产。
现今南海住岛渔民主要分布在西沙宣德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永乐群岛的晋卿岛、鸭公岛、羚羊礁、银屿等岛礁,在南沙群岛的美济礁也有部分渔民居住。
而现如今的宣德群岛,在不久的将来会慢慢「长大」成「南海第一大岛」,那这又是为何呢?
![](https://img.jasve.com/2025-2/d77e20dff593c8a20455412ea0945fff.webp)
填海造陆的工程大家都知晓,南海的其他岛屿,就不会变得比宣德群岛大吗?其实这还要从宣德群岛得天独厚的条件出发。
上面讲到,宣德群岛由七个成弧线的岛洲组成,被称为「七连屿」,这就是最大的优势条件之一。
南海的多数岛屿,本就偏小,只有距离较近的,形成岛群,才适应人类居住,但由于面积本身就小,再怎么适合,也是有上限在的。
像宣德和永乐这样天生适宜开发的群岛,是较少的,多数的只能慢慢的填海造陆,让它们成长,再作为驻守基地或者旅游地使用。
而宣德群岛的各小岛间隔又近,辐射区域又大,加之填海造陆的战略,能居住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点未说的是,西沙的群岛上,此前也是有渔民居住的,并不是我们国家科技强大后,才有的开发驻守,我们国家领导还没有如此短视。
只要是中国关于南海地区的事,就必定会有人来搅局,试图干扰逼停中国强大的过程,哪怕是吹沙造陆这样的事。
![](https://img.jasve.com/2025-2/eb80fff3e04039badd183594a91e1963.webp)
一众西方国家及其鹰犬,经常用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来给我们上个「莫须有」的罪名,什么填海造陆,影响当地自然生态,污染环境,加速全球气温升高,可笑至极。
只要西方富人,少坐几回私人飞机,那还需要我们辛辛苦苦反哺大自然的伟大工程呢?虽说没有他们的私人飞机,我们也要这么做,但是有人拖后腿,又往你身上泼脏水,是人都会不舒服。
三、天鲲号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是古人改造大自然的经典故事,不论故事是否为真,但其中的精神,是一直流传至今的。
精神不改,方式手段可以改变,若按照故事里的方式,那确实是只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才能完成的壮举。
![](https://img.jasve.com/2025-2/d061ebb2f5494ea85399553645680f19.webp)
但时至今日,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手段,早已不是先民的锄头挑担,机器怪物的轰鸣已经压过了自然的释然。
填海造陆,再也不是千年前那个少女灵魂的孤军奋战,有一位「巨大」的伙伴,与她一起改造大海,这个机器名为——天鲲号。
2017年11月初,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成功下水,与当时的前辈「天鲸号」相比,「天鲲号」性能全面超越, 它能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岩石以及海水混合物输送到最远15千米的地方,成为建设中国海疆的国之重器。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一绞刀下去,最大挖深可达35米,总装机功率为25843千瓦,绞刀功率6600千瓦,每小时挖泥量高达6000立方米,用常人听得懂的话说, 「天鲲号」一小时可以挖一个一米深的足球场那么大的体积。
![](https://img.jasve.com/2025-2/9e023d09cd8a64c756e4d28b34b28fdc.webp)
在过去,疏浚工程,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用的手段是粗暴的爆破法,虽然说这是当时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不得已而为的办法,但如此做会无法避免的影响到海洋生物。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这种施工方法已经被摒弃,而挖泥船成了唯一的海上挖掘作业工具。
「天鲸号」和「天鲲号」就是具备世界高超水准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在谈到「天鲸号」和「天鲲号」的工作原理时,中交航道局副总工程师、「天鲲号」监造组长王健先生,解释说,船尾下桩后,船头会伸出一根长长的「桥梁」,「桥梁」头部即是绞刀。
这根钢梁重量高达1100吨,因为要能压得住绞刀,才能绞得动坚固的岩沙,启动运转后,绞刀就以桩为圆心,做扇形摇摆,击碎岩石泥沙,击碎的岩石泥沙通过船上的高效离心泵吸入,并通过管道吹出。
「天鲲号」不仅能够远距离输送泥沙,还配置了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相比于「天鲸号」,它可以开挖海底硬度更高的岩石, 「天鲲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能在岛礁上搭起一个「水立方」大小的沙石堆。
位于船头位置的绞刀头是重型自航绞吸船的核心装备,「天鲲号」的绞刀头直径达3.15米,头上布满尖锐的「牙齿」, 其单个刀齿造价高达1500元 。
绞刀头由4200千瓦的变频电机驱动,可发掘耐压强度高达40兆帕中风化及强风化的岩石。
![](https://img.jasve.com/2025-2/edc9c1a60876d0c8ea8766c5fab2779d.webp)
都说削铁如泥,是对金属硬度的最大赞叹,但这也是建立在,古人的世界观下,更多的是说,两军械斗的情况下。
但对金属最大的考验可不止硬度,这一项,抗高温,耐磨,韧性挑战,持久挑战,能够批量制造等等,如今的金属要满足许多使用条件,才是真正的「神铁」。
天鲲号绞刀头的40兆帕是什么概念呢?其硬度与修建码头的高强度混凝土的硬度相当,说它削岩如泥,一点也不夸张。
四十多平方米的驾驭舱内高科技感十足,主动挖泥控制体系坐落在舱内正中,一切挖泥设备的操作集成在约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点击鼠标或按动按钮便可指挥操作一切程序。
「天鲲号」融合了国际最新科技,配备了当今世界最强壮的发掘体系和最大功率的高效泥泵,长途输送等功能雄踞全球第一,该船的成功建造,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https://img.jasve.com/2025-2/d0bec302bb335532a414cf159a1630c2.webp)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让「天字号」系列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参与世界疏浚工程的招投标竞争的实力。
如今的「天鲸号」和「天鲲号」,一定会不断出现在世界级的江河湖海疏浚工程中。
参考文献:
西沙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的住岛渔民 【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66-76
南海诸岛名字的由来 【珠江水运】2016年第03期 52-54
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
【南洋问题研究】·1975年第5期2-11
造岛神器「天鲲号」
【科学24小时】2018年第2期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