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航展上,俄罗斯代表团展出的众多产品中,苏-57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苏-35S和苏-30也还算可以。不过,围着名不见经传、颜值不高的卡-32的人却是络绎不绝,让人感到很奇怪。靠近后就不再疑惑了,实话实说,卡-32确实是个表现不俗,但又相当低调的机型。
国内的卡系列直升机种类繁多,有当年随着「现代」驱逐舰引进的反潜型卡-28,曾为辽宁舰预备的预警机卡-31,还有差点飞来中国的卡-50/52,但国内对这些型号并不满意。卡-28短短几年后就被直-9替代,海军对升级改造和后续引进闭口不提,现在已经逐渐退役。卡-31连真正登上辽宁舰甲板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国产直-18Y替代,只能在075上稍微发挥点余热。
唯独卡-32,国内的装备数量超过了卡-28和卡-31,并且口碑爆棚,规模还在持续扩大。苏-57、苏-35S的表演虽然精彩,但国内是不可能买的。而卡莫夫设计局却借来一架印有「广东应急」字样的卡-32静态展示,这可真有可能拿到新订单。
卡-32和卡-28、卡-31其实是一家亲,都是源自卡莫夫设计局的经典作品——卡-27。重点在于,卡-32是个标准的民用型号。说到这里,苏联解体前后,卡莫夫设计局看到军用订单大幅减少,便决定推出一款专门用于城市和森林消防的民用机型,这就是卡-32。
2004年,经过一番改进的卡-32A正式对外出口,凭借出色的机体设计(能载16人)、超快的水补给速度(搭载的17KW水泵,在60厘米深的水源中一分钟能补满4吨水箱)、丰富的外挂设备(吊桶、高压水炮和消防弹)、以及稳定的低空盘旋/垂直飞行性能,迅速赢得了好评。目前,它在韩国、中国、瑞士、智利等十多个国家服役,总数接近300架。
国内购买卡-32的过程真是有趣,90年代初,中国曾经向苏联提供了一批民用物资,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4.09亿瑞士法郎。苏联解体前还没把这笔债务还清,俄罗斯虽然承诺要还,但起初也是囊中羞涩。从2012年开始,俄罗斯陆续向中国交付了20架卡-32,基本上把这笔欠款抵消了,直到2015年终于全部还清。
顺便提一下,韩国是卡-32的全球最大用户,拥有60多架,都是通过抵债的方式获得的。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俄罗斯就通过交付米格-29、安-70、米-17、米-24、「山毛榉」等装备,来抵消苏联留下的、涉及十多个国家的数十亿美元债务,卡-32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
在这批卡-32交付之前,中国的南极科考队早已在「雪龙」号上装备了一架名为「雪鹰」的卡-32(原本是直-9,后来摔了就换成了卡-32)。2011年12月,「雪鹰」在一次任务中失控,迫降失败坠毁,机上三人只有一人受了轻伤。不过,这次事故并没有影响国内对卡-32的看法,「雪龙」后来又搭载了一架新卡-32,依旧叫「雪鹰」。
2013年12月,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船在南极遇险,「雪鹰」飞行了7个来回,成功运走52名乘客,上演了「俄罗斯装备救俄罗斯人」的精彩戏码。在最擅长的消防领域,卡-32同样表现优异。2019年4月,昆明龙池山森林火灾中,一架卡-32起飞了3次,总共7小时,洒水57桶,总计137吨,功勋赫赫。
成熟的设计加上出色的外设和稳定性,使得卡-32在森林和城市消防领域稳稳立足,很多国家都对这款看似不怎么好看的「短胖」直升机情有独钟,其中包括中国。12年前的20架订单并非终点,国内还在不断追加采购,比如海直通用航空在2023年2月就收到了新购的卡-32。这个低调、略显丑陋但表现不错的卡-32,和高调、好看却成绩平平的苏-57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