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两项重要军购协议,引进了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和苏-35重型战斗机,这标志着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采购俄罗斯的主力武器装备。彼时,这两款武器代表了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最高水平,对提升中国空军实力以及强化国土防空能力起到了显著作用。然而,如今网络上对这两款装备的评价却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个中原因值得探讨。以S-400防空导弹系统为例,尽管其引进后国内鲜有公开报道,但它无疑已成为中国防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我国的远程防空网络主要依靠S-400、国产红旗-9B和红旗-22构建。S-300以及国产红旗-9和红旗-16等中远程防空系统则作为补充,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防空能力。2015年引进的S-400至今仍在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同年引进的24架苏-35战斗机却略显尴尬。苏-35从2016年底开始交付,而国产歼-16也在2016年服役。两者都是重型双发战斗机,且都源于「侧卫」家族。但歼-16配备了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可挂载霹雳-15和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在雷达、武器和航电系统方面均优于苏-35。
歼-16作为多用途战机,与专注于空优作战的苏-35相比,在制空能力上反而更胜一筹。更先进的歼-20也随后服役,与苏-35同属空优战机,但在雷达、航电、武器系统等方面全面超越,还拥有苏-35不具备的隐身优势,两者制空能力差距更为显著。我国引进的24架苏-35于2018年底全部交付,而当时歼-16和歼-20的装备数量已超过百架,因此这批苏-35在我空军中从未扮演过核心角色,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中国空军接收24架苏-35战斗机三年后,歼-20、歼-16和歼-10C已成为空军主力,这使得苏-35的定位略显尴尬。尽管这24架苏-35都是新机,按服役周期计算还能使用20年以上,但性能方面已落后于我军现役的「一流」战机,沦为「二流」水平。考虑到当初引进苏-35的单价(包含备用发动机)接近1亿美元,一些网友认为如此高昂的采购成本,换来的却是很快落伍的装备,这笔交易是否值得商榷。
回顾2015年中国敲定引进24架苏-35战斗机的决定,需置于当时的背景下审视,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妄加评判。实际上,早在2013年,相关引进工作就已经启动。彼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是歼-11B和歼-10B,缺乏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重型战斗机。而歼-10C、歼-16以及歼-20等更先进的战机都尚在研发阶段,它们的量产时间和最终性能都存在不确定性。
2013年前后,我国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台海局势紧张,"台独"分裂活动加剧,南海争端日益增多。为有效应对外部压力,在国产先进战机服役前的过渡时期,采购苏-35等先进战斗机成为必要之举。尽管苏-35的雷达航电系统逊于歼-16等国产战机,但其配备的AL-41F-1S矢量发动机性能优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事实上,引进苏-35的初衷之一就是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战斗机的优势技术。
苏-35战机的雷达航电系统虽逊于歼-16,但相较周边国家例如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和印度空军的苏-30MKI等主力战机,仍具备性能优势。尤其在空警-500预警机的支持下,苏-35的远程空战能力尤为突出。这24架苏-35并不会加重我军后勤负担,反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提升了空军实力,且具备持续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能力。因此,引进这批苏-35并非简单的亏与不亏的问题,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