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盟国在太平洋和远东的合作所达到的水平与在欧洲所达到的水平相比,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别。上文已经提到过出现这种差别的一些原因。
对日战争的战场
史迪威与麦克阿瑟的个性不是有助于同别人进行合作的。由于供应的缺乏,一切雄心勃勃的计划都注定得放弃或推迟。美国军队内部各军种之间的争夺显得特别尖锐。最后,由于地理上的障碍,对日战争变成了两场分隔开来的战争:一场在亚洲作战,由英美从西面提供给养,另一场在太平洋地区作战,由美国从东面提供给养。
除了这些军事因素之外,印度和中国都存在着基本的政治困难,大大阻碍了盟国的合作。在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半潜在的内战继续分散了蒋介石的注意力,使他不能一心一意地进行抗日战争。的确,正像批评蒋的人所说的那样,他可能认为他的主要敌人不再是日本人了。日本的最后失败可以依赖美国的努力去促成,可是在国内与他争夺权力的共产党却不容忽视,需要注意提防。这种态度就引起了他和史迪威的冲突。史迪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作战能力和他们的俄国顾问是有深刻印象的。在1942年,战争的结束明摆着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中国问题的这一方面还不很突出,它后来才变得严重起来。
但在1942年,印度的政治局势是极其重要的。在那年的头几个月里,日本人对印度的威胁似乎显得特别严重,使印度的领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在短短3个月内打出了一个大帝国的这些亚洲同胞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有些印度领袖憎恨英国的统治,甚至欢迎由日本人来解放的这种前景。但这种极端分子为数不多,而且没有什么势力。甘地采取了和平主义者的立场。他不赞同任何形式的暴力行动,并宣布印度人应该避免战争,既不帮助英国人,也不反对日本人。由于甘地个人的威望,他的意见在印度很受到重视。有些印度人希望如果有办法去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日本人是会尊重印度的中立的。国大党抱着同甘地大体上相同的政见并代表印度民族中政治上积极的一派,要求给予印度独立,并迅速成立一个脱离英国控制的印度民族政府。
可是,当世界大战仍在进行时,英国政府决不愿意放弃他们对印度的控制。正如后来战后的事件所证明的那样,在印度占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与占人口少数的伊斯兰教徒之间所存在的摩擦和互不信任是印度实现独立的真正障碍。英国人对伊斯兰教的压力特别敏感,部分是由于印度军队大部分是从伊斯兰教徒中招募而来的,部分是由于英国处于保卫中东的微妙的地位,需要那里的伊斯兰教徒的支持,还有一部分则是由于伊斯兰教徒与印度教徒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一个最好的借口,可以用来延长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除印度本身的困难外,印度立即无条件独立的任何方案势必引起英国方面的反对。内阁和议会里的一批重要人物对于英国放弃控制印度的这一意见表示反对,丘吉尔本人或许也应当列入这类人里。
盟国合作的政治障碍
虽然如此,在1942年春季,采取某种步骤去平息印度人的不满似乎是刻不容缓的。英国内阁派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于3月间去印度,看看是否能够达到一种使英国和印度双方领袖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克里普斯携带了一项经英国政府批准的明确建议:答应于战争结束后给予印度自治领的地位。这个建议远远不能满足甘地和印度其他领袖们的要求,谈判以失败告终。
罗斯福热切地注视着克里普斯代表团前往印度。当谈判正在进行时,路易斯·约翰逊作为总统的特派代表来到了印度,他直截了当地表示希望印度立刻实行自治,至少是预备性的。他的活动在印度的英国官员中引起了很大的怀疑。在他们看来,美国人似乎蓄意要破坏英国的统治。罗斯福在与丘吉尔私下通信中劝告丘吉尔采取果断的行动,让印度完全独立,结果遭到断然的拒绝。丘吉尔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美国的建议,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多的。他对罗斯福要牺牲英国利益来推行他的理想主义深为恼火。
美国人往往夸耀他们管理菲律宾的例子,但英国的行政官员却不愿意学习美国的殖民地管理方式。在美国人看来是促使印度全心全意地参加对日战争的必要步骤,在英国人看来则是对英国的粗暴干涉。美国人越是谈论关于动员印度的人力来支援战争,英国人就越强调印度国内的问题和国大党对盟国事业的忠诚很不可靠。这种看法上的分歧证明是互不信任的根源。蒋介石努力为印度人与英国人之间的意见不一进行斡旋,但一点没能促使英国人比较肯接受外来的建议。
克里普斯代表团失败以后,印度人和英国人仍然相持不下。甘地和国大党发动了一场不合作运动,1942年8月圣雄甘地和数千名国大党党员一起被拘捕起来。从此以后,局势继续十分紧张,到处发生骚动。然而到1942年年底,警察和军队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公共秩序。由于日军入侵印度的可能性减少,政治危机也随着缓和下来了。
认为所有印度人民都接受国大党的观点,这决不是真实的。伊斯兰教徒肯定就不会接受。事实上,除了偶然参加一次反英暴动外还从事其他活动的印度人仅仅是一小部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对国大党提出的政治纲领和要求只具有最为模糊的概念。但是印度的局势却是爆炸性的。在1942年有好几个月,次大陆似乎处于革命骚动的边缘。如果日本人能够发动进攻的话,那么他们似乎很轻易地便可以取得一场重大的胜利。
英国人竭力试图建立起稳定的秩序来。他们采用警察方法,有时是很严厉的警察方法,来制止公开不满的现象,建立一支庞大的印度军队的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也加快实行。到1942年年底,加入印度陆军的人数超过100万,后来增加到200万人以上。但是这支庞大的军队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充分参加技术复杂的战争,因为招募来的士兵大半都是纯朴的农民。当军队已经训练到具有相当水平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障碍——缺乏船舶及其他运输工具——限制他们把军队调派到各处去打击敌人。结果,这样苦心建立起来的印度军队有一大部分始终没有机会参加战斗。
可是,到1942年年底,日本的威胁所造成的第一次危机已经过去。印度国内的骚动不再成为后方的一场严重的危险,而且已经建立起来的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击退日军企图对印度本土发动的任何侵略。但在幕后,不仅在英国和印度的政治领袖之间,而且在英国和美国、英国和中国的领袖之间,还存在着摩擦和互不信任。盟国在印度的合作仍然是表面的,内里则深受到基本上相互矛盾的目的的干扰。每一方对其他各方的行动和动机总是尽可能恶意地加以解释。美国人谴责英国人在对日战争中不积极、不重视,英国人怀疑美国人企图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中国人在自己人当中搞阴谋诡计,又同美国人和英国人一起谋求私人和党派的利益。
在对日战争中,盟国的合作方面还有一个缺点需要提一提。苏联坚决避开对日战争,继续与日本在外交方面保持正常的关系。在中国,俄国人与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都保持着暧昧不明的关系,但在1942年俄国的注意力和兵力都集中于对德战争,因此无暇在中国推行任何积极的政策。
参考资料
【史迪威文件】,第181、210、262、317、321页;
参阅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第759页;英国版,第2卷,第756页。
丘吉尔(第4卷,第184页;美国版,第4卷,第207页)
赫尔:【回忆录】,第2卷,第1482—1497页;
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第511—512、524—525页;英国版,第2卷,第515—516、529—530页。
丘吉尔,第4卷,第183、456页;美国版,第4卷,第206—207、5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