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之位易主,荷兰人吕特接替斯托尔滕贝格,成为新一任掌舵者。然而,这位美国在北约利益的代言人,甫一上任便将矛头指向中国,污蔑中国是 「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支持者」,并借此鼓噪北约国家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军事合作。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北约应摒弃冷战思维,纠正对华错误认知,停止干涉亚太事务。
丹麦首相也曾厚颜无耻地要求中国为俄乌冲突
「承担政治责任」。近期,北约政客接连利用乌克兰冲突问题对中国进行抹黑,试图破坏中俄合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乌克兰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才是导致北约政客逮谁咬谁的主要原因。
就在吕特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的同时,美英等国媒体证实,俄军已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武赫莱达尔。乌克兰军方也证实已下令部队撤退,这意味着这座战略要地已落入俄军手中。
武赫莱达尔作为乌克兰重要的防御支柱之一,其失守对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处境而言是致命的。俄军控制该地能够切断乌军的后勤补给线,并为向西推进打开通道。乌总统办公室前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哀叹道,乌克兰前线正在撤退,失去武赫莱达尔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基辅政权试图通过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利用占领的俄领土,迫使普京归还乌东四州,但这无疑是痴心妄想。他们的真正意图应该是通过对库尔斯克的突袭,牵制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迫使俄军回防,减轻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压力。然而,这一战略图谋最终落空。
莫斯科并没有被基辅政权牵着鼻子走,反而设下陷阱,利用乌克兰的进攻行动,将其精锐部队投入到库尔斯克战场。与此同时,俄军抓住这一时机,在顿涅茨克等地区发动猛攻,不断扩大战果,占领更多乌克兰领土。
莫斯科似乎并不急于赶走入侵的乌军,而是故意放任其深入,目的在于引诱基辅政权投入更多兵力,进一步削弱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防御,为俄军在该地区作战创造更多机会。因此,乌军最近失去武赫莱达尔,正是基辅战略误判的直接后果。
俄军在顿巴斯战场上持续发动猛攻,致力于早日实现控制顿巴斯地区全境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俄军也开始在库尔斯克地区投入更多兵力,对已处于劣势的乌军展开分割包围行动,旨在消灭或赶走入侵的乌军。
北约对中国进行的甩锅推责,并不能改变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失败结局。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日益枯竭,乌军士气低落,让西方国家 「不让普京取胜」的承诺沦为笑柄。
德国总理朔尔茨希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因为他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乌克兰冲突。值得注意的是,朔尔茨此前一直是
「不让普京取胜」的坚定支持者,德国也是欧洲国家中对乌克兰援助最多的国家。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欧洲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朔尔茨的转变,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现实情况。甩锅中国并不能解决乌克兰冲突,唯有恢复与普京的接触,促成俄乌和谈,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