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皇家坦克营」碰到志愿军会怎样?三个小时后被打残,营长当俘虏

2024-07-20军情

在我的印象里,大凡美国人要做的事情,英国必然亦步亦趋,如影随形。当年在朝鲜战场,英国就是紧跟在美国身后的「跟屁虫」。

但是,说到抗美援朝,我们似乎没把昔日「日不落帝国」的军队当回事。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英军实在不经打,对付英军,志愿军根本不需要出动「万岁军」这样的王牌部队,一支原本不被看好的部队就够英军「喝一壶」的了。

在介绍那支志愿军部队之前,先说一下来朝鲜「打酱油」的英国军队。

在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中,英国出动的兵力仅次于美国,在参加「联合国军」的16国军队中,英军的作战能力也名列前茅。

英国是「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是联合国「五常」之一,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英国的军力虽然比不上美国、苏联,却也是实力不容小觑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按理说,英军本该是志愿军不可忽视的劲敌之一,但是,在朝鲜,英军这个想象中的劲敌却并没有表现出强悍的实力。

三年时间里,英国向朝鲜投放了10000多兵力,其中,在战争中伤亡、被俘、失踪的人数就高达5000多人。

而且,一旦在战场上与志愿军相遇,英军的表现十分拉垮,给人一种错觉:英军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朝鲜「打酱油」的。

这样的与情形与英国的大国地位极不匹配。

接下来说说英国军队最没面子的一件事情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奉命入朝参战。

第一次战役,第50军与英军第27旅首次交手,第50军一口气攻至铁山地区,因为英军撤退得太快,第50军斩获甚微。

第二次战役,第50军在西线进攻英军27旅和美军24师一部,此战,第50军执行的是配合任务,虽然协助兄弟部队解放了北朝鲜全境,但是,第50军所起的作用不太大,在战斗中的表现也「少有亮点」。

在第一、第二次战役中,首批入朝参战的几个军各有亮眼的表现,唯独第50军表现平平,这让第50军曾泽生军长和徐文烈政委十分尴尬。

第三次战役打响之后,第50军奉命突破临津江防线,从正面向汉城推进。

这个时候,兄弟部队已经攻到前面,拿到了战役主动权,胜局既定,一般来说,第50军应该捞不到什么「油水」了。

然而,也许是老天眷顾第50军,给了第50军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1951年1月2日晚,第50军第149师在汉城的「门户」高阳与敌军交战,第149师很快就击破了美军第25师一个营的阻击。

接下来,第149师又与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第1营交上了火。

「皇家来复枪团」气焰嚣张,团长阿尔斯特曾经叫嚣,「我一个团就能灭掉中国军队一个军」。

然而,这支嚣张至极的英军部队却败在了第149师一个连手里。

「皇家来复枪」连续发起6次冲锋,都没能突破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最后,这个营被第50军后续赶到的部队消灭殆尽。

这是第59军入朝以来取得的最大战果,全歼英军「皇家来复枪团」一个营的战绩也让曾泽生军长大呼过瘾。

更值得曾泽生军长骄傲的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第50军将士再接再厉,打出了更加骄人的战绩。

「皇家来复枪团」第一营被歼灭后,英军「皇家重坦克营」与第29旅主力被分隔开了。

曾泽生军长当即下达命令,要求第149师盯紧「皇家重坦克营」,并抓住机会全歼这个坦克营。

第149师当时没有配备反坦克武器,对付英军的坦克,战士们仅有的「重武器」只有爆破筒、炸药包和手榴弹。

可是,第149师三个连的官兵只用3个小时就全歼了「皇家重坦克营」,300多个英军士兵或死或伤,或者被俘,「皇家重坦克营」少校营长柯尼斯则当了志愿军的俘虏。

步兵居然打垮了坦克营?柯尼斯对看押他的志愿军战士说:「你们一定使用了反坦克炮,要不然的话,你们根本不可能打坏我们的坦克,我也不可能被你们俘虏。」

志愿军战士懒得跟他解释,一个战士指着地上的爆破筒、炸药包和手榴弹说:「这就是你说的‘反坦克炮’。」

直到被押送至战俘营之后,柯尼斯仍然难以置信地对同僚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怎么可能炸毁我们的重型坦克?」

此后,「皇家重坦克营」全军覆没一事成为英军最没面子的事情,在英军的战史上,这件事情被三言两语一带而过,那个葬送「皇家重坦克营」的谷地被英国人称为「死亡谷」。

曾经不被看好的志愿军部队

第50军三个连的轻步兵歼灭了英军「皇家重坦克营」,志愿军第50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毋庸讳言,此战之前,第50军算不上「一流部队」,更不是第42军、第38军那样的王牌部队,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几个军里,第50军是最弱、最不被看好的一个军。

志愿军第50军改编自国民党起义部队(滇军第60军),长春起义之后,曾泽生率滇军第60军改编为「四野」第50军。

第50军不被看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

首先,入朝参战之前,第50军正在湖北农村剿匪、种地、修水利,基本上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态;

其二,部队改编之初,第50军的兵力总数多达5.8万人,到入朝参战之时,第50军再次进行了整编,兵力缩减到3.3万人左右;

第三,起义(改编)之后,第50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一系列战斗,完成任务之后,第50军上交了大部分战利品,唯一的一个榴弹炮营也留给了湖北军区。

因此,在入朝初期,第50军的装备情况非常堪忧,第50军是首批入朝的5个军中武器装备最差的一个军;

第四,进入朝鲜之后,第50军在前两次战役中表现欠佳,还几次贻误了战机。

要知道,彭老总性如烈火,大家一定都知道38军梁兴初挨骂的事情,对于犯下大错的下属,彭老总向来都是该骂就骂,不会顾及情面。

可是,彭老总却没有让曾泽生太难堪,甚至没有对他说过一句太重的话。

很显然,因为第50军这支部队的特殊性,彭老总给曾泽生军长留足了面子。

彭老总为什么这么做,曾泽生军长自然心知肚明,可是,彭老总越是客气,曾泽生军长越是感到生分,心里很不舒服;

第五,第50军干部缺位问题非常严重,在第四次战役开始之前,第50军副军长、副政委、2个师长、2个副政委和3个副参谋长的职位还是空缺,团、营、连一级指挥员缺编的情况更加严重。

因此,在全歼英军「皇家重坦克营」之前,第50军在志愿军各部队中处于「垫底」的位置。

用曾泽生军长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来说,「50军在兄弟部队面前抬不起头来,再这样下去,我这个军长不当也罢,还不如去38军当个炊事员来得体面」。

彭老总:「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

第149师三个步兵连全歼英军「皇家重坦克营」的捷报传到军部,曾泽生军长开心地笑了,自从跨过鸭绿江,他还没有这样笑过。

曾泽生军长自豪地说:「这才是50军应该有的样子,我早就说过,我的部队还是能打仗的!」

战斗结束之后,第149师把「皇家重坦克营」被俘官兵押送到了军政治部敌工组。

在当地一处朝鲜老百姓的院子里,敌工组的同志捧着一本【英汉词典】突击审讯战俘,第二天,第50军徐文烈政委亲自将战报送到了志愿军司令部。

没想到,看到第50军送来的战报,彭老总直接冲着徐文烈政委发了脾气。

彭老总对徐文烈政委说,「50军步兵连打掉了英军一个重坦克营?真的?你有没有搞清楚?」

徐文烈政委点头说:「是的,我们突击审讯了俘虏,打扫了战场,带回了战利品,事情确实就是这样的。」

彭老总话里有话地说,「你要对你所说的话负责任,50军可不能再有‘国军习气’喔!」

徐文烈政委听懂了彭老总的「画外音」,在国民党军队里,「谎报军情」、「夸大战绩」、「瞒报战损」、「虚报编制」等情况比比皆是,司空见惯。

对50军这支由起义部队改编而来的部队,彭老总虽然并无歧视,不过,彭老总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持怀疑态度,总的来说,彭老总不放心。

就在徐文烈政委组织语言,试图让彭老总相信50军的战绩的时候,彭老总再次开口了。

他语气严厉地对徐文烈政委说:「丑话说在前头,我提醒你,你也回去告诉曾泽生,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

眼看解释不清,徐文烈政委只好放弃争辩,请求「志司」派人去第50军调查情况。

一天之后,「志司」派往第50军「调查取证」的同志回来了,他们给彭老总递交了一份证据详实的调查报告,还带回了战斗现场拍摄的照片、缴获坦克等战利品的照片。

直到这个时候,彭老总和「志司」其他几位首长才确信:第50军的捷报无误,他们确实创造了令人兴奋、难以置信的奇迹!

1951年1月11日,彭德怀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副司令员和韩先楚副司令员联名致电各军(并上报军委),毫不吝啬地表扬了第50军149师446团。

这是第50军入朝以来收到的第一份嘉奖令,曾泽生军长在军部召开的会议上宣读了嘉奖令,并要求把嘉奖令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个战士。

第50军全歼英国「皇家重坦克营」之后第二天,第50军一部同39军和朝鲜人民军乘胜追击,一起攻入了汉城,威震天下。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50军越战越勇。

一次接一次胜利让第50军官兵扬眉吐气,部队的士气也到达了巅峰时期。

谁也没想到,汉江南岸,一场残酷至极的战斗正在等待着他们。

1951年1月25日,第四次战役正式打响,按照计划,志愿军主力部队主要集中在东线,西线则由第50军和第38军112师负责,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汉江南岸设防阻击来犯之敌。

战斗打响之前,第38军112师信心满满,却对友邻的第50军不那么放心。

尽管50军现在的战斗力已经与刚刚入朝时大不一样,但是,「万岁军」指战员普遍担忧:执行如此艰巨的阻击任务,50军能行吗?

消息传到第50军,不少指战员议论纷纷、忿忿不平。

曾泽生军长也听到了不少质疑50军战斗力的声音,对此,曾泽生军长没有予以理会,也懒得对外界解释。

在战前动员会上,曾泽生军长用一句话道出了50军全体指战员的心声: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俗话说,「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一支军队的荣誉是打出来的,为了50军的荣誉,全体指战员只有「背水一战」!

50个昼夜,曾泽生与第50军不辱使命,血洒阵地,其中,50军第447团坚守白云山11个昼夜,1800多官兵壮烈牺牲。

战后,「志司」原本准备授予447团「白云山英雄团」称号,临到颁奖前,一向低调的徐文烈政委去掉了「英雄」两个字,改叫「白云山团」。

50天内,第50军击毙、击伤、俘敌11000人,50军自身的伤亡也极大,全军减员20000多人。

50军在汉江两岸顽强抗敌的壮举很快传遍全军,不少担心50军「顶不住」的38军112师官兵说:50军不简单,没想到50军这么能打!

经此一战,第50军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它固有的印象,官兵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豪。

当彭老总来50军慰问指战员的时候,曾泽生军长如实报告了50军的伤亡情况,彭老总紧紧握住曾泽生军长的手,情绪激动地说:

「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我要给50军请功,50军缺兵,我马上给你们补充,优先给你们换装。」

1951年4月,50军回国休整期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曾泽生,在夸奖50军的时候,毛主席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在国民党军队,有人说你们是‘60熊’,依我看,你们现在是‘50雄’嘛!」

朝鲜战场上的英国军队为什么那么弱?

我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英国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亚洲,「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为了对付苏联,英国只能把有限的精力和兵力放在欧洲。

美国拉拢英国加入「联合国军」之时,英国人正在关心其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问题。

英国人的想法很现实:苏伊士运河才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比之下,英国对发生在远东的事情并不关心。

因此,对于美国大举投入朝鲜战争的做法,英国应该不是完全赞成的,至少是不积极的。

可是,英国又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得罪美国,英国人非常清楚,抵御苏联、保住自己的利益,英国离不开美国这个「保护伞」。

英国人担心,如果失去美国这个「保护伞」,英国不但难以快速复兴经济,还随时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

如果英国拒不出兵,则可能影响到美英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

所以,在各种压力之下,也是为了对美国这个「盟主」表示忠心,英国这才选择「入伙」,象征性地卷入了「朝鲜战争」。

在朝鲜的几年间,英军官兵「回家」的欲望远胜于美国大兵,完全可以用「归心似箭」四个字来形容。

1951年第一次「停战谈判」的时候,英国方面极力主张「和谈、撤军」,英国人的呼声比任何人都要高。

英国人很清楚,战争如果继续延续下去,英国如果深陷于朝鲜战争这个泥潭,英国的国力根本就耗不起。

英国人还担心,如果因朝鲜战事而让苏联在欧洲「钻了空子」,这才是「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愚蠢行为。

为了早日实现「愿望」,英国方面甚至向美国政府告了麦克阿瑟的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麦克阿瑟的「下课」。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军队官兵的战斗意愿和战斗意志也就可想而知了,无非是在混日子罢了。

鉴于出兵朝鲜的动机、心态以及各方利益关系等复杂原因,英军实际的战斗力和战场贡献都极其有限,甚至不如韩国军队。

说一千,道一万,英国与美国的所谓「联盟」建筑在各自的利益基础之上,什么「共同的价值观」、「自由」、「人权」,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这就是英军在朝鲜战场「打酱油」,以至于存在感不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