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城市,都说说呗。。。
1.福州。
自己的家乡是福建福州,一座在中国比较尴尬的省会城市。(名气不如厦门,经济不如泉州)。。
老福州有五区八县,更老的福州是有福州十邑(加宁德屏南和古田),我就是福州下面一沿海县——美丽的罗源湾。
虽然同属福州吧,说话之间都听得懂,但说话音调还是有些许差距,同时福州人和福州老八县之间的隔阂一直有,比如福州人说福州人,连江人都说自己连江的,当然如果走出省外了大家都会说福州人,慢慢的随着大福州发展,也包容起来了。
2.长沙。
自己的第二故乡,也是生活长大的湖南长沙。(当今国内最火的网红城市之一)
老妈就长沙本地老土著吧(老妈这边亲戚几代人都长沙的),所以我至今口音也偏向长沙话多些(虽然福州话也会说)。
毕业后加上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后选择留在长沙,一自己就在长沙长大的,二看中长沙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
3.重庆。
当时成都和重庆一起去的,做攻略时觉得成都好,但真正去后感觉重庆比成都好耍多了(个人感觉,不带任何偏见)
去过两次重庆,记得第一次去之前感觉没啥,觉得可能还不如成都。但第一次去坐轻轨3号线穿过嘉陵江的时候就感觉我与这座城市之间有着说不完的缘分在吧。
当第一次去坐着轻轨看着嘉陵江上的建筑不是很陌生,仿佛看过很多次了。
第一次去重庆听到重庆江北,渝北,沙坪坝等这些地名不是很陌生。让我感觉自己不是第一次来重庆。
重庆可能也是因为家里人或老家在重庆做生意的比较多(重庆九龙坡大渡口做石材生意的大多都我们家乡县城的),感觉特有缘分,期待能第三次去重庆。哈哈哈。
4.西安。
都说当代中国看上海,近代中国看北京,古代中国看西安。
古城西安对于我来说吧,算是一座比较有缘分的城市。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高考完后)来的地方就是西安。遇到了很多小伙伴,也是多年旅途路上遇到最多的,可能加起来都没西安遇到的多。在回民街还偶遇初中老友。
第二次游完大西北来西安一趟,在回民街遇到湖南和福建两地老乡。在第二次去西安前,在大西北青海游玩就遇到了三西安的,两西安大妈,一个西安的小姐姐,其中西安那个小姐姐还挺投缘的可惜没留联系方式。
在第二次离开西安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圈说:两次来西安,西安对于我来说是一座有缘分的城市,我下次一定要带着我的缘分来古都西安。
。。。一直到现在三年多了,还没缘分。第三次去西安一定会带着自己的缘分去的。。
5.大连。
浪漫之都,时尚大连。从小听的最多的城市广告之一。
在还未去大连之前,大连是我一直特想去的还未去两座城市之一(另一座是台北,还未去)。
依山傍海的美丽城市,在飞机还未下降的时候,从空中看大连,就觉得大连这城市特美。三面靠海,又北靠山。
去之前网上看了这几年大连经济不咋地,觉得大连咋的咋的,但还是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吧。
去之后感受,城建在北方乃至国内还是前茅的,更何况人家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就是这样的了。
大连的海还是很清澈,尤其有海鸥相伴着。
。。。
以上个人比较难忘怀的五座城市。
。。。。。。
2023年8月补充一座城市,两个月前刚去过的——香港
还未去之前,香港吸引我的第一方就只有夜景。
但去过后香港太多地方吸引我了:
1.依山傍海(水)的城建,这点和我之前喜欢城市重庆和大连有很多相似之处。
2.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满大街外国人,亚洲人也好,欧美人也好,文化的大融合,包容。
3.亲民又有气质的阿sir。每天都要多种方言对待路人,问路都很亲民甚至带你走一段路,每天背着重重的工具。
4.香港人坐电梯时的规范素质,一般站右边,左边留给着急走的路人(这点回内地后几天还不太适应。。。)
5.香港粤语文化的魅力,回内地后还时刻回味着港铁报站:请不要靠近车门。
还未去香港之前,各大网络论坛说在香港说普通话(国语会被歧视)。。。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吧,并没有,在香港三四天不论打车地铁,超市,饭店,太平山顶景区等都说的国语,而且很热情的回答!
香港歧视的不是说普通话(国语)的内地人,而是歧视没有素质的人(不论你是哪个地方的人)!
去过香港后,香港也是目前国内去的几十座城市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三座城市(另外两座是重庆和大连,都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
。。。
两座是自己的成长生活有关。四座是自己旅行路上走到的最喜欢最投缘的四座城市。(PS中国大陆一二线城市吧,就二线差青岛,沈阳没去过,等于差不多都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