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为什么会有一种国产漫画/动画比日本漫画/动画尺度小的错觉?

2021-11-25知识

这个问题竟然被圆桌收录了,可还行。

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蛤蟆老师,A兵者都说的非常好。

我来谈点别的东西吧。

一般而言,我认为尺度分成三大类:能不能魔改(比如 狗柴犬织田信长 )、可不可以触及(小众)禁区(比如 驾笼真太郎 )、能不能涉及 政治讽刺 (比如下面要谈到的这部作品)。

第一个是宽容度,第二个是小众度,第三个是政治度。

三个都有不俗的表现,才能说这个 尺度很大

除了其他答主说的那些可以谈的大尺度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魔改、讽刺、色情、暴力、血腥、猎奇等各种作品以外:

(一)日本漫画甚至还有讽刺自己的漫画审查制度过于严格的作品

这部作品是 筒井哲也 画的 【有害都市】

【有害都市】讲的是东京举办2020奥运会前夕,日本国会通过了「扑灭有害图书运动法」,并成立了「有识者」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审查市面上出售的漫画,将任何可能觉得不合适的作品通通下架,为了维护东京奥运会的和谐。

如果按照【有害都市】的讲法,今年上半年上映的柯南【绯色的子弹】就属于明显需要禁止的作品,整个地铁最后直接翻车烂掉,十分有损东京奥运会的形象,还暗示东京奥运会可能会办不好的,那可实在是太有害了。

【有害都市】有一篇写的很好的漫评,大家可以看一下:【 為何家長學校從不放過漫畫:【有害都市】與漫畫審查 】http:// themangagalaxy.blogspot.com /2015/03/blog-post_25.html (打不开链接不要怪我)

我这里摘录一点点:

【有害都市】裡的審查委員會叫「有識者」,這也映照出這些陣營的心理:在他們心目中,青少年是不同於他們,一群不循規訓就會走上邊緣、對抗規訓,沒有對自己做什麼的「意識」,也沒有成年人的「知識」。「宜家你唔明,大個咗你就會明。」
其實只不過是「大個咗」之後,(你)就擁有權力而已。
他們所恐懼的,大概是媒體奪了他們的「教育權」,想著手執漫畫的孩子腦裡正受漫畫有害訊息「污染」。多半從未手執他們所執的漫畫,只憑漫畫=公仔書=黑社會色情etc的歷史印象,就算翻開細看,「我是來批判(定批鬥?)」的前設,就會蒙蔽他們感受漫畫的言說、對話、引導思考之能,進眼的,也只剩「誨淫誨盜」,因為打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想找漫畫的「誨淫誨盜」,繼而證明它「爭奪教仔權」的罪惡居心何在。
好罷,就算漫畫真的訊息、作者動機不良,又如何?說「色情」之錯,總是因為「我地唔知點知點同細路解釋」,其實是根本不懂解釋,還是從沒打算解釋?

那么这就有个讨论了千八百年的文学问题需要再提起了:

文学艺术作品的冒犯式讽刺,到底是揭露了自己所在文明地域的问题,还是一个奶头乐?

听起来很奇葩的问题对吧。

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人在说韩国的【雪国列车】【寄生虫】【鱿鱼游戏】的时候,就会说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观点:

这是一场合谋的奶头乐,让你在这些影视漫画作品里获得了已经反抗成功的幻觉,当你从电影院出来或关上漫画书之后,你还是会投身到现实苦闷之中。

这个观点的隐含意思是:文艺作品不会激发人的行为,而是会让人满足,不再做相似的行为。

也就是说,本质上,赞同上面观点的人,会反对这个观点: 这部作品把我的孩子带坏了

当然,赞同任中一种观点都无可厚非,艾布拉姆斯早就在【镜与灯】里写了关于这两种观点的碰撞。

但是,如果有的人,既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有代偿性,又认为其同时有教化性 。那么他一定是一个精分。

扯远了,说点别的。


(二)尺度大小和审查宽严密切相关

漫画最早承担的社会功能还不是讲故事,而是讽刺时事。

至少在 政治尺度 上,世界各国讽刺自己家首脑的漫画可以说是直接拉满。

现在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漫画都是给小孩子看的」。

但早在18-19世纪,漫画都是给大人看的。

19世纪初期,法国从英国舶来了讽刺漫画之后,便发生了著名的 1831梨与国王表情包 事件。

漫画家、出版商夏尔·菲利庞(1800-1861)1930年成立了漫画期刊【讽刺漫画】,并与1931年刊登了路易·菲利普国王的讽刺漫画,并在后来的庭审辩护中用梨作为表情包辩护说: 如果你要禁,就应该禁止一切画梨的人。

「如果你仅仅依靠外表相似就认定讽刺漫画里的人是我们的君主,那么你就落入荒唐之说了。瞧瞧这些潦草的速写,应该足以证实我的辩词。」
「这幅速写像是路易·菲利普,于是你就要判它有罪么?」
「这幅速写像是路易·菲利普,于是你就要判它有罪么?」在第二幅略加抽象的画下,他写道:「那么,对这幅形似第一幅的也需判罪才是。」
「末了,如果你遵循逻辑,你也不免要对这只梨定罪,因为它和前一幅图相似。因此,对于一只梨,对于一块布里欧修面包,对于每一个能够或偶然或故意找出与国王些许相似的丑陋脑袋,你们都会判处它们的作者5年监禁和5000法郎罚款么?!承认吧,先生们,这可真是最奇特的新闻自由了。」

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

当然法国发生了很多有关文学审查的事情,其中就包括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马奈的石版画【处决马克西米利安】等。

也正是因为有梨事件的影响,后续这些作品早年被判定为需要删改审查了之后,还是在19世纪中期获得了开放出版,不再受到审查。

受到法国大革命以及19世纪法国文艺(漫画、文学、美术、音乐、诗歌)开放运动的影响,现在的法国动画、漫画时不时也会有一些讽刺和黑色幽默。

关于日本漫画审查之路的发展史,我就不再絮叨了,有三篇文章可以一看:

简单说,就是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在争取(现代)日漫尺度更大这件事上,有比较突出的贡献。

手冢治虫 新派漫画却被批判为「胡扯,荒谬,对儿童而言过于刺激」,当时媒体报道由于【铁臂阿童木】中一个画面导致儿童跳河自杀事件发生,有人因模仿【月光假面】跳墙,批判家疯狂地批判漫画是对儿童有害的恶俗物。
首先做出突破性的创举,在现代漫画中画出赤裸女性上半身的勇者,是大名鼎鼎的漫画之神—— 手冢治虫

无独有偶,美国的漫画审查,在20世纪的也是非常严格的,但美国漫画大师斯坦李的争取(现代)美漫更大尺度这件事上,也有比较突出的贡献。

见下文:

1971年, 斯坦李 应卫生部之邀,创作一个寓教于乐的蜘蛛侠故事,向青少年揭露毒品的危害。这个故事没能 通过CCA的审查,因为漫画条例严禁提及毒品,不管是否出于反毒教育目的。但是斯坦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照样推出它——哪怕不获批准。

知乎里其实有一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

虽然很遗憾,这也是一个错觉。

但是东京沉没和毁掉的概率可是很高的。

是呀为什么呢?

就连【数码宝贝2020】第一集都是:


(三)也不是没有大尺度的国漫

少,确实是少。

但,并非没有。

既要有大量魔改、又要有小众禁区,还要有讽刺政治,别说三项了,一项要满足的作品也不多见。

先说为什么少。

除了不能说的东西以外,还有一个叫做「对网民道德主义标准的担忧」。

这是戴锦华说的:

种现象无处不在,包括对电影、对故事、对电视剧、对明星的态度,还有在豆瓣上打分的态度。不是说这里面没有真问题,艺术的不道德论是持续了几百年的论争,在生活中我们真的会去痛斥那些渣男或邪恶的女人,真的不想跟他们讲话,那在艺术作品中可不可以去书写?如何书写?一个道德上的败类是不是可能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文学人物?是不是读到一个非常迷人的、道德不完美甚至是败坏的人物,就是在诲盗诲淫?这样的问题持续了几百年也没有统一的回答。在看到人们试图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来要求和净化文学艺术作品的时候,我都会感到警惕,因为这种「道德主义」一定伴随着一种社会暴力,一种对更多元的、尊重差异的文化的损害。

然后再来说,我认为单项做的比较好的三部国漫/动画作品。

首先是大量魔改,那肯定是【十万个冷笑话】,魔改到什么程度?魔改到被上美起诉的程度。

然后是小众禁区,我选......选什么选呀,推荐咚漫的悬疑选区,里面有大量恐怖、猎奇的韩漫。如果硬要说推荐国漫,那我推荐我的互关知友 @will lian 老师推荐的作品【看上去很美的太阳照常升起】吧。

最后是讽刺政治,这个非常难找。但也不是没有,推荐庸鬼老师编绘的【嗜谎之神】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