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进攻可以说是典型的美式篮球阵地战的产物。美式篮球就是单打一对一,不像欧洲篮球那样五个人是个整体,打球时搞得像国际象棋一样。而三角进攻是一种拿掉当家球员的部分球权,同时为当家球星创造大量一打一的局面的阵地战战术。这两句话听着看似很矛盾其实不矛盾。
解释这个矛盾前,先说一个题外话,美国球员从小就擅长一打一,能进入NBA的美国球员大部分都是一打一的高手(举个例子布鲁斯鲍文给人的感觉是只会防守和底角三分的球员。但这哥们三十岁才进入NBA,三十岁之前打法甲,拿过法甲得分王)。但普通球员和明星球员的区别是前者只擅长一打一,后者擅长一打n。
先说第一个,拿掉当家球星的部分球权。即在阵地战中当家球星不总是是战术的发起者,战术发起者是球队当家和头号组织者。公牛时期皮蓬是公牛的组织者,湖人前三连冠时期不太清楚,后两连冠家嫂是组织者。三角进攻的战术发起往往是在罚球线45度处和低位处。以持球人为顶点,构成左右测各两个三角,持球人可攻可传,其它球员要随时移动与持球人形成三角。一对一坚决进攻,若有人包夹,把球传给球队当家或者第二组织者。这样对面的防守阵型因为第一次持球人的进攻而改变,第二次持球人因此得到很大机会一打一。若还是面对一打二,则第二持球人会继续传球,那么第三次持球人就有极大概率有一打一机会。因此不断创造一打一是三角进攻的基本盘,一打零是这个基本盘上面的高层建筑。
当当家球星不是进攻第一发起者时,当家球星也要像角色球员那样与持球人形成三角不断移动,再等到球传到手里时,要么攻要么传。
当当家球星是进攻第一发起者时,他会面对极大的防守压力,他要做的是改变对面防守给第二次持球者创造一对一。转出球后他得围绕第二持球者跑三角,带开防守人。等待下一次一打一机会。
说了那么多,大家估计看也看累了,失去了一些耐心。所以三角进攻对主要持球者的耐心有极大的考验。什么时候攻什么时候传,球不在手里该怎么办,这不是在打篮球这是在下国际象棋,你得对场上现在未来的局势有很强的判断。而且在三角进攻里的当家的,还得是背锅位,当战术打不出来时,持球者得在进攻回合最后的时间里在中距离不断地惩罚对面,让对面改变防守不要堵两边放中间。为后面能继续执行三角进攻创造条件。
所以能打三角进攻的当家球星满足三条:1.个人进攻能力强,2.还得有极高的篮球智商,3.要有很强的耐心。所以外线球员除了科比,乔丹,以及皮蓬,大部分外线球员都不愿意打三角进攻。满足前两条的已经很少了,满足第三点的几乎没有。角色球员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智商和一对一能力。所以禅师之后三角进攻也就没了。
因为大部分教练想让当家球员打三角进攻已经很难,想让角色球员打三角进攻也很难。现代篮球像极了工业化的流水线。每一个人分工明确,和产业工人一样。所以现在的NBA比赛的风格就和大众车的外观一样,同质化严重。所以老球迷嘀咕现在的比赛不好看,因为差异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