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伴侣同时又是好旅伴的状态太难了, 异性情侣在旅途中是一对一的关系,亲密且拥有差异,矛盾才更加明显。
拿我本人来说,旅行十年,从一个人满世界浪到偶尔结伴,再到进入亲密关系。结果发现旅途中的莫大冲突都来自家庭内部。仔细想想自己与家属也算是旅行时候关系变质的,当时人多结伴一片和谐,结果交往后几乎每次出游都有各种崩溃时刻。
总结下大概有这么些原因:
1. 喜好差异
譬如一个想玩尽兴一个见好就收,一个喜欢人文美食一个喜欢户外,就很容易有矛盾。就拿「吃」来说,我家属是那种「每天吃一样的东西完全ok」的那种,最讨厌饿着肚子还要赶路,但我又比较馋爱打卡喜欢拉着他陪。我会做详细攻略找苍蝇馆子,他迷信点评上排名高的那种典型游客店。相互无语的时候挺多,做情侣容忍度又比一般旅伴低,唯有互相磨合。
其实普通旅游搭子也有这种时刻,大家就很默契地各怀鬼胎拆伙玩了。情侣间却没办法这么做,毕竟问题不解决拆伙约等于分手啊!
2. 体力差异
直观体现在对舟车劳顿的耐受度不同。诚然人随着年龄与阅历增长阈值会逐渐拔高,好奇心衰退,但两人不同步,一个想打卡拍照特种兵一个想酒店躺平,就很难受。徒步滑雪之类的户外活动我歇菜得比他快,城市游很多时候我想再看看他已经蹲下玩起手机了。一方不理解长途驾驶的疲惫,另一方不理解选餐厅酒店时候的追求。同样是起床准备出门,女性少不了梳洗换衣,男性剃须5-10分钟搞定——但是临出门时总要蹲个厕所。
3. 对安全的敏锐度不同
多了一个性别视角,有个发现是:女性出门在外倾向于更谨慎,譬如检查酒店的门禁与隐藏摄像头,避免进一步冲突「算了算了」的时候也很多。男性似乎就要顾忌少一些,我们同游时吃了亏基本都是家属出面去协调。有一次我俩住的房间被前台搞错开给了别人,半夜十点多只见一个陌生醉汉刷开了房门!幸亏我挂了门链对方没能进来,讲又讲不通,最后被我家属威慑走了。想想要是自己一个人肯定吓死。
后来他表示,自己出行时根本不会想到挂门链,确实有共情到女性的处境。
4. 性别带来的关注点不同
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卫生,前些年与女性旅伴同游,可以拿出一次性浴缸套放水泡澡,互相借用卸妆油与卫生巾。不熟悉的洗漱用品不用,酒店的塑料梳子也是从来不碰的(因为会起静电)。男生嘛,脸出油的解决方法是——多洗几遍。马桶可以直接用,一条大浴巾从头擦到脚,各种现成一次性用品凑合,酒店剃须刀不趁手把自己刮得乱七八糟,甚至还有划破相的时候,看不下眼。
5. 抢占行李空间
情侣的行李一般会放在一起。怎么分配,收行李太磨叽了怎么办,也是一个容易有冲突的点。譬如我一定会带自己的毛巾拖鞋,像很多女生一样,计算内裤的数量和个护用品,考虑服装搭配,甚至分装洗衣液。而我家属的打包风格,糙到让我怀疑他那些年在西藏和东南亚是怎么浪过来的——不过他的数码产品收纳要比我好很多,衣服可以揉一揉塞包里,拍照设备和各种线必须井井有条。
如今我们有明确分工:退房走人一个迅速收拾一个负责善后查漏。行李他负责设备包,我负责生活用品。也是进入亲密关系,才知道男性在长途旅行中会需要鼻毛修剪器这种东西。会给自己装用惯的发梳,也会给他备好牙线棒和剃须刀。
实际上在刚开始交往不久时,我给这个糙老爷们准备的礼物就是一把手动剃须刀,当时刷了好些男性论坛,看了测评榜单,说剃须刀这个领域里 吉列 是品牌领先独一档。遇到出差去外地比赛有体育局领导在场的重要场合,之前就有过酒店剃须刀不趁手容易把自己刮得乱七八糟的经历,险些划破相更看不下眼,所以给他买一把趁手的吉列剃须刀能够在关键时刻让他更干净。技术要求比女生常用的刮毛刀高很多:5层精工刀片刮一次可以管三四天。家属表示赞不绝口生活质量直接拔高一个台阶,主要是刀头刀柄有好几个可以灵活摆动的支点,脸颊、颧骨和下颌都特别贴合,和一次性用品云泥之别。而且很好的一点是它收纳方便,用完一冲,既能清爽地垂直立在底座上放洗漱台,又能收在小盒子里。
之前的引力盒用了几年,换过几次刀片,最近升级了新品极光刀。质感明显重一点,说是 去角质油脂更胜一筹 ,不容易长痘发毛囊炎。涂上泡沫等胡子软化,再利落地刮掉,颇为享受。即使不与我同游,他出行时候也会放在行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