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一直不上班是什么感觉?

2019-11-23知识

95年,女,从17年底开始,已经不上班42个月。

讲讲我的经历。

  • 2017
  • 毕业后怀抱着闯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去了上海,进入了一家公司,结果干了半个月,公司就倒闭了。

    后来就赋闲在家写写文章,正巧朋友创业拉我去为他工作,屁颠颠去了,干了两个来月,又倒闭了。

    那是2017年的11月,我因为接连工作不顺,对上海这座城市产生了丝丝绝望,于是一张机票,去了大理。

    从那一天开始,我再也没有上过班。

    2017年的冬天我是在大理过的,每天看书写字,喝酒吹比,悠闲自在,做作文艺。

    后来待得无聊了,就开始旅行。

    先是往南边跑,去了云南边境外的一些国家。

  • 2018
  • 旅行可真开心真快乐啊。

    永远在接触新鲜的东西,在探索全新的城市,认识陌生的人,生活从一成不变的大理养老日常变得充满了未知与新奇。「生活在别处」果然是一剂治愈都市青年的良药。

    我开始不停旅行,从一个国家去另一个国家,从一座城市去另一座城市。我迷恋在路上的日子,迷恋被新鲜事物充满的日子,也迷恋这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日子。

    就这样,我旅行了整整三年,生是把生活过成了一场漫长的「城市流浪计划」。

  • 2019
  • 2019年冬天,我去了贝加尔湖,在镇上住了许久。

    因为天气太冷就发烧生病,然后辗转到莫斯科,休息了几天,最后中止了原本的旅行计划(本想继续去乌克兰等国),从俄罗斯回国。

    到这个时候,我的旅途已经持续了三年。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毛病,精神也因为连年奔波而感到疲惫。

    这个时候,风景已经无法吸引我,人文也无法吸引我,国与国,洲与洲的差异也很难吸引我,我因为不再对旅行感到期待,而最终停止了我的旅行。

    回国之后没多久,就疫情了。

    我住在北京,连门都出不去,直到2020年的夏天。

  • 2020
  • 疫情期间清醒的人都在弯道超车,而我好不容易获得了休息的时间,是实实在在休养了几个月。从看病开始,调理身体,调整睡眠,给身体查缺补漏。

    同时多读书多看报,拯救一下三年不动,空空如也的脑子。

    2020年夏天,我开始思考接下来的生活。

    长途旅行嘛,短期内肯定是不愿再继续的。

    那要尝试上班吗?

    上班嘛我这具懒散惯了的身体,一时之间也是接受不了的。

    光早上准时起床晚上准点睡觉这一点我就做不到。

    我感觉这个阶段的我很像个小废物,对生活掌控力很弱,亦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好像对于别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对我来说就很难。

    光是与人社交,工作对接,外出聚会,好像一旦脱离了「他乡」的概念,做任何事,我都会觉得浑身不适。

    虽然依旧没上班,但我还是尝试了一些新的工作。

    我在北京呆不习惯,因此几乎不出门,但在当时恋人的支持下,去参与了一些与他相关行业的工作。

    整整半年的时间,有一种在做「人类社会性复建」的感觉。

    这半年对我来说,是很深刻,很难熬的半年。

    某种程度上,也是快速成长,不断自省的半年。

    年底的时候这部分工作结束,我回到南方,重新架构我自己的生活。

    这就进入2021年。

  • 2021
  • 2021年,是我不上班的第四年。

    我也不再年轻了,即将走入26岁这样的年纪。

    从年初一直到现在,我都在规划剖离了旅行之外的我的生活与工作。

    我想要从事的行业,我缺失的部分,我擅长的领域,我想要创作的生活。

    实话实说,状态是: 20%的迷茫与焦虑,80%的笃定与信心。

    我回到了喜欢的城市,到目前为止,从事的依旧是我喜欢的事情。

    但我的喜欢不再是20岁的喜欢,那么浅显和粗糙。

    而是更加坚定不移的,当然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目前依旧是没有上班的。

    但我不再排斥上班这件事情。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某个时候就会结束这种不上班的生活,而选择进入群体之中,成为某些项目的一部分。但如果我这么做了,一定是因为这工作本身,同事本身,就十足吸引我。

    其实我,也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毕竟,不上班的日子,过了四年,有些腻了。

    关于这几年旅行的日子里我是如何养活自己的,可以看我关于自由职业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