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闲聊一下自己手上的耳机和历程...

2020-10-16知识

就从头开始聊聊我是如何开始烧耳机的吧,不会写很多形容词,就简单的说说吧。。

1. 入坑 -- 高中 平头塞

最早开始慢慢入坑是高中的时候。。。11年左右,借着要学英语听听力的借口,家里给买了一个mp3(忘记牌子了,就记得是很小的一个,上面还有个单色屏)和一副森海mx160好像,当时只知道森海很厉害的样子233

后来上各种论坛看帖子,当年的imp3论坛好像已经没了?真唏嘘。。然后逐渐知道了当时的平头塞旗舰是mx980,好像要1000多,想都不敢想,同时还有很多说创新air和A8(不记得牌子了)很好,还有很多鼓吹mx760和mx500的。然后手痒的我背着父母偷偷花了300多同城收了一副二手的mx760...为了收mx760可查了不少帖子如何鉴别真假哈哈哈

mx760拿回去偷偷听,满是惊喜,当时就觉得好耳机原来是这样的,低音澎湃,声音透明,声场大。。开心了好一阵子,还在手机上折腾rockbox播放器啥的,玩的可开心了,可惜了mx760上大学后借给同学后就找不着了,要是能一直收藏着该多好,哈哈哈 带我入坑的塞子

2. 烧随身 -- 入耳 地外科技

mx760一直陪伴着我到上大学(13年),然后入手了当年小火了一阵子的地外科技jvc的三单元动圈fxz200,当时有活动,1100入了fxz200日版还送了一个小萌SS01(据说是以FXT90为蓝本做的一个双单元动圈,纯白色款颜值颇高)fxz200至今还在手上,小萌耳机送人了

jvc fxz200

说说fxz200,包装很简陋,配件就只有一个特别小的耳机包和三个大小的耳套。耳机也特别硕大。。毕竟三个动圈单元,分线器上写的LIVE BEAT,照片上已经看不太清了,满满的沧桑感。当年的初听感是特别的闷,低音轰隆隆的,然后灵敏度很低。。,我就煲了很久,我一直不怎么相信煲机论,尤其是入耳,不过这个是第一个让我明显感受到煲机有效果的耳机。经过几个月,几百个小时后,低音量感越来越少了,整个耳塞通透了不少。。现在拿出来偶尔听听也觉得挺不错,属于潜力很大的塞子

被fxz200圈粉之后,又入了二代木振膜fx700(国内型号为fx800),那时候已经出国了,大约260刀,到现在保养的还是很好,木头腔体上也没什么划痕,应该是我用过时间最久的入耳了,当年很喜欢这个声音,但是现在觉得这塞子缺陷还是很明显,低频过量,比用到后来的fxz200要多,高频毛刺多,中频薄而且凹陷也明显,不过能感受到的声场在耳塞里挺大的了 这塞子也留着做纪念了,不会出掉了,也不值几个钱了吧

jvc fx700

中途还买过re400,当年还是百元美刀价位。。现在已经是百元rmb价位了。。真的。。嗯。。。声音的话在我当时被低音量大带跑偏的听音观下,我是感觉下盘残废。。没多久就出掉了,就记得人声挺好听的

后来大概15年的时候?记得不是太清楚了,第三代木振膜发布了,fx1100(国内型号fx1200)我就入了,这玩意低频量比fx700还要大,但是中频补上来了,有厚度也不凹,高频不是特别亮但是也不闷,jvc式的木振膜低频还是值得一试的哈哈哈。因为当时已经入了大耳,其实使用的并不是特别多,就是去学校的时候用,后来出给我室友了

后来17年左右玩过akg n40,声音很喜欢但是佩戴我不是很舒服,右耳能听到心跳声。。最后也出掉了,当年399刀啊。。。前几个月100刀不到都卖过。。我的AKG啊你咋这么能跳水呢

AKG N40

还是17年的时候手痒看到打折的re600,又买了一个。。跟印象中的re400差不太多,频响很平直,但是我感觉这种平直的频响在大耳机上会舒服很多,放入耳上就会有没气势的感觉,密度不够厚度也不够,就是能显得比较透明吧

Hifiman re600s

最后说说三星galaxy s8开始手机配的akg佩塞。。这玩意听感真的还不错,完全不像手机佩塞该有的表现

3. 大耳 -- 森海-->AKG+拜亚

烧大耳的过程基本是我树立听音观的过程,经过了两个极端最终来到了中间。。

大耳入坑是从 HD650 开始 (吐槽两句。。森海是真的保值。。),大约13年,最早是想买个定位直推的hd598就退烧了。。嗯。。结果各种说hd598直推也不行,不如直接上hd600/650。然后hd600又是说偏古典,hd650偏杂食。。那好吧,结果就上了hd650的贼船233 hd650在美国几乎不怎么打折,,血贵,,我是收的二手的,听了有一年多。 刚开始觉得可好听了,这男声,好毒,然后因为左右可以拆,当年在宿舍还拆下来当笔记本音箱用过...谜之操作

时间久了后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听觉疲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可能我确实不是很喜欢这种暖厚声,在入了 k702 后(奥产1w5号),就被开阔的声场和清亮的高频给惊艳了,当时就觉得hd650这是个啥。。然后就把hd650出掉了(也许我当年入了600的话可能就不会出了吧233,现在可想再搞只600玩玩)

AKG K702

让我现在评价K702的话,就是声音线条很细,声场无边,高频亮,低频少,声音很素,不像akg,音色上很像hd800,在朋友家对比过,现在的我不是很喜欢他的声音,偏薄,偏冷,偏亮

然后收了一只成色一般的晚期 K240M , 黑纸小孔版,腔体海绵全烂了,掉渣,后来改造,把240M的前腔+单元换进了240s的壳子里,造就了我现在手上这只K240S外壳的K240M。虽然这是一只晚期的K240M,但是还是有K240M的味道,高低频延申很一般,中频暖并且有一定的厚度,(所谓的黄昏感),听人声相当的喜欢,是我现在还留在手上的耳机里最早买的一个

AKG K240M 黑纸小孔版

T1 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高密度的声音,线条不厚但是又有肉感的那种感觉,声场不大不小但是很规整,声音很满的感觉,但是很细腻,经历了暖厚和薄亮后,认识到了这种不薄不厚不冷微暖的声音,被拜亚圈粉

K812 (4k+号奥产),声场很大,横向纵深都很好,可以匹敌HD800。低频有轻微突起,我觉得比T1和HD800的低频都要暖一点。中高频是典型AKG的味道,中频没有HD800那么凹,但是也没有T1的温润,听女声还是不错的。交响上的表现我觉得K812和HD800各有特点,T1在气势上就输了一些 K812最终也出给了朋友

AKG K812 and 拜亚 T1 1代

DT1990 十分满意的耳机,而且超低价入手的全新机,血赚。。7K号,除了8-9khz上那个拜亚峰有点高之外,其他地方都特别满意,最喜欢的耳机之一。简单跟T1相比,空间感要弱,声音密度相当的情况下更厚,低频频响比T1强,人声结象比T1大

拜亚 DT1990

K701 17年的时候在ebay上收的成色很完美的末期奥产,9w号段。相比印象中的K702,中频要厚不少,高频也没那么刺亮,比较顺滑,有明显染色。然后说到低频,不知道是不是我这只是奥产末期,低频量并不少。低频我的听感上是有点突兀,可能中低频衔接不是很完美,总之是只好看又好听的耳机233 大手办不是盖的

AKG K701

HE560 当时Adorama上打折299,忍不住就入了一个,自带平衡线赞,声音很舒展很自然,不过声场比较扁平化,低频很舒服,量不多,质很好,总之就是全频段都比较自然舒适的耳机,我觉得很不错 也是听了HE560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re400和re600都是按照大耳这种取向调的,,但是放在耳塞上总觉得味儿不对233

Hifiman HE560 新头梁版

18年之后就没怎么玩耳机了,半退烧状态233,直到最近突然又想买了,陆续收了两只老AKG又入了俩新拜亚

AKG K280 Parabolic 1980s的耳机,AKG黑科技年代的产物,单边双单元,我收的这只成色特别新,两边的金属盖都没有划痕,耳罩还柔软坚挺,腔体海绵还没完全掉渣,皮筋也没完全松掉,不过我还是找harman pro买了些配件,自己把头梁和皮筋换新了,后腔海绵也换新了

声音上来说,很自然活泼的声音,低频意外的不缺,高低频延申都比k240m要好,中频没有k240m那么暖,但是也不冷,很年轻的声音。声场不大,但是纵深感不错。拿来听听流行还是很舒服,跟k240m不是一个味儿

AKG K280 Parabolic

AKG K240 Sextett LP 1975年量产的K240 Sextett,AKG最传奇的耳机,黑科技的发源点,可惜我手上这只只是LP(Late Production),没有蹲到EP和MP。。要么就是特别贵,同样也换了海绵和头梁。。

6个从动振膜的黑科技,在70年代的材料科学限制下实现优秀的低频频响,感叹AKG当年的牛逼和现在的惨淡。。LP的低频在我听来已经很多了,应该在50-300hz有很大的隆起,中高频的特性跟k280和k240m很像,亮度介于两者之间,听流行还是很带感,不过论素质还是不如现在的新耳机,低频虽然带感但从还原角度来说是明显过多的。。而且有稍稍过量的混响,据说EP低频还要多很多。。不敢想象

我觉得老耳机值得一玩,玩的是体验当年的技术,当年的声音,但是也没必要神话老耳机

AKG K240 Sextett LP

DT880 Chrome Version 黑色版dt880,4k多号,250欧,以前听过dt880pro,觉得特别素,声场小,结象巨大,有塑料味,不好听,所以对dt880的预期没有太高,但是一开声就。。嗯?完全不一样,880很宽松,低频量感适中,不少不多,氛围感也刚刚好,衔接很顺畅(k701的低频衔接就不太好),中频很平坦,高频略微有峰但是很轻微,中频在我听来其实有些偏暖,尤其是人声,很舒服,有记忆中T1 1代的那种中频感(所以T1的那种感觉是从880来的么)总之一句话,很均衡很好听,全程戴着880听着歌写完这篇文章

拜亚 DT880 Special Chrome Version

DT990pro 250欧 造型很复古。。以前听过耳罩已经塌陷了的DT990 250欧,挺难听的... 低频不饱满高频刺耳中频凹,大概就这个感觉。。应该跟耳罩关系很大。。DT990pro声音很扎实高低频隆起,听交响特别有气势,低频有隆起但是几乎没有混响,速度很快。中频不凹,结象位置其实比880还要靠近,听人声问题就是齿音明显,总体比较凌厉,不温暖,适合听古典乐,甚至我觉得990pro气势上比1990还要强

拜亚 DT990 Pro 250欧

最后说一下小乌。。以前买过,听了两天就退了。。怎么说呢,,不值那个价,现在国内降价下来还是ok的我觉得,但是原价999刀也太坑了。。。

4. 便携头戴 -- 外观

再说几个以前玩过的便携头戴,,说实话便携头戴我觉得也没太多意思哈哈哈

Oppo PM-3 便携头戴里的平板振膜,外观满分,真的好看,,佩戴也很舒服,声音偏暖糊,以当年的价格来说,单论声音我觉得不值吧,不过外观加分很多。 其实说声音的话,这玩意比现在很多便携头戴都好(比如1000x 1000xm2 1000xm3 1000xm4。。。)

Oppo PM3

Denon mm400 声音比pm3要好,不过总体还是偏下盘一点,具体的也不太记得住了,外观也是加分项 木碗真好看233

天龙 mm400

Sony MDR-1000X 嗯。。没错就是上面吐槽过的那个。。论降噪体验啥的都很好,不过现在只论声音。。初代1000x应该还算好了,高频全频都暗。。人声闷闷的,低频比较有存在感但还不是很多。嗯。。听过1000xm3,那个低频,,轰隆轰隆,this is true music.

大法 1000x

AKG N700NC 墙裂推荐,蓝牙+主动降噪+音质,啥都有,作为新世代的akg,调音很契合哈曼曲线,高频有akg style的小峰,在ANC头戴里,数一数二的音质了 N700NCM2也用上c口了,缺点就是连mac用不了。。。不懂为啥。。M2不知道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降噪性能不比1000x差,但是比1000xm3还是差点

AKG N700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