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为什么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着本性平庸?

2020-04-15知识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鲁迅

只要是一个聪明人,他就能发现所谓的「世故」包含着虚伪和荒唐的内容在里面。只要是一个有品味的人,他对这些东西就肯定会产生反感。

而聪明和有品味是一个人摆脱庸俗的重要素质。

以前,我活的极其拧巴,一边对人情世故极其痛恨,一边又乐此不疲。常常自己一个人对着空气骂街,颇有精神不正常的感觉。

后来我才明白,世故只是一个形式。就是说,任何本质的东西,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任何内容,都要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但形式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对内容产生一些反作用。

在每一场世故的互动中,不同的人会根据其本身不同的内容和你进行形式的交流,以此推动内容的发展。这个内容可能是消极的或积极的,可能是利益相关也可能是朴素的。

现实中往往是多方面因素重合,但是肯定有一个主要的矛盾起着根本的作用。主要的矛盾也可能产生变化。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则有必然也有偶然。主要的矛盾规定必然。

这并不一定都是好的,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事物的特性对「他物」的「侵犯」会产生抗拒。

比如说,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是把事物推向杀鸡取卵的。而老干妈的陶华碧或许并不懂这些理论,但她聪明的认识到了这个道理,于是任凭风浪起,她稳坐钓鱼船。人类个体是缺乏理性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就是这样的个体。

黑格尔的这段论述,实际包含了权力的本质,就是对他物的规定性

形式会表现出一定的内容,通过对形式的正确把握,可以更好的推动内容的发展。当然,如果把握不好,被形式所欺骗裹挟,那么后果就是被其他的内容规定,可能成为资本的燃料,或者成为某些政绩的祭品。

我以前,因为对这些形式极度痛恨,想要放弃我的工作,去做一点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我把我的想法和 @不想上吊王承恩 说了,王菊说,你大可不必这样,你多赚些钱,捐一所希望小学,不是也很好?

我醍醐灌顶,这个道理不复杂,可我之前竟然没想通。

这些令我憎恨的形式,他们总要存在的。既然我偏偏还是个很擅长这些破烂的人,那么我在这个环境里面坚持做下去,不也对社会有好处嘛。我不做,无非换个人做,大概率,做得不如我。

对这些形式进行准确的提炼和推动,向正确的内容发展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很好的事情,是对社会对个人都有很大好处的。

有了这个认识,我对这些形式就不那么痛恨了。以前这些形式对我来说是好玩的游戏和恶心的虚伪。现在我不再在意虚伪,这只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环节。而除了好玩的游戏之外,我还要想办法让它朝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