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中国围棋与韩国围棋相比如何?

2015-04-03知识

谢邀。

最近围棋板块里反智反常识的问题一再出现,令人费解。我倒是真想提个问题:这是为什么?

为防有人乱改问题,先把问题裱起来:

中国围棋不如韩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我仔细翻了翻大家的回答,发现基本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在折叠区里,发现了题主的自问自答,因为已经折叠了,怕后来的知友们看不见,我也裱在这里:

我是认为近来古力李世石十番棋以及近十年来韩国所得的国际大赛明显多于中国,更是力压日本,六大超一流时代已过去多年,但是大小李余晖犹在,而马晓春,齐昊等高手亦不如当年,虽然范廷钰前两年拿过应氏杯冠军,但不过昙花一现,而时越虽然活跃,但我并不看好他,固有此疑问?

其实题主应该这个回答的内容放在问题描述里。把问题和这个描述联系在一起,信息量更完整,也许能更好的解释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

其实一个月前,也有一个类似的奇葩问题:

中国围棋和日韩相比还有多大的差距? - 文化差异

那是一位匿名知友提的,但我发现两个问题的风格很类似,也都挂着「文化差异」的标签,我不禁突发奇想:这两个问题该不会是一个人提的吧?

好,接下来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围棋不如韩国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知乎基本常识: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建议题主参见这个问题的提法:

中国围棋究竟整体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地位? - 围棋

这个问题的题主提问方式就很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像您这样主观臆断,不懂装懂。

毛嗲嗲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分析同样没有发言权。

我完全可以像回答评价李世石那个问题一样做一个详尽的数据分析,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值得我废这个工夫。要那么答,也该去答上面那个较好的问题。

(更新:我已于2月16日作答

中国围棋究竟整体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地位? - 高飞龙的回答

我是认为近来古力李世石十番棋以及近十年来韩国所得的国际大赛明显多于中国,

首先,无论主办方如何宣传造势,古李十番棋也只是一项娱乐比赛,这和吴清源十番棋是完全不同的。

两者虽然都是非正式比赛,但吴氏十番棋代表着吴先生的生平最高水准,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高竞技水平,所以虽然是非正式比赛,也一样青史留名。

而古李二人,都已经不在巅峰期了。请题主参见我这个回答:

如何评价李世石? - 高飞龙的回答

虽说是评价李世石,但我把古力生平在世界个人赛中的总表现也都简单总结在里面了:古力从11年起状态就开始下滑了,13年以后几乎颗粒无收,14年甚至都开始无法进入世界比赛的本赛了。李世石13年以后状态也明显下滑。

现在这两个人,根本无法代表世界棋坛的最高水平。我并无贬低这两位大师的意思,但事实就是事实。两个人的生涯巅峰水平原本是差不多的,甚至古力还要稍胜半筹,如今李世石能在十番棋中获胜,也只是因为他竞技水平的下滑没有古力那么严重罢了。

把这样的比赛作为评判标准,实在太外行了。

而说近十年来韩国所得的国际大赛明显多于中国,我默默上图不说话。

以下是 世界棋战时代历届个人赛冠军总表:

如果您说世界棋战时代中国的总冠军数不如韩国,那么这确实是事实(实际上,要对比中韩两国,这已经是对韩国最有利的一项对比标准了),但您说的是最近十年,那我想请您自己查一查到底双方谁拿的多。

好吧我行个方便,不包括最右列的亚洲快棋赛, 中韩冠军数对比是25:18。

加上亚洲快棋赛,是29:22。

谁多?!

更是力压日本,六大超一流时代已过去多年,但是大小李余晖犹在,而马晓春,齐昊等高手亦不如当年,

日本的没落已经是15年前甚至20年前的旧新闻了,现在一般日本能有人出现在世界比赛的本赛中才是新闻。

大小李是不是余晖犹在,我还是请您去看我这个回答:

如何评价李世石? - 高飞龙的回答

李昌镐整个职业生涯中在世界个人赛上的全部表现,我也统计的有,都在里面。

事实上,05年后,他就已经告别世界冠军了。最近三年,甚至在本赛中出现都很艰难。

说的夸张一点,现在李昌镐冲出预选赛进入本赛,几乎是和日本选手进入本赛一样的大新闻。

李世石虽然状态下滑,但还在世界棋坛第一线,仍然有一定的竞争力,您说他余晖犹在倒是还比较中肯。

马晓春老师,他的巅峰期是20年前......2000年以后,他就经常缺席世界个人赛的本赛了,03年以后,他出现在本赛中就更罕见。

齐昊?您是想说常昊吧?这可是曾经的中国第一人啊,您把常老师的姓都搞错了,估计您压根就从来不关注围棋吧......不知道这问题和描述都是怎么来的......从哪儿看了点什么然后......

事实上,马晓春老师是64年出生的,常昊老师是76年出生的。2000年以后,中国扛大梁的棋手就都是80后的一代了,05年以后中国围棋的崛起基本是凭借80后的一代的(70后此时只是偶有亮点)。最近3年,90后已经全面接管棋坛,甚至95后已经有三个人都拿到了世界冠军了。

所以我不明白您拿出一些过气的前辈棋手来做对比,到底是何逻辑。

虽然范廷钰前两年拿过应氏杯冠军,但不过昙花一现,而时越虽然活跃,但我并不看好他,固有此疑问?

(●ˇ∀ˇ●)我真是憋不住了你们别救我(╯-_-)╯╧╧

应氏杯是四年一届的我就不多说了吧...... 13到14赛季全部的六大世界个人赛冠军,由六个不同的中国年轻棋手获得,他们平均年龄20出头, 要照题主的逻辑来说,他们全部都是昙花一现呦。

只不过这昙花怎么总是现在中国啊?

关于时越的问题,逻辑就更不通了(憋笑): 题主,您看不看好他,和他以后会出多大的成绩,真没逻辑关系 (严肃脸)。

当初时越lg杯夺冠之前半年,就有各种外行媒体撰文评价时越不堪大用。其时圈内几乎一致看好时哥前景无限,对这种外行言论当然都不屑一顾。最终时越顺利夺冠。

现在90后一批里,和时越一样前途无量的很多,很难说谁能登大位,但很多圈内的朋友都认为,对于未来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时哥是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

好吧, 客观来说,现在还不能说中国围棋已经超越了韩国,应该说是基本均势,中国稍占上风的局面。

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说,双方对世界棋坛版图的争夺虽然互有出入,但中国是曲折上升,韩国是曲折下降,长远来看,中国优势会越来越大,中韩双方的官方棋院高层也都是这样的预判。

我把这张图再放一遍:

评价李世石的回答里我已经详细分析过这张图了,这次不多废话。

红线为中国,蓝线为韩国。请看最后十年,蓝线一个比一个低的三个峰,红线一个比一个高的三个峰。

实际上,「不懂」、「不了解」、「不知道」,这些都不可怕,你提出问题,大家自然会来给你解答。

就怕你不懂装懂,主观臆断,预设立场提问题,然后自问自答表达观点,还彻底偏离事实,外加逻辑不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