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基金经理是如何处理来自卖方分析师的研报信息的?

2013-03-16知识

帮基金经理搬砖的研究猿一枚

如果是自己已经追踪多年的行业,基金经理只会从卖方那里要最新发生的变化。一篇洋洋洒洒的研报里最新发生的变化很多时候用一句话就能说得清。所以有资(佣)源(金)的基金经理跟卖方分析师打个电话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好了。没有资源的基金经理/研究猿(比如我)就会读一遍研报,从字里行间倒推出发生了什么。(至于为什么要倒推,而不是直接解读,因为研报本身是公开出版物,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未必会写得特别直白。)

比如,标题是<Long-term gain, short-term pain>的,重点通常是"short-term pain"。比如,说了一大堆公司的光明前景以后,在文末的一段里调低了目标,重点通常是,目标价比现实中的股价高太多了,然而自己又不想这么高调地唱多这个票。

我自己的经验是,业绩后的卖方报告通常不会有特别新的内容,因为买方和卖方获取的一手信息几乎是一样的:财报和公开的财报电话会。一般就看一下卖方在业绩后对未来预测调整的方向和幅度。(这个彭博的EEB功能可以一键看到所有卖方分析师的预测调整,所以其实也不用特别去看研报。)

当然,同样一个业绩出来以后,各家卖方解读有时候差异会很大。港股的消费行业的股票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比如某公司由于某一次性事件(提价失败、门店改造),导致某段时期销售收入特别差,原本给「买入」评级的分析师可能会解读这次比较差的业绩为预期内的,而注重分析未来的收入高(低)增(基)速(数)等积极的指标。原本给「卖出」评级的分析师可能会解读说:我一早就说这公司不行了吧,然后再把原因重申一遍。基金经理/分析猿看研报里业绩点评的时候,一般要结合该卖方分析师此前的观点,才不会被研报带着走。

而公司有了一些重要变化以后,研报通常会定量分析给公司财务造成的影响。比如百度去年5月出事的时候,买方需要计算因此失去多少收入和利润,从而决定在160元的时候是买还是卖;又比如2015年1月微信上线朋友圈广告,买方需要计算因此带了的收入贡献,从而决定要不要加腾讯。都需要把卖方在研报里的计算表格抠下来,横向比较。有条件的话逐一询问卖方分析师的重要假设是如何得来的。从而对最后自己模型里的数字有足够信心。

对于调整投资建议(多翻空或空翻多)的报告,会重点读一下。比如在港股的话,大行分析师调整投资建议经常会把股价砸出或者拉升好几个点。理解他们的逻辑以后,再去思考要不要听从他们的建议。

如果此前不熟悉的行业,就先去找卖方分析师首次覆盖的行业大报告。在有些券商提供的行研网站和彭博终端上可以搜索"initiation"(首次覆盖)这个类别的报告。当卖方分析师流动比较频繁的时候,会有挺多近期的首次覆盖报告。

或者,参考上一年【机构投资者】卖方分析师评选的排名,去找前几名分析师出过的行业大报告,能上前几的通常都是在卖方摸爬滚打过很多年的优秀分析师。

优秀的行业报告会给客户思考行业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一个框架。举个例子,在瑞信去年1月出的教育行业首次覆盖报告里,卖方分析师分析低年级学生是教培行业的主要受众的时候,认为主要是由于1)家长对低年级学生报(想)的(像)希(空)望(间)大,2)小升初无统一录取标准,3)低年级学生空余时间多等等。有了这个逻辑,至少我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公司低年级学生占招生比例这么高,以及在拍我自己的模型的时候,不会把高年级学生作为公司发展的驱动力。

再举个例子,Bernstein今年1月出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首次覆盖报告里,卖方分析师从用户时长入手,认为中国网民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已经快要见顶,互联网公司之间通过电商、游戏、直播、搜索互相抢夺用户时间的存量,是个零和游戏。基于此,给了整个行业低配(underweight)的建议。虽然从中概股一涨不可收拾的走势来看,这篇报告给出的低配的结论不一定对,但每每在给直播行业、游戏行业、视频行业拍高增速的时候,我也会想起这篇报告的思考角度:难道用户的文娱时间是无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