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三国人物四百多个,为什么绝大多数名字是单字?

2016-02-19知识

这事情,得要从几百年前的春秋时代说起。

【春秋·定公六年】记载了一件事情:「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

也就是说,鲁定公六年的时候,鲁国两个大夫季孙斯、仲孙忌两个人率领军队包围了郓城。郓城是鲁国的一座城市,这年应该是叛归了齐国,所以鲁国两个大夫率军攻打。

这件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更和几百年后三国时期的人名字没什么关系。

可问题在于,【春秋】在记载这件事情的时候,写错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仲孙氏的人名字叫做「仲孙何忌」,不叫做「仲孙忌」。那为什么【春秋】会给人家少写一个字呢?现在我们都能理解,传抄的时候抄错了嘛。

可是,有的古人不这么认为。特别在今文学家看来,【春秋】是孔子亲笔写成的著作,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中唯一孔子亲笔所著,其中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圣人的重要思想,哪怕一个字的用法,也无不在暗示着天理人道(这就叫做「 微言大义 」),所以,绝对不存在抄错的可能,这里只能是圣人故意写错那人名字,以此来暗示什么重大的思想。

那么,这个故意写错的人名到底有什么微言大义呢?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就解释了:「 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什么意思呢?【公羊传】的意思就是说:圣人在这里故意把「仲孙何忌」写成「仲孙忌」,是在讥刺两个字的名字,因为两个字的名字是不合乎礼的。——这在后世就被称作「 春秋讥二名 」。

那为什么两个字的名字不合乎礼呢?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何休在注解【公羊传】时作了说明,说「 为其难讳也 」,也就说,两个字的名字,给避讳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个字的名字,只避讳一个字,还比较容易,但两个字的名字,因为要避讳两个字,就让下属们有些为难了。所以圣人要讥刺这种现象。

【公羊传】是一部儒家的重要经典,研究这部经典的学问,就叫做【公羊学】,在汉代,公羊学是【春秋】的最重要的解释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代经学的主体是春秋学,而春秋学的主体是公羊学,由此可见公羊学在汉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既然【公羊传】说了,圣人是讥二名的,那当然两个字的名字是不好的。然而,理论毕竟只是理论,社会上人在起名字的时候,也往往不会严格按照理论来搞,所以我们看到,西汉毕竟还是有许多两个字的名字,比如周亚夫、霍去病、李广利、张安世、萧望之等等。

然而后来,西汉就被王莽篡位了。王莽这个人,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说他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但其实不是。如果说是穿越,他也应该是远古时期穿越到西汉的。因为这个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古文经学儒生的思想,他非常顽固、且真诚地相信儒家经典中所说的上古黄金时期的一切,他的一切改革也是以恢复上古黄金时代为目的的,他的政策也都是非常死板地照搬儒家经典中所描写的东西,——比如【周官书】(也就是【周礼】)中的制度。

所以,王莽看到【公羊传】中说「春秋讥二名」,于是,干脆以国家的名义制定了一个基本国策:所有的人起名字,都不许起两个字的,都必须起一个字。如果在这项政策发布之前,已经起了两个字的名字,你们都统统给我改成一个字的。

这里举个栗子:比如王莽的长孙叫做「王会宗」,于是就改成了「王宗」。——话说到后来王莽篡位后,这位王宗和他舅舅合谋,私刻印玺,还画了自己穿着龙袍的画,想继承他爷爷的皇位,事情败露后,被逼自杀。他死后,王莽下令,将他的名字由「王宗」又改回了「王会宗」,表示这货就是一贱货,不配用单名,只配用被圣人讽刺的「二名」。

被王莽这么一硬性规定后,社会上所有人起名都开始起单名了。后来王莽败亡,东汉建立,废除了王莽的一切政策,但由于「讥二名」这是【公羊传】说的,因此虽然废除了王莽只能取单名的硬性规定,但社会上也开始自觉地避免二名了。

于是,这个传统就一直从东汉传到三国,直到西晋,这几百年中,几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是单名。

===============我的分隔线================

看到评论区大家的评论,有几个问题我统一在这里说明一下:

1、「讥双名」这事,和孔子无关。这个解释是【公羊传】做出的,不是孔子。

2、王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不得二名,王莽败亡后,这条规定肯定废除了,所以东汉建立后,就没有强制性不许二名了,从东汉到三国再到西晋,社会上取单名就只是传统和习惯了。

3、东汉到三国、西晋,大多数人是单名,但也有双名存在。比如有朋友在评论区里举例子了。这些取双名的,一是底层老百姓。比如我们见到的很多黄巾军将领都是双名,比如张曼成、马元义等等。再有一个就是女子,比如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

但如果是士人,那基本都是单名。

4、有朋友提出郭攸之,这个「之」应该和五斗米道有关,相当于教名。和后世王羲之、王献之的那个「之」一样。所以严格来说,郭攸之不能算是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