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当然懂的,历史上就是袁绍派遣从事中郎徐勋,让曹操迎接汉献帝,袁绍还派遣军谋校尉应劭著【汉官礼仪故事】,帮助建立朝廷制度和百官典式,没有袁绍扶持,曹操的许昌朝廷是根本根本无法建立的。
190年初,袁绍在河内起兵时,檄文内容中就已经放弃已死的汉少帝,而是改为承认汉献帝的合法地位,表达了要拥戴汉献帝的希望。
191年和193年,袁绍都继续公开表态要迎接汉献帝,因为袁绍迫切需要天子,来为其封官的合法性进行背书。
很多史料记载袁绍承认汉献帝,想迎接汉献帝,却派徐勋让曹操迎接汉献帝,缘由是196年袁绍不巧同时遭遇东郡的臧洪叛乱,和公孙瓒深入冀州筑易京,击败麴义,因此袁绍解释了「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后的无奈选择。
讨伐董卓时,河内袁绍等人的誓盟内容,与酸枣的张邈等人誓盟内容,存在区别,袁绍承认汉献帝的合法地位,而刘岱、张邈却并没有提到汉献帝
190年讨伐董卓时,袁绍、韩馥、王匡等人在河内、魏郡,而刘岱、张邈、张超包括曹操等人在酸枣,两伙人不过是遥推袁绍为盟主,盟约内容则是「一盟各表」,两伙人各自表述。
汉少帝,即弘农王刘辩,已经在190年1月死了,袁绍等人的誓盟内容就出现了「戮杀弘农,提挈幼主」,汉少帝刘辩直接降级成了弘农王,而董卓手握的「幼主」自然是汉献帝刘协了,然后强调要「同奖王室,翼戴天子」,即拥护汉献帝刘协。
而刘岱、张邈、张超等人的誓盟内容则出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就是朝廷法规失去了纲纪,董卓杀了汉少帝刘辩,但并没有提到汉献帝刘协。
袁绍等人承认汉献帝,但觉得被董卓控制,就打算另立刘虞
只是汉献帝远在长安受到董卓控制,这让袁绍集团在私自分封各级官员时,不具备合法性,所以袁绍、韩馥便想拥立大司马刘虞为皇帝,于是制造各种祥瑞,又暗里编造汉献帝血统不纯的舆论,袁绍、韩馥还在各自给袁术的信里说汉献帝血统不纯。
但这节骨眼上,刘虞偏偏不肯当,韩馥、袁绍退一步,让刘虞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承制招拜进行分封,刘虞依然不肯,韩馥等人只能就此作罢,继续承认汉献帝的合法地位。而袁绍亲自上阵,以车骑将军来「承制召拜」,分封麾下官员,包括曹操等人的官位都是在这一时期由袁绍分封的。
可惜袁绍封官的合法性太低,191年7月袁绍从韩馥手中夺取冀州,沮授就建议袁绍要「迎大驾于长安,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诛讨未服」,袁绍欣然同意,当192年吕布投奔袁绍时,还「轻傲绍下诸将,以为擅相署置,不足贵也」,嫌弃袁绍所封官员都是冒牌的。
191年和193年,袁绍都表态要迎接汉献帝
袁绍赶走韩馥,自领冀州牧后,沮授建议「迎大驾于长安」,袁绍高兴地表示「此吾心也」。193年,袁绍还在和公孙瓒鏖战,李傕等控制下的长安汉献帝朝廷派太仆赵岐来为双方和解,结果袁绍出数百里,特地跑来跪舔,还和赵岐约定好,将来要「奉迎」汉献帝的车驾到洛阳。
196年,袁绍同时与臧洪、公孙瓒、孔融作战,就派遣从事中郎徐勋,让曹操迎接汉献帝
195年末,袁绍派遣郭图前往河东,看望逃难至此的汉献帝,郭图赶回后,建议袁绍迎接汉献帝,沮授也建议袁绍迎接汉献帝。
但是东郡太守臧洪,因曹操195年12月杀害张超后,而选择起兵背叛袁绍,袁绍则兴兵围之,与此同时袁绍北境,195年),麴义反胜为败,为公孙瓒所破,以冀州河间「易京」为老巢的公孙瓒重新得势了。
在青州,袁绍长子袁谭自春至夏进攻青州的孔融,前后差不多半年时间。所以原本应该「西迎大驾」的袁绍在196年,与兖州东郡臧洪、冀州河间、青州孔融,处于南、北、东三线作战的状态,自然是没有余力迎接汉献帝了。
因此绍檄州郡文里的袁绍辩解基本属实,檄文的前半句「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公孙瓒击败麴义并未说谎;后半句「匪遑离局」,袁绍本人亲征臧洪,也符合逻辑,也正好解释了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郭图对汉献帝的态度发生矛盾的原因。
袁绍派应劭帮助朝廷立制度和典式,并影响朝廷,调动曹仁去幽州广阳郡
曹操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后,袁绍还派遣军谋校尉应劭著【汉官礼仪故事】,帮助建立朝廷制度和百官典式。袁绍还以其影响力,让曹仁去幽州广阳当太守,和公孙瓒交战。袁绍甚至命令曹操杀掉杨彪、孔融、梁绍。
【后汉书袁绍传】和【三国志袁绍传】的区别
【后汉书】强调袁绍让曹操移动汉献帝到甄城,是因为袁绍每得诏书不方便,而【三国志】却写因为关中归附曹操,袁绍后悔而让曹操把汉献帝挪到甄城,从关中199年才归附曹操来看,时间对不上,所以【三国志】的表述原因,或许多为后世附会之词。
对袁绍来说,并不是他有多么忠于汉献帝,而是因为汉献帝能够方便袁绍对麾下进行官员分封,拥立刘虞,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刘虞肯当,汉献帝就会被袁绍抛弃。刘虞不肯当,袁绍便自己玩「承制召拜」,再继续承认汉献帝的地位。
当初袁绍既然无法改变汉少帝已被董卓杀死的结果,那么袁绍索性在讨董誓盟里,先公开承认汉献帝合法地位,并说明汉献帝正被董卓挟持,要救回汉献帝。
后来袁绍觉得汉献帝太远,封官不方便,袁绍便计划换刘虞当皇帝,于是暗中发动舆论造谣、制造各种祥瑞等,可刘虞死活不肯当,袁绍又继续套路,仍旧承认汉献帝合法地位。毕竟袁绍在官方承认汉献帝,和为利益而在信里质疑汉献帝血统,是两码事情。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人栏两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