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古人拿贝壳做货币为什么不去沙滩捡?

2020-07-11知识
以下回答内容来源智本社公众号(ID zhibenshe0-1)
原文标题【货币的本质 | 石币之岛、美元之谜与比特币之殇】, 2019-04-08, 作者| 清和社长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 货币的本质

历史上,货币的形式众多,牛羊、贝壳、铜币、金银、纸钞,都曾经或目前仍旧是货币,但有一种货币非常有趣,那就是大石头,并且石头越大,其价值就越高。这种大石头是如何成为货币的呢?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其著作【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断】的第一章讲述了一个「小而美」的故事——「石币之岛」。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位名叫威廉·亨利·福内斯的美国人类学家所著的考察记录本——【石币之岛】。福内斯于1903年在太平洋上密克罗尼西亚的加罗林群岛上的雅浦岛居住了几个月。在这个隶属于德国殖民地(1899年-1919年)的小岛上,福内斯发现大约五六千原著岛民,日常使用的货币支付方式并不是德国马克或金银,而是一种巨型「石轮」。福内斯对这种特殊货币体系极为惊叹并将其记录下来。

在这个原生态的岛上,没有政府及货币当局的干扰,弗里德曼试图用「石轮」为世人展现一种最为单纯、原始的货币世界,以触碰货币最为底层的基因。

由于雅浦岛上不出产金属,没有诸如金银之类的金属货币,为了解决交易问题,岛民们最终选择了一种叫做「费」(Fei)的巨型石轮作为支付货币。

这些「费」的出现,最初是由一些敢于冒险的当地探险人,在离雅浦岛400里远的另一个岛上找到的石灰岩石打制后运回雅浦岛作为货币使用的。这些由石灰岩打制而成的巨型石币,中间有一个孔,直径从1码到12码不等,直径越大,石币的价值(面值)就越大。

「费」的外形与中国古代的老青铜钱(百子钱)有几分相似,但是这些石轮巨大而笨重,大大超出了我们对货币(铜钱)「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的认知。这些岛民将石币运回到雅浦岛上,在交易时确实面临分割、搬运的难题。东西卖出去了,但「钱」(石币)太大太重无法搬回家,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岛民发明了一种所有权确认制度,石币仍保留在原有主人家或放在一个公共场所,石币的新主人在石币上面画一个符号以表明权利归属,这样石币的所有权就发生了转移,商品交易就完成了。

这座岛上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岛上有户人家非常富有,其财富是不容易质疑的——每个人都认可——但是,没有一个人甚至包括这户人家的家人自己亲眼见过或接触过这笔财富。因为这笔财富,在过去几代人的时间一直躺在海底。

这个故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原来很多年以前,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附近一座岛上获得了一块大得出奇的石头,然后将其加工成「费」。单在将这块巨「费」运回家的途中,遭遇风暴,巨「费」沉入海底,可谓损失惨重。

但是,同行的岛民返回雅浦岛后,所有人都证明这家人拥有一块非常巨大的「费」。虽然这块石头沉入几千码的海底,但是岛民们依然认可这一巨「费」的真实购买力,以及这户人家的财富所有权。

1898年,德国政府从西班牙人手中买下了加罗林群岛,获得了雅浦岛的所有权。德国统治者在当地搞基础设施建设雇佣工人,并支付德国马克给岛民,但遭到后者严重的抵触。很快,德国统治者反应过来了,他们以罚金为名在「费」上画一个黑色十字,表明已被政府征收。石币的所有人为了保住财富,不得不履行义务——修路,再请求政府把黑色十字擦去。

这个原生态的故事,实际上已很接近货币的本质。

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货币,弗里德曼紧接着又举了一个现代的例子。

大萧条过后的1932-1933年,法国担心美国不再钉住美元,将美元兑成黄金,媒体上的报道是「美国黄金储备的损失多少多少」,实际上呢?这只是一种由美国的会计员所作的账簿记录而已。当时的实际操作是在联邦储备银行在地下金库的抽屉上作了一些标记,表示这些抽屉中的金块属于法国了。

黄金没有流到法国,仍然在美联储的地下金库里,但结果是市场的信念认为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减少,法国的黄金储备则在增加,于是美元处于疲软地位,甚至成为导致1933年银行业恐慌的众多因素之一。

不管是雅浦岛上的石轮,还是美联储的金本位兑换,都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我们传统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来源于商品。

纵观人类货币史,我们可以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找到诸如牛羊、香烟、贝壳、铜钱、金银等商品充当货币用于商品交换。以至于,我们习惯于将货币的信用等同于商品的价值,习惯于找到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稀缺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

这种认知,属于货币价值论, 本质上是劳动价值论的延伸 。货币之所以被信任,是凝聚了人类劳动而形成有价值的商品。

问题在于, 劳动价值论本身有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甚至无法解释现代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无锚货币,不具有刚性兑付,只有资产背书,严格意义上说,一张美元绿钞或银行账上的数字,并没有劳动价值,那么为什么美元却成为硬通货?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为什么石轮在雅浦岛可以成为通行货币?为什么沉入海底、没有人见过的石轮也具有买卖价值?为什么在石轮上做个标记就可代表交易发生?为什么美联储地下金库做个标记,就可以促使美元贬值?

弗里德曼在书中也做了分析,不过他的解释仍旧没有跳出劳动价值论:石轮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岛民在石头的开采、雕琢与运输过程中付出巨大劳动,而石轮打造的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具有稀缺性。虽然石轮不便于携带和分割,但是因为凝聚了岛民的劳动以及固有的稀缺性,便在当时条件下成为了岛上的通用支付货币。

长期以来,商品货币对货币观念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性,而债权债务类货币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货币的本质。今天,几乎所有人包括经济学家,都将货币的起源追随到物物交换,为了解决物物交换的不便性,然后发明了商品货币如贝壳、羊皮作为交换媒介。

纵观人类货币史,商品货币、金属货币被广泛使用并记录下来。 但是,商品货币和金属货币并非是人类千年长河、千万族群中唯一的交换媒介。实际上,在人类社会早期,很长一段时间应该是「时间的交换」,而不是「物品的交换」

在人类社会早期,交易所面临的并不是货币稀缺,而是商品稀缺。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的日常剩余极为有限。

在当时打猎是一个非常不确定性的工作,要不人和猎物一起回来,可以大吃一顿;要不人回来了,两手空空;要不人没回来。强如狮子、老虎都经常一天饥一天饱。尤其缺乏存储技术,剩余的食物容易腐烂,而一些没有打到猎物的人则忍受着饥饿。如此,就产生了「时间的交换」。

简单来说就是,甲今天没有食物,乙打了一头猎豹回来,两个人便商量,乙借一条豹腿给甲,甲承诺下次打到猎物时归还一条豹腿或者一只小鹿,这时应该还有族长及族人在场作为见证。这个在区块链世界里叫「共识机制」,共同记账,产生信用。几天后,甲果然打了一只猎豹回来,然后将一条豹腿还给了乙。

这样就发生了跨期交换。在这个交换中,「欠」、「还」以及族长担保的信用方案充当了货币,最终促成了这笔交易,避免了甲忍受挨饿,乙也在这种交易中获得了调节的福利。乙参与了这种信用交易后,下次自己挨饿时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获得食物。

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足够的剩余食物,不具备物物交换的条件。所以,货币应该起源于跨期交易,而不是物物交换,通过时间差来解决交易需求。

实际上,物物交换要达到双重重合的难度极大 ,特别在信息极为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信息不充分、剩余猎物又极少、双重重合难度大,这个时候相信没有人会采用这种极高成本、极高风险的交易方式。为了避免饿死,当时人们频繁地使用信用交易、跨期交易解决不时之需。

黑田明伸在古代日本、中国都找到大量类似的案例。

在近世日本,日本政府没有办法像中国政府一样提供足够的金属货币以及管理能力,大部分集镇和村落都处于货币奇缺的状态。为了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基于村民信用通过债权债务来实现商品交易。在村民和村长的见证下,村民甲跟乙做买卖,乙得到的不是金属货币,可能是一张欠条也可能是口头债权合约,如此甲乙就完成了一笔交易。

这种情况,在今天中国的农村也偶有发生,比如村民之间相互换工,这种劳动雇佣并不支付工作,而是以「欠工」和「还工」的方式实现交换。这种「欠」和「还」实际上就是基于信用的债权债务合约。

在古代日本集镇、中国农村、雅浦岛以及远古社会,这种基于信任的债权债务合约作为货币实现商品交易的历史非常悠久。信任基于村长、族长权威,村民、族人共同见证、监督,以至于这种解决方案才能实现。

在远古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打猎技术越来越强,剩余猎物也就越来越多。盐的发现并应用于猎物保存,直接促使腌制食物的出现,从而大大增加了剩余猎物交换可能性。因此出现了「物品的交换」。

但是,物物交换的双重重合难度依然很大。再加上,时间交易的需求依然是主流,比如甲希望今天得到一块肉,后天石具坏了希望交换得到一个石具。这个时候,在债权债务型货币存在的同时,商品货币也开始萌发。

奥地利学派第二代杰出传人庞巴维克利用自发秩序思想,将货币的诞生描述成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心理博弈过程。

他认为,为了得到对方手上的商品,交易者就会揣测对方需要什么,对方认为什么东西最好,人人在市场上都如此揣测,在这个漫长的博弈过程中,人们共同地选择了满足或部分满足数量有限、实用性强、便于携带等条件的「物品」,这些物品便成了他们当地的货币。

比如,有些人可能希望得到一些不易腐烂的食品,这样可以存放起来食用,也可以实现跨期交易,改天可以换一个石斧回来,这样腌制牛肉可能比生牛肉更受市场欢迎。

由于各地的自然及经济条件以及习俗偏好不同,博弈出来的货币也就不同。历史上,阿比西尼亚的盐、印度沿海的贝壳、弗吉尼亚的烟草、纽芬兰的鱼丁、英国西印度殖民地的砂糖、苏格兰乡村的铁钉、蒙古草原上的兽皮以及雅浦岛的石币,成了当地的常用货币。

于是,商品货币就诞生了。

商品货币是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的卓越方案,但这种货币很大程度上蒙蔽了人们对货币正确的认知。毫无疑问,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必然是受到欢迎的。比如香料、贝壳、兽皮等都是具有使用价值的,这样的货币最为稳妥。即使哪天货币用不出去,还可以自己使用。这个就像今天很多人买房子,将钱投到房子里,即使房价跌了但还可以给自己儿子使用。

所以,商品货币诞生之后,货币就刻录了「实用」的基因。

此后,不管是重商主义,还是批判重商主义的亚当·斯密都采用劳动价值论的思想认知货币。重商主义非常崇拜金银,肯定金银这一硬通货的绝对价值。斯密对重商主义唯金银论提出了批判,他继承了大卫·休谟的货币思想,认为金银的价格与供给数量有关系。但斯密依然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不管哪一种货币都必须凝结劳动才有价值。

休谟是斯密的一生最亲密的朋友,但休谟并没有完全坚持劳动价值论,他主张货币的只是一种「符号」。休谟的货币思想来源于让·博丹和洛克的货币论。

让·博丹在1569年发表的【对马莱斯特罗伊的谬论的答复】提出了货币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了货币数量学说。他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货币的数量多少与商品价格涨跌之间的关系,对16世纪西班牙价格革命作了详细的解释。博丹指出,「不管在哪里,一切物品的价格之所以上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决定这些物品的估价与价格的那种东西增多了。」

洛克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即货币数量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起伏。这种主张在今天不足为奇,但当时很多人尤其是重商主义崇拜金银,他们认为金银是硬通货,并不认为输入过多的金银会导致价格「飞腾」。

休谟继承了博丹和洛克的思想,发表了【货币论】,最早提出货币中性论。他认为,货币数量决定商品价格,货币数量过多,商品价格必然上涨。休谟进一步推出,「货币数量的多少,对一个国家的福祉是无关紧要的」。

休谟并没有坚持货币「硬通」、「价值」的主张,而是将货币视为「工具」和「符号」。 休谟认为,「严格说来,货币并不是商业上的一个问题,而仅仅是人们约定用来便于商品交换的一种工具。它不是贸易机器上的齿轮,而是一种润滑油,它使齿轮的轮转更加平滑自如。」

如此,实际上货币理论上开始分化为两派,一是休谟开创的货币数量论,二是重商主义延承下来,斯密批判性创造的货币价值论 。斯密和李嘉图都是劳动价值论者,他们认为,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其生产及运到市场上所必须的劳动量,即货币价值论。

小穆勒与休谟一样主张货币数量论。小穆勒认为,货币只不过是「一种机械」,有了它能够迅速而便利地交换,没有它也不过使交换缓慢和不便而已。

继休谟之后,纽科姆、费雪、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都发展了货币数量论,其中以费雪方程式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论具有代表性。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数量由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需求长期是非常稳定的,所以货币的供给决定了商品价格。

时至今日,货币数量论大行其道,成为主流的货币主张。但是,近些年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频发,人们开始对货币数量论保持怀疑态度。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很多经济学家都呼吁重新回到金本位,重建黄金标准。蒙代尔曾经对美联储在1914年打破黄金标准耿耿于怀。当时一战爆发,刚刚诞生一年的美联储掌管了全球黄金标准的管理重任。随着战事深入,越来越多黄金流入美国,贪心的美联储选择打破黄金标准,让黄金贬值,试图用美元来主宰全球货币体系。

蒙代尔认为,正是美联储打破黄金标准才是黄金不再被人信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多年,他还一直呼吁重建黄金标准。直到1999年,推动创立欧元时,他放弃了黄金标准。

其实, 坚持金本位或黄金标准,实际上坚持的是货币价值论,往上追溯是劳动价值论 。但是,弗里德曼等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则很淡然地认为,金本位回不去,也必须淘汰。蒙代尔和弗里德曼共同在芝加哥大学执教的时候,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虽然蒙代尔对弗里德曼尊敬有加,但他依然认为,货币数量论是一个伪命题,因你根本不知道市场上到底需要多少货币,需要多少真实货币。

当时美国正处于严重的滞胀时期,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市场对货币需求不断增加,因为通胀时期有利于借贷者,而不利于债权人。所以,越是通胀,货币需求量越大,但是美联储根本无从知晓到底有多少货币需求量是真实的。当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暴力紧缩美元时,市场立即出现流动性问题。

蒙代尔的做法是,不要管货币总量,美联储应该是价格作为目标,也就是通胀率,只要控制好通胀率,货币数量随行就市,由供给、利率价格决定。现在看来,蒙代尔的主张更为科学,当今世界主要央行都以通货膨胀率作为单一目标,而不是货币总量。

但是,当时面临一个问题是, 如何实现蒙代尔所说的控制通胀率目标 。蒙代尔所坚持的是黄金标准,即金本位制,固定黄金价格,然后以黄金为锚发行货币,从而维持货币价格稳定。

当时与蒙代尔一样坚持黄金标准的经济学家不在少数,但最终他们的主张被历史淘汰了。似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更符合信用货币时代,但货币数量论将货币视为「符号」,如果货币没有价值,那么货币如何支撑起经济大梁呢?

现在很多人痛恨信用货币,认为政府滥发一文不值的货币,成为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源。但是,为什么信用货币又无可替代的呢?或者,信用货币为什么最终替代了金本位货币、商品货币?

这里涉及到一个本质问题:价值论。

价值论,极为复杂,几乎是所有经济理论的基石,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核心问题的之源。时至今日,经济学家都被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之间吵来吵去,二者甚至难以综合。实际上,价值论应该跳出「经济」来理解,因为在没有人类之前、没有经济之前,价值已经存在。

最科学的价值论应该是功能价值论。

任何事物只要它具有功能,便有价值。比如阳光雨露,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有价值,阳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润万物。至于它是否有经济价值,就看是否能够进入市场系统进行交易,如果发生了交易就有经济价值,也就有价格。比如共享单车,方便人们出行自然就有价值,但它能否在市场中活下去,如果一直活下去,且存在交易,自然就有经济价值和交易价格。

所以,根据功能价值论,我们就很好理解货币。货币的功能是什么?货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只要它能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那么它就有价值。

所以, 货币不问出处,不管出自商品,还是出自国家信用,不管它是金属货币、商品货币、信用纸币还是数字货币 只要能够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那么它就有价值 。至于货币里面凝结了多少劳动,多少黄金,多少硬通货,多少大宗商品,都不重要。所以,历史上,石币、香烟、明信片大小的木片都充当过货币,因为它们帮助了人们达成交易。

蒙代尔在1999年创立欧元时放弃了黄金标准,欧元成为了一种区域性信用货币。那么,什么支撑欧元的价值?

只有货币功能价值论能够解释,即欧元帮助欧元区国家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并且大大降低这一区域乃至世界的交易费用,那么欧元就有价值,这就是欧元存在的理由。

那么,如何才能承担起「解决交易流通性问题」的功能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换价值,货币如何才具有交换价值?

蒙代尔在1999年创立欧元时放弃了黄金标准,欧元成为了一种区域性信用货币。那么,什么支撑欧元的价值?

只有货币功能价值论能够解释,即欧元帮助欧元区国家解决交易流动性问题,并且大大降低这一区域乃至世界的交易费用,那么欧元就有价值,这就是欧元存在的理由。

那么,如何才能承担起「解决交易流通性问题」的功能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换价值,货币如何才具有交换价值?

不管是金属货币、商品货币,还是债权债务型货币、信用货币、比特币,货币只要实现交换价值必须就有个前提,那就是 靠谱,专业术语叫信用 。靠谱概念集中体现在一点,拿着这个货币能够如数兑换商品,即不贬值。

货币价值的生命在于价格稳定。

反过来说,如果货币价格不稳定,货币就可能失去价值,被人抛弃 。这就相当于饮用水,饮用水的价值是给人补充水分,如果饮用水被污染了,它这功能被废弃了,价值自然就消失了。

这就回答了哈耶克那个问题,货币为什么不能完全市场化。货币如果市场化,价格必然波动,其价值则大打折扣。

或许所有商品的都可以市场化,唯独只有货币不可以。从哲学上来说,货币符合本体悖论。任何参照事物,都具有一个本体悖论。

例如,测量一辆汽车的速度,可以借用任何一个参照物,维度不可以参照汽车自身。又如,「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绝对真理」,如果这句话是对的,这句话本身就等于真理了,这样与它的内涵是矛盾的。

货币的本体悖论在于,货币是为其它商品计价,为其它商品交易提供解决方案的,其自身成了所有商品价格的参照物,以及所有商品交易的媒介,如果货币价格变化,它如何为商品计价,如何帮助商品达成交易,如果无法帮助商品达成交易,货币就没有价值。

几乎所有的货币都在追求信用以及价格的稳定。

债权债务货币的信用以及价格稳定来自族群的信任以及族长的权威,大家有借有还,「欠条」不会贬值,也能如期兑现,这种货币比较坚挺。

商品货币时代,贝壳、兽皮、食盐等商品货币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商品货币自身的价值,是货币价格的稳定器。商品货币是人类使用了最为朴实、本源的方法,共同摸索到价值高的商品作为货币。

所以,商品货币有两种属性, 一是商品自身的价值,二是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 。劳动价值论者认定商品自身的价值,以至于很难接受无锚货币。实际上,维持货币价格办法很多,用商品自身价值兜底只是其中的一种。

后来发展了金属货币时代,金属货币是商品货币的升级版,因为金银铜本身也是大宗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在金属货币时代,为了避免制假售假的问题,国家铸币制度开始形成。

所以,亚当·斯密并没有将视野扩张到人类早期的债权债务型货币,而是将货币界定为金属货币(商品货币)。斯密发现,通过官方「认证」可以大大提供货币的信用度。

他在【国富论】中写道:「进步国家,为了避免此种弊害(在金银币种混入许多粗劣低贱的金属)、便利交易、促进各种工商业发达起见,都认为有必要,在通常用以购买货物的一定分量的特定金属上,加盖公印。于是就有了铸币制度和称为造币厂的官衙。这种制度的性质,类似于麻布呢绒检查官制度。这些检查官的任务是,通过加盖公印,确定这市上各种商品的分量,划一它们的品质。」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是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主张法定货币的关键理由。当年,斯宾塞提出货币自由竞争的建议,惹恼了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杰文斯直截了当地反驳说:「没有任何东西比货币更不适宜于交给企业进行竞争的了」。他搬出了「格雷欣法则」作为依据,他说:「良币不可能驱逐劣币恰恰证明了这一法则」。

所以,金本位+官方货币制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信用极高、价格稳定的货币制度。这一观点也获得了历史数据的支持,尤其是古代中国的铜钱信用度及价格长期以来都非常稳定。

但是,金本位本质上是商品本位, 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包括金银,能够跟得上工业时代、全球化时代日益膨胀的交易规模 。最终,金本位纸币不得不一再削减金银含量,本质上也在贬值;金银含量削减到极低时,自然就滑入到无锚货币时代。

无锚货币,标志着货币从商品(金属)中独立出来,摆脱了商品的价值,追求货币自身的交易价值。只有无锚货币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市场交易规模。所以,无锚货币是货币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是先进的货币。

所以,蒙代尔耿耿于怀的1914年美联储打破黄金标准以及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两大人为大事件,本质上货币走向独立、追求自身价值的道路。

无锚货币本质上是债权债务型货币,我们现在使用的美元、人民币都是通用型「欠条」或叫通用「国债」。

由于比特币没有绑定股权,也属于无锚货币。「中本聪」向市场总共发行2000万张「欠条」,他试图采用这种固定数量、定额增发的方式,来维持货币价格。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一种脱离了市场的、封闭性的发行方式。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极大,就已经丧失了货币的基本价值。

有人将比特币界定为「数字黄金」,这个说法有些一厢情愿

黄金本身是大宗商品,黄金这种金属使用到各种高精尖产品之中。所以,不作为货币,黄金也具有商品的价值。但是,比特币不一样,如果不作为货币,不稳定价格,它就失去价值了。比特币背后存在一个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网络,但是因为二者不关联、不挂钩,比特币就成了纯信用货币。失去了价格的稳定,其价值自然灰飞烟灭。

如何维持信用货币的价格稳定?

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以财政税收收入为背书发行本币,但如今大多数国家货币大规模扩张,而其财政收入却没有同等增加。实际上,财政收入不能代表一国实力。

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国债和房地产证券是其主要资产。国债又是按什么发行?原则是也是按税收,但是由于没有具有发达的融资市场和强势的美元作为依托,国债基本上脱离了财政税收的锚。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到底是美元是国债的锚,还是国债是美元的锚。

其实,美元和国债都是「欠条」,二者表面上互相为锚,实际上都以美国这个国家的「利润表」为锚

美元之所以强势、美债之所以抢手,都是因为美国这个「公司」整体的收益率比较高,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赚得钱多。而政府收入不足、蓝领工人收入不高,是这个国家内部分配的问题。所以,美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或破产并不代表这个国家破产,也不等于美元和国债信用破产。

黑田明伸教授的研究,打破了我们对「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以及「货币是国家法定货币」的传统认识,从货币功能出发重新窥探货币的本质。

所以,不管是金属货币、商品货币还是债权债务合约,都是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 本质上 货币是一种共同体认可的隐性合约,是市场交易流动性的解决方案 。黑田明伸教授在书中阐述:「货币被描述为作为削减寻找持有希望物品者探索成本的解决方法。」债权债务合约的解决方法让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所以,回到题目,沙滩上捡回来未经加工的贝壳因为其不具有稀缺性也没有实用性,关键是不能被民众共同认可,也就无法作为交易流动性的媒介载体,不能成为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