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中国制造业真的有第四次浪潮吗?

2020-04-12知识

(本文发表于2016年)

我昨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了君临的专栏文章

知乎专栏 曹德旺跑了,波音来了,深度剖析中国制造业第四波浪潮

里面的许多观点和我之前一篇文章, 中国制造天下无敌知乎专栏 ,中那些专家说的差不多,波音来了,思科苹果创办了全球创新中心,辉瑞,英特尔,西门子也纷纷投资,离开的的都是传统制造业,也就是落后产能,而新进来的都是来自欧美的高科技制造业。

这个说法乍一看非常合理,但是许多细节却经不起推敲,属于犯了一个宏观研究者常犯的错误,就是处江湖之远,不了解真正的产业界的真相。

文章发布之初,就有航空业人士指出,波音在华设厂,其制造的技术含量并不见得比曹德旺的汽车玻璃高多少,都是以飞机最后的座椅等设施安装为主,还不见得比天津的那个尾翼制造线技术含量高,而且这个在华设厂的行为,也是争取中国订单的一种行为,有人甚至指出这本来就是购买协议的一部分。

那么,排除我不了解的航空制造业,我们专门来分析一下我比较熟悉的新材料领域。

文章指出:

❺ 与需求饱和的玻璃制造厂相比,AMOLED屏幕可谓站在了风口上。
于是华为、OPPO、VIVO国产手机三巨头结成了联盟,共同投资了一家叫柔宇科技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前文所说的IBM工程师刘自鸿的创业项目。

❻ 手机转向AMOLED屏幕,电视转向量子点液晶显示。

量子点电视的行业规模还比较小,但作为电视行业的风向标,其最先进的技术出现在中国,而不是韩国,意味深长。其背后的诞生过程,和AMOLED领域的柔宇科技如出一辙,都是在美国留学生+国内风投两股力量的推动下出现,揭示的正是中国第四波制造浪潮的一个重要变量。

我们暂且不谈作者是否被一些科技媒体所忽悠,天真地认为AMOLED一定会是未来主导市场的趋势,如果有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导电高分子的朋友,看一眼柔宇科技的宣传语和产品,都会觉得其实忽悠的成分偏大,就算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畅想,那这个未来也离得有点远。

至于那个传说中的 0.01毫米 的厚度,我权当他跟当年汉能薄膜的李河君说自己的薄膜的光电转化效率超过了33%一样,只是个行外人吹牛忘打草稿的个例,愿意投资柔宇科技的尽管去投资,反正当年汉能的股价也曾让人惊叹。

其实说到底还是对于其庞大的研发团队的不看好,他们固然有着履历辉煌的高层团队,整体布局,也逃不出我之前说的创业公司的 乐视模式知乎专栏 ,对于研发的系统工程没有合理,长期的系统布局,还属于 高层拍脑袋,集体加油干 的工作模式,看似人多力量大,实际上车轮未必往前走。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科技产品的研发是一个至少五到八年的周期,而对于目前中国的新材料市场而言,一万年太久,投资人等不了,等着套现的创业者也忍不住。

而至于辉瑞为什么会在中国设厂,看中的是中国的什么优势,我想只有在药厂干过多年的人才能清楚,就是要把外包进行得更彻底。

之后这篇文章又深入谈了谈中国新能源的优势,无非也是那几个你能在科技媒体上看到的企业,珠海银隆,CATL,比亚迪,说得这些企业能够给几大公司供货,就已经是掌握了核心科技的科技巨头一样。那么这样的话,富士康早就是超越英特尔高通的第一大科技公司了。

我们知道,珠海银隆的技术是购买的美国企业的专利使用权,而宁德时代更多的是为三星等企业贴牌生产,比亚迪的技术我没有认真分析过,但也无外乎那几种途径,属于自己的可能不到百分之三十。因为每一个从事应用技术基础研究的人都知道,锂电池作为一个技术,其实还很年轻,即使是锂电池技术的领先团队也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以免出现三星的悲剧,而中国这些企业一贯大跃进,扯大旗的风格,注定了只能采取能挖则挖,挖不来就买的研发模式。

因为如果自己组建团队,光是搭建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实验室,排除资金的因素,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去摸索,真正的研发,往往还没开始,公司的研发方向就转向了,作为一个真正有心做研发的团队,你说他找谁哭去?最终就是那些跟风式半吊子研发团队能始终站在风口,被资本追捧。

这点和目前学术界拿重大项目一样,只有那些紧贴中央热点的大牛团队,才能保持资金永远充裕。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个科研团队总是在风口中转向,没有任何技术和知识积累,永远只能做出二流的研究成果。

我觉得目前的制造业升级领域和之前的一些互联网项目一样,属于在媒体的造势下,资本和群众都被晃了眼,有些看不清我们实际的发展水平了,我们明明还处在追赶的阶段,连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学习西方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了,就要开始追求赶英超美了,这样下去的后果只能是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

上个月还在听一个科技投资团队的报告,说我们现在对于国内的制造业项目的投资,我们的标准已经变了,如果还是过去的追求 进口替代 ,我们已经坚决不投了,因为这种公司注定失败,现在这种科技全球化的时代,你一定要有 全球领先 的技术,才能生存,所以,我们投资制造业公司,他们一定要有全球领先的 专利技术 ,不管这个专利技术是买的还是自己申请的,一定要有。

这话是不假,是这样的,可是你还没有把别人的优势完全学会,你就去追求全球领先,这难道不是妄想吗?况且 材料的研发的基础一半都是化学 ,而化学产品是一个众所周知 靠保密而不靠专利 生存的产业领域。你还用华为这种通讯行业的标准去衡量新材料,那么你注定获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最后再举一个通俗的例子,你一个国产的汽车公司,你连一辆卡罗拉水平的车子都还造不出来呢,你就想搞一个秒杀卡宴的车子,再来一个超越特斯拉的车型,你说可能吗?

有人告诉我说,可能,中国不是有个巨牛逼的汽车品牌叫众泰吗?

啊!你说的还真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