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挑选成分安全的美白护肤品?

2021-12-30知识

恕我直言, 与其漫无目的找美白产品一个一个试错,真不如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美白的机制再去慢慢筛选。

本篇 保证无广,举的例子全是自用!

手把手教你 「看破营销假象,取得美白真经」

现在的护肤品无论是外用的还是口服的,都喜欢添加一大堆 「高级」成分 ,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就是 「纸老虎」 。这些成分其实是你生活中蛮熟悉的物质,但是 一旦起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名字叫就能让你觉得——高级

就比如 Bifida Ferment Lysate ,中文的翻译是 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 ,其实就是 益生菌发酵提取的产物 ,这里的微生物用的是 双歧杆菌 。其实它和酵母菌没有什么关系的,但这些年酵母菌的名头可不小,沾了「酵母菌」的光,是不是觉得这个成分厉害多了?

这还算比较好的情况,最起码这个成分是确实有用的,像雅诗兰黛小棕瓶这种最起码还会把它作为主要成分,功效性还是比较强的。

怕就怕有些产品添加了一堆所谓的「高级」成分,但实际上这些成分要么排在成分表最末尾,要么是多余的, 说白了就是「 虚假繁荣 」,让你买一个心里安慰。

(我就不说是哪个产品了)

要知道, 心理安慰这东西,只适合有钱的富婆们 ,大部分的姐妹们心里都还是会琢磨着 「花小钱办大事」 的。但是当你 没有足够的原理、知识储备 的时候, 想把钱用在刀刃上都难,很容易就掉进商家给你挖的坑里去了。

比如看见一个博主推某个产品你不心动,三五个博主推你就有一点动摇了,要是连好几个明星都说它是某大牌平替,对这个产品你已经眼熟的不能再眼熟了,你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就是营销策略,就是商家给你挖的坑。

所以,大家在挑选美白产品之前,一定要先理清楚这之间的利害关系。

今天这篇回答不是要告诉你用什么产品,而是要告诉你该怎么挑,避开商家们在成分中使用的「障眼法。」

首先,都去对号入座——

这些成分看到就PASS ,无论它的其他成分吹得有多么的天花乱坠, 会烂脸!

另外,敏感肌的姐妹们慎用 PEG-60氢化蓖麻油 这个成分:

它在化妆品中是一种溶剂,简单来说,它能将油性物质均匀地分散到水中,PEG后面的数字越大,对角质屏障的损伤也会越大。当添加量超过1%时,如果皮肤受伤、发炎、角质层偏薄,就会有刺痛发痒感。

以上这些成分是大家可以无脑跳过的,接下来就是美白成分的硬核干货了——

成分越多越好吗?不是!

一款好的产品,不是添加了很多成分,而是添加的每个成分都能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就像我之前跟大家说的美白配方的那篇回答里的PUROL,美白思路就是 抑制黑色素的合成+抵抗光老化+加快黑色素代谢

他家主打的是一个叫做Meta-Pure的专利配方成分,霓虹人也是有意思,非要搞个专利,其实没有那么玄乎, 就是5个主要成分合在一起起了个名字 。但不得不佩服的是,实际上这5个成分 就是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白体系,没有一个多余的成分 ,百年企业还是牛。

(酯化维生素C、乙酰谷胱甘肽、R-硫辛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植物神经酰胺)

谷胱甘肽不陌生吧,有些姐妹做医美打Z就有这个成分。它主要是 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从而来达到美白效果 ,乙酰谷胱甘肽就是给它戴了个「还原性的帽子」,是谷胱甘肽的前体,具有更快的溶出速度,可以 防止被水解提升吸收率

给你们找了谷胱甘肽的双盲实验——

(左:服用前;右:服用4周后)

受试者的年龄大概在20岁左右的,每天口服500mg谷胱甘肽,持续了4周, 显著减少了受试者色素指数,肤色变浅。

而维生素C与谷胱甘肽在皮肤的抗氧化系统中是具有相互依赖性的,而R-硫辛酸又对它们有抗氧化能力的提升,所以 一般维生素C、谷胱甘肽、和硫辛酸是捆绑在一起的抗氧化体系

一般看到产品配方中有这样的氧化体系,那基本就是有效果没跑了的,只是看其他的辅助配方体系会不会对强度和效果造成其他的影响而已。

另外还有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听起来比较拗口,但事实上它还有个名字叫SOD,没错,就是「大宝SOD蜜」的那个 SOD

SOD作为超强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协同谷胱甘肽,抑制活性氧负荷下的皮肤黑色素生成。

为什么称它为超强,是因为 一个SOD分子可清除100万个自由基,而其他抗氧化剂VC、黄酮等只能消除1个自由基。 而且作为「 人体第一道抗氧化防线 」的酶类抗氧化剂,SOD还是人体抗氧化酶防御的前线。

至于 植物神经酰胺 ,最最主要的功效其实是保湿,神经酰胺位于皮肤中的角质层,负担着渗透屏障功能,防止水分的过度流失的作用。

我们的皮肤就像是一堵墙,角质细胞就像是砖块,而把砖块粘合起来筑成一堵高墙的就是细胞间脂质,而这 其中神经酰胺就占了大概40%。

讲到这里基本就比较清楚了,挑选口服美白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有维生素C、谷胱甘肽、和硫辛酸这种抗氧化体系的,基本就可以放心入手了。

除了口服的,外用的护肤品怎么选?

作为一名药理学出身的「半个医学生」,其实我对于美白精华多少有点「嗤之以鼻」,因为我 亲身试验下来,内源性手段比外源性手段效率高多了

但说来惭愧,防晒霜是我一直不会放弃的外用护肤品,对你没看错, 我不用美白精华!( 不过我也帮你们找了美白成分的合集——

图源于网络,侵删

其实 防晒比任何美白的手段都要有效,甚至超过内源性的手段,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美白手段!

防晒挑选的时候孕妇姐妹们闭上我上边那个表里写的成分就行,剩下的主要就看防晒指数。

防晒的包装上一般有两个值:SPF 和 PA 。

SPF表示防晒的效果,SPF值越高,防太阳暴晒的能力越强,比如SPF50就是高倍防晒。PA表示抗老化的效果,PA后面的加号越多,就表示防护力越强,一般来讲,两个【+】就可以满足日常防护需求。

理论上来讲,SPF值越高,防护时间越长。但SPF并不是越高就越好,实际上SPF15的防晒霜就可以阻隔94%的 UVB,而SPF50的防晒对UVB的阻隔是97%,也就只增加了3%,但SPF值越高肤感会更厚重黏腻。

一味追求超高的防晒系数,只会增加皮肤负担,引发更多皮肤问题,尤其是敏感肌的姐妹,选防晒的时候千万要考虑到自己的肤质,那这就要学会看防晒的成分了。

防晒霜通常有两种成分类型——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

虽然都是防止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但防晒方式是不一样的。

物理防晒剂 的主要成分是 二氧化钛和氧化锌 ,它的防晒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反光粒子,能直接将紫外线反射出去,从而达到防晒的效果。

化学防晒剂 则是通过 吸收紫外线 ,来避免紫外线对皮肤产生伤害。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助你选适合自己的防晒——

最后!

家人们我最近是真的很忙,求原谅!!!

有啥想问的尽管私信或者评论,我看到一定会回的!!!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我补到回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