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高中历史大题如何概括?

2020-05-05知识

备注申明:这篇文章之前在一个公众号投过稿。作者是答主本人。

高效的历史材料概括方法在这里!(全文干货!亲测,包提分!)

最开始我也有和题主一样的困惑,历史的结合材料只会抄材料,不会归纳概括,后来我研究了近十年的历史高考历史题,终于得出了一套解决历史材料题的杀器!

凭借这套杀器,平时模考的材料题部分( 必修一道加选修一道 完全能控制在扣 五分以内 )最后2020年二卷高考对照了答案,材料题基本答完了所有点。

直接上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其实高考历史材料题最最最核心的就是 找角度!!!

高考的历史材料题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类:

归纳类(问特点,问异同等等) 分析类(问背景,问原因)

而材料题三大杀器:材料分层、角度、时代背景

总的思路:先进行材料分层,能概括的先概括,概括不了的从口诀找角度,最后补充时代背景

拿到任何一个材料,无论如何请始终记住首先 分层!分层!分层!

不会分层怎么办呢?标点符号总认识吧,句号和分号总认识吧——没错,不会分层,就按一个句号或者一个分号为一层来分。

分层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没什么难度,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分层的意识(为之后进一步榨干材料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一层至少一个点的去概括。这就让很多人犯难了,不会概括呀,概括起来废话连篇,不停的重复点咋办啊,我总结的套路就派上用场了,研究了十年的全国卷,我总结出了一套口诀!

上口诀:时空内主目,法方机性思

这个口诀啥意思呢,其实就是我从高考真题中扒出来,按照角度总结下来的关键词,总共十个,能基本囊括各大高中历史考试的角度,五个为一组进行记忆。

咋用呢,接下来一个一个解释

  • 时:时间角度,出现朝代、时间就可以用。常用如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
  • 空:空间角度,出现地区和表空间范围的描述就可以用。常用如空间范围广、由...到...
  • 内:内容角度,如以..为主要内容
  • 主:主体角度,重点在于关注主语,往主体方面想。如由...(政府/人民)主导
  • 目:目的角度,主、次目的。如以...为目的
  • 法:法律文件角度,出现了文件名、书名号就用上。常用如制定相关的文件规划、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有时候方针政策也放在这一点里)
  • 方:方式角度,即主动与被动。主动、被动发生
  • 机:机构角度,出现某某机构具体名称就用。如有相关机构
  • 性:性质角度。
  • 思:思想角度。
  • 最后两点偏向于抽象维度,重点在于把握题目的核心价值(即把握题目的方向,大家知道每年全国卷文综的题目都是有些核心价值在里面的,这需要平时有意识积累)。

    记住!一定是一层至少一点(可以一层多个点,在写不出来的情况下,按照口诀一一堆上去)

    通过一道例题来详细阐释一下吧:

    2020年全国二卷

    看第(2)问

    先分层,按标点符号来分。

    第一层(第一句)一看,我就会抓到「中央」二字,如何概括呢,对应口诀中的「主」即主体维度,我会概括成「以党和政府为主体,高度重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前半句话就是根据口诀找到的角度弄出来的套话,只要找到主体这一角度,中央对应党和政府是自然而然的,对应不出来的话自己需要反思一下平时的学习了;后半句就是根据这一层材料修修补补上去的,不一定要多完美,得分点就在前半句);如果一来不够敏感,抓不住「中央」二字咋办呢,口诀记熟来一遍,这句话没时间没空间没内容目的没书名号啥的,一看有个大大的主语,直接怼就行。

    第二层(第二句)开始,我注意到了时间,再看看后面两层,也出现了时间,由于整个是现代史,时间是递进的,我会概括为「治理循序渐进,持续治理时间长」(虽然最后答案没给,但怼上去完全没影响)

    第三层(第三句)一看,书名号来了,自动对应口诀中的「法」,再仔细一看,这不是法律,是一部规划,自然概括为「编制形成完善的治理规划」

    继续这一层读下去,「方针」二字真的太惹人关注了,直接怼上「有明确的治理方针政策」

    同时,这一层还没结束!因为后面紧跟着冒号,冒号代表什么,代表后面有详细的内容!于是又对应到口诀「内」这一点,仔细看看,这么多并列的用顿号隔开的内容,我会用「综合」二字来概括(概括这里时我就联想到了地理有一年法国罗讷河的题目,里面就提到了航运、灌溉、发电啥的,最后用「综合治理」直接概括下来,看到这儿我就自然而然迁移过来。要是储备不够,不会迁移咋办,概括不出来也没关系,直接用「以......为主要治理内容进行治理建设」概括下来就是)我的话,就概括为「以灌溉、防洪、发电、航运等为主要治理内容进行综合治理」(你看,光是这一层都可以概括出三个点,完全不可能害怕写不出来点的情况)

    第四层,有时间、有主语,概括出来的直接可以和前面的合并,不多说。(其实真的要细扣的话,完全也可以从「方」即主动被动的方式这个角度概括为「主动治理」)

    第五层(第五句)看见「指挥部」直接对应到口诀中的「机」也就是机构,概括为「成立专门的领导治理机构」后面还有「方针」二字,概括的也和前面的重合,不管

    第六层,看到「各省市」直接对应口诀中的「空」即空间,这里的空间就是整个海河流域,再读一读材料概括为「流域内各省市团结协调治理」

    最后一层(最后一句话)很简单在讲效果,直接概括为「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最后的最后,进行扫尾,请记住我们做的是历史题,不是简单的语文题!历史题的特征是啥,就是时代背景!在材料句句分层概括出来之后,还要再跳出整个材料来看看整段材料的历史背景是啥。这段材料请看时间20世50年代,请回忆我们课本学了啥,没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怎么和题目结合起来呢,就搞成「海河治理配合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出现题目「海河治理」与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就行了,之间的关系简单理解用些套路词「适应、配合、结合」等串起来就好了)

    所以最终我的答案呈现:

    1、「以党和政府为主体,高度重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治理循序渐进,持续治理时间长」

    3、「编制形成完善的治理规划」

    4、「有明确的治理方针政策」

    5、「以灌溉、防洪、发电、航运等为主要治理内容进行综合治理」

    6、「主动治理」

    7、「成立专门的领导治理机构」

    8、「流域内各省市团结协调治理」

    9、「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10、「海河治理配合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最后全国卷的标答:

    对比下来,标答要求六点,我们可以概括出十点来(完全不同角度),完全不用担心概括不出来或者重复踩点的问题,而且自己概括的与标答基本符合。今年高考场上这题我也确实是这么答的,答了这么多点。

    最后我是漏了一点,就是「集中群众力量进行年度常态化建设」。这点列出来呢相信大家非常容易理解,如果非要从口诀中来看的话,就是对应「性」吧,这件事的性质是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宏观把握——靠人民,集中人民群众的力量。

    但说实话考场上这点出不出的来不重要,毕竟每年出现这么一点两点答不出来非常正常,看运气,丢个两分吧(前提是其他点你得做到尽善尽美)

    PS:从我的分析中,你还要看到,我基本每个点都带了「治理」二字,为啥呢,因为我要扣题「海河治理的特点」。扣题!让别人知道你在答什么。

    好的,所有归纳类的题目,特点啊,异同比较啊,都这么个玩法,摸透本质,直接低端打爆它,自己把口诀和总思路熟悉了,下去再找几道高考题或者模拟题,反复练习熟练即可。

    接着看看分析类(背景原因啊,意义啊)

    同样,紧紧把握三大杀器: 材料分层,角度,时代背景

    但原因意义的题目的角度与特点有所不同,原因意义的角度更偏向于传统的「政经文」(即角度要求没那么细,政经文就是自己要下去梳理的时代背景,从这三个角度梳理出来并熟记)

    还是以这题为例

    2020年全国二卷

    第二问后半截,分析意义

    同样分层,但分析类在分层之后,首先应该关注描述原因或者意义的那几层,这题问意义,那么重点关注描述意义的层次。这题中就是最后两层。(不会找的,大概可以看位置,问原因,找前几层,问意义,找最后几层)

    先把材料中的意义给概括下来(缩句加修饰补充,修饰部分平时做题多积累)

    看最后两层,说了一件事「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再倒回去看看前面的,看看还有啥可以弄下来的,我看到第一层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怎么转化为意义呢,加个动词「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层,我看见了「水库修建」又咋弄呢,换个范围大一点的名词,「完善了新中国的防洪水利体系」

    第三层,我看见灌溉呀工业呀啥的,就立刻能想到农业工业,「促进了流域内的工农业发展」

    后面几层,非常明显在讲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还是在讲中国人,联系这平时的做题经验,我会写出「凝聚鼓舞了中国人民,弘扬了奋斗团结的民族精神」

    最后,同样的结合时代背景,这个时代是什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么做有啥意义,「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优势)」有同学可能会觉得这点不好答,但!这点其实是前几年的全国卷历史中出现过的一模一样的答案!(差不多的时代背景下,同样的答案!)我最早做那一题的时候是没答出这一点的,后来积累下来了,今年高考就写上去了,正好标答再次复现!所以说,刷题积累!同样重要!

    所以,最终我形成的答案

    1、「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2、「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完善了新中国的防洪水利体系」

    4、「促进了流域内的工农业发展」

    5、「凝聚鼓舞了中国人民,弘扬了奋斗团结的民族精神」

    6、「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优势)」

    全国卷的标答

    可以看到,分数拿满完全没有问题。当然,我这讲的是方法层面的,硬核知识层面比如时代背景这种东西自己下去该咋搞咋搞,一些你觉得不好答但万金油的点自己找个本子积累下来。反复练习即可。

    最后我总的再梳理下思路:

    首先,材料分层

    其次,一层一层进行概括(归纳类的记住口诀;分析类的先找主要的层次,再政经文往上怼)

    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扫尾工作

    将此思路记心间,反复熟练得分全!

    历史的常规材料题基本都逃不过这两大类,其他类型比如评价啥的,套路是更加固定的,一般评价就是总评加分评,分评里面分正反两面(具体语言中大量揉时代背景和题目关键词进去,分数拿得轻轻松松)

    同理的大家还可以发现今年的全国一卷与三卷做题思路都是一样的,把近十年的全国卷拿出来做做,你会发现,用上述思路做既轻松又全面(答案语言也标准)

    最后,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留下个赞吧~\(≧▽≦)/~还可以点个关注,之后会持续更新高考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