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两点:
- 因为哈利对伏地魔特攻,所以对伏地魔能打出超乎寻常的战绩。
- 「哈利连一个食死徒都打不过」这句话本身并不正确。
关于第二点,其实小马也是食死徒,并且在烙上黑魔标记后,被哈利用神锋无影和物理方法击败过两次。当然,光这么说还不够严谨。
一、哈利对伏地魔特攻
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就是哈利拥有多个仅对伏地魔生效的增益效果。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有这几个:
- 莉莉赋予的血缘保护——被粉丝称为爱盾/未成年人保护法(仅对伏地魔生效)
- 孪生杖芯(1997年年底失效)
- 老魔杖的主人(1998年开始生效)
- 蛇怪毒牙(仅限对魂器特攻)
邓布利多对孪生杖芯的解释,正好也可以用于解释哈利对伏地魔和其他人的不同战绩:
我亲爱的孩子,它的惊人效果只是针对伏地魔的,因为他极为草率地篡改了最深奥的魔法规则。只有针对他的时候,那根魔杖才表现得异常强势。其他时候,它只是跟别的魔杖一样……不过确实是根好魔杖,这我相信。除去哈利一岁那次,伏哈的交锋共有以下几次:
- 第一部的魔法石抢夺——血缘魔法保护
- 第二部的密室之战——蛇怪毒牙对魂器特攻
- 第四部的墓地之战——孪生杖芯
- 第五部的魔法部之战——邓布利多
- 第七部的七个波特之战——孪生杖芯
- 第七部的戈德里克山谷——哈利及时跑路(无效战绩)
- 第七部的禁林同归——一同晕厥(无效战绩)
- 第七部的最终决战——老魔杖护主
根据几次交手的细节可以认为,双方抛开所有buff,完全靠硬实力交手的话,哈利只有被瞬间秒杀的份。不过这也不丢人,因为就书中表现来看,满状态的伏地魔、邓布利多(格皇在正篇无战绩所以不算)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面对其余巫师都是瞬间解决,包括斯内普这种院长级的高手。甚至第五部中,两位数的食死徒面对邓布利多,也只有眨眼间被全部生擒的份。
1.1 魔法石抢夺
这几次中,92年夏天的魔法石争夺战中,尽管伏地魔异常虚弱,附身在奇洛身上,但后者身为一个成年巫师,根本不是刚刚11岁的哈利能够正面对抗的。但是由于血缘魔法的保护,被伏地魔附身的奇洛无法触碰哈利。一开始,伏地魔并不打算下下杀手,但是发现这个问题后,他立刻改了主意。
而这时,同样察觉到这点的哈利没有给奇洛施法的机会,利用对方触碰自己时会极度痛苦这点,主动切入近身战并打断施法。
1.2 密室之战
1993年夏天出现在密室中的,并非伏地魔本体,而是他16岁时制成的第一个魂器——日记本。尽管当时哈利刚刚杀死蛇怪,里德尔并不担心,因为哈利身中蛇怪剧毒,已经是强弩之末。
即便是福克斯用凤凰眼泪解毒后,实际上仍然是里德尔占优。为什么呢?首先,在刚进入密室的时候,里德尔趁哈利关心金妮时夺走了他的魔杖;其次,刚刚斩杀了蛇怪的格兰芬多大宝剑留在了蛇怪的尸体上。换言之,现在是持械的里德尔VS空手的哈利。瞧里德尔的言行,逐渐实体化的他显然是能够使用魔法的。
蛇怪折断的毒牙成了哈利仅有的武器,他用毒牙刺穿了日记本,从而导致了实体化的里德尔瞬间被消灭。
这一次尽管血缘魔法没有建功,但是蛇怪毒牙却对魂器能够产生致命的杀伤效果。
1.3 墓地之战
1995年在小汉格顿的里德尔墓地,是伏地魔复活后和哈利的首次正式会面与交手。出于对仪式感的追求,伏地魔将被禁锢的哈利放下并要求两人进行决斗。并且为了在食死徒面前立威,伏地魔并没有一上来就杀死哈利的打算。
此战中,伏地魔总共出手四次:
第一发钻心咒瞬间将哈利击倒。
第二发夺魂咒依然瞬间命中,不过哈利依靠自己的意志力(以及之前小巴蒂在课上的训练)抵抗了这招,使得不爽的伏地魔放出了第三发魔咒。
第三发疑似钻心咒的咒语被哈利依靠敏捷躲过。
第四发就是孪生杖芯的名场面了。
依照以往的记录,魔咒对撞后应该是改变轨迹(参见同样是第四部中,马尔福与哈利对波后,魔咒偏转并分别击中了赫敏和高尔),但孪生杖芯导致两人强制进入了一种长时间对波的状态。
换句话说,非孪生杖芯的对波不会导致这种长时间的僵持,并不会影响双方的下一次施法。另外,当哈利主动解除对波状态时,被闪回咒召出的塞德里克、弗兰克·布莱斯、伯莎·乔金斯、莉莉、詹姆五人的虚影为他争取了时间,从而给了哈利带着塞德里克的尸体逃走的机会。
1.4 魔法部之战
伏地魔这次已经失去耐心,因此对哈利出手时上来就是阿瓦达索命。不过邓布利多及时出手,随后就是两位顶尖巫师的斗法,哈利此战中主要是特等座观众。
1.5 七个波特之战
尽管伏地魔考虑到孪生杖芯的问题,在战前更换了卢修斯·马尔福的魔杖,但是此战中哈利的凤凰尾羽魔杖自动护主,摧毁了卢修斯的魔杖。在伏地魔再次更换魔杖的时候,哈利正巧进入了唐克斯家的魔法防护范围,伏地魔被阻拦。
实际上此时哈利和海格都已经是强弩之末,飞天摩托的引擎已经损毁,正处于急速坠落的状态,以至于哈利「已经分辨不出上下左右」、「对着旋转的黑夜胡乱发射昏迷咒」——这也是他看不到也听不到伏地魔在哪的原因。
至于说为啥伏地魔换了魔杖依然被孪生杖芯影响,老邓在后面作出了一个猜想:
1.6 戈德里克山谷(无效战绩)
这次和禁林的那次都属于无效战绩。此战主要是哈利和赫敏对战纳吉尼,伏地魔仅在最后时刻赶到,哈利和赫敏及时地幻影移形,双方没有正面交锋。
这一战对我来说是直观地展现出了巫师们近战能力的不足。在狭窄空间被纳吉尼先手突袭的情况下,哈利基本是被压着打的。
另外,此战中赫敏的霹雳爆炸释放后在室内到处弹射,成功地击毁了哈利的凤凰尾羽魔杖。
1.7 禁林同归(无效战绩)
和上面一样是无效战绩,因为哈利已经放弃抵抗了。此战的主要成果是销毁了哈利身上的伏地魔灵魂碎片。
关于为什么哈利又一次脸接杀戮咒而不死的原因,依旧是邓布利多作出了猜测。
1.8 最终决战
最终决战时,哈利已经是老魔杖的主人。
两人一如既往地释放了各自最顺手的魔咒,除你武器VS阿瓦达索命。不过这一次,没有了对波,伏地魔的杀戮咒被直接弹了回去。
二、哈利VS食死徒
按说上面这些内容已经足够证明为什么哈利能够面对伏地魔时屡屡打出不凡的战绩,而面对其他人时则并没有这么bug了。
不过,我还想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后半段。
为什么哈利波特能和伏地魔打个平手, 但连个食死徒也打不过?这句话本身并不正确,因为哈利面对食死徒并非一面倒地被碾压。相反,实际上的战绩大部分还是有来有回的。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 食死徒的实力有高下之分
- 的确存在哈利不是对手的食死徒
- 同样也有食死徒被哈利击败过
- 哈利击倒的食死徒时用的都是非致命咒语,没有造成减员,从而导致他的实际战斗力被低估
- 哈利打不过的、哈利击败过的这两类食死徒有重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几个天花板战力之外,巫师们的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各自硬实力的强弱,这也和巫师们的战斗机制有关。这点我也会在下面专门解释。
2.1 食死徒的实力有高下之分
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食死徒人数众多、鱼龙混杂,胳膊上有黑魔标记的是食死徒,狼人格雷伯克那样没有黑魔标记的也是食死徒,甚至于第七部被夺魂咒控制的傀儡魔法部长辛克尼斯也被认定为是食死徒。据粗略估计,人数应该在50人往上。
这些人的水平属实参差不齐。哈利败给一个食死徒不代表每个食死徒都能打赢他。
取最极端的例子:德拉科·马尔福和斯内普都是食死徒,但二者的实力显然天差地别。哈利单挑不是斯内普的对手,但单挑德拉科显然不可能是这样的被碾压局。
2.2 哈利不是对手的食死徒
此处提名3人:西弗勒斯·斯内普、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安东尼·多洛霍夫。
上面我说过了,胜负不能完全决定硬实力的强弱。这里的三人首先是已知的食死徒中实力高强的几个,其次都有相对过硬的战绩支持:
首先,斯内普正面一对一轻松击败了哈利。此战中,哈利释放的所有魔咒全部没能打出伤害,除去第一发昏迷咒落空,剩下的不是被挡下,就是在施咒时直接被击倒。斯内普的游刃有余显示出了哈利和院长级巫师之间仍然具有巨大的差距。
其次,贝拉在魔法部之战连败唐克斯、小天狼星、金斯莱,在马尔福庄园眨眼间秒掉了4个搜捕队巫师;多洛霍夫在魔法部之战击倒了穆迪,在最终决战中杀死了卢平——至少穆迪、金斯莱、卢平的硬实力定位都在哈利之上。
2.3 被哈利击败过的食死徒
知乎传统,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目说哈利「连个食死徒也打不过」,但实际上哈利曾多次击倒食死徒,甚至这里的人选不乏那些有名有姓、硬实力在哈利之上的高手:
当然,这里面的击倒有多种因素,有各种情况下的偷袭,也有混战中恰好击中的。但是另一方面,哈利也曾正面击倒过食死徒,或者在被多人围攻时放倒了其中几个,亦或者在被人偷袭的情况下反杀(此处点名卢修斯、格雷伯克和卡罗兄妹)。而且话说回来,能在乱战中击倒别人而自己无事,也是一种本事。
2.4 巫师的战斗机制
除去变形术等应用外,巫师的对战总体上以魔咒对射为主。在我看来,本质上他们的战斗机制跟FPS(即第一视角射击)类游戏、枪战等比较接近。
因此,有时候双方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实力的强弱,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上面举的例子中,有两种手法相对常见:
- 隐蔽自身后偷袭。 包括但不限于身披隐形衣、躲在桌下或门后等。
- 敌人分心 。在小说中,安东尼·多洛霍夫作为一个实力高强的食死徒,就有多次分心导致被击倒的经历(第五部被哈利偷袭两次、第七部分心被帕瓦蒂的束缚咒击倒)
当然,还有一种更知名的因素: 打法太浪 。
此处点名小天狼星和贝拉,两个布莱克族人都是在战斗的同时疯狂嘲讽,结果下一秒就被敌人一招干掉……
另外, 地形、掩体等因素 也会极大地影响战局。
1996年的魔法部之战中,唐克斯实力较弱、小天狼星太浪,先后战败,接替他们迎战贝拉的是金斯莱。即便是这位精英傲罗,也在无掩体的正面作战中被贝拉击倒(而且交手时间并不长)。
结果,首先因为贝拉太浪,被哈利的钻心咒击中,之后在有掩体的环境下,哈利和贝拉竟然短时间内打了个五五开——或者说,互相演示人体描边。
除此之外, 伤病、训练之类的因素 也会极大地影响战斗力,此处点名穆迪、卢平二人。
穆迪当年曾生擒了多洛霍夫,但是不知是不是由于年迈加上一身伤残,在魔法部之战中,反而被对方打得连魔眼都飞了出去。
书中卢平生前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转述中与多洛霍夫决斗,之后根据罗琳的补充,他由于陪着唐克斯,几个月不曾战斗,身手变得迟缓,导致在决战中被多洛霍夫杀死。
综合来说,除了基本的魔法技巧外,身体、心态、环境各方面都会影响对战的胜负。
尽管哈利论魔法水平,除了黑魔法防御术外,尚没有达到顶尖的水准,仅能在同龄人中算是一流,但是他还算良好的作战心态与相对敏捷的身手,对实战的加成是较大的。参照上面的战绩,乱战中的哈利战绩其实是不错的。
另外,哈利在实战中的临阵应变出色,这也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实战能力。
以魔法部之战为例,在卢修斯已经用魔杖戳着哈利肋骨的前提下,哈利利用了对方急于夺取预言球的心态,把预言球扔向纳威,同时在卢修斯转移目标的瞬间一招回马枪将其放倒——这一套应变,打得够漂亮。
2.5 哈利的战斗力被低估
这主要是哈利的善良所致,当然由于罗琳的个人原因,正方不少人都有在战斗中不下杀手的毛病。
这在多对多的战斗中——尤其是人数处于劣势时——有不小的弊端。 因为被击倒的人通常是中了昏迷咒、石化咒、障碍咒、束缚咒、缴械咒这些非致命咒语,这些咒语的效果都是可逆的、可解除的,所以哈利的敌人通常可以一次次地重返战场 。 单从观感上,就会给人一种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大碍的感觉。而从实际效果看,更是会让人觉得哈利打了半天对方根本没有减员的效果。
考虑到几次和食死徒的交手中,哈利均处于人数劣势方,因此这个问题体现得尤其明显。明明已经被他打倒的人,要不了多久就能在同一场战斗中再次登场,反倒是己方不断有人倒下,观感上完全就是两码事。
以第五部的魔法部之战和第六部的天文塔之战为例。
魔法部之战中,哈利早在带队突围时,就击倒了多洛霍夫。但是一来,他只使用了石化咒,二来他和纳威由于善良和急于撤离,并没有对失去战斗力的两名食死徒补刀(哪怕赫敏刚刚被多洛霍夫重伤)。因此之后多洛霍夫被队友解开石化,参与了与凤凰社的混战并打伤了穆迪,直到在和小天狼星的决斗时被哈利再次以石化咒放倒(然后小天狼星也没补刀)。
多洛霍夫重新登场,而赫敏重伤、纳威魔杖折断,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相比之下就显得哈利打了个寂寞。
说实话,但凡哈利在石化咒得手后,往多洛霍夫头上来一发四分五裂,或者霹雳爆炸,估计就不会有这种观感了。
天文塔之战中,哈利用障碍咒打飞了和金妮交战的阿米库斯·卡罗,随后便抄近路追赶斯内普去了。冲出城堡后,哈利被卡罗兄妹追上,但他只是反手第二发障碍咒把他们击退,就继续追击斯内普去了。
我曾经半开玩笑地对人说,把这里的两记障碍咒替换成神锋无影,估计明年哈利使用钻心咒的对象就得换个人了。